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寒门出了个状元郎 > 第18章 谁在造谣我

第18章 谁在造谣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寒门出了个状元郎!

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李凌峰只是想给熊孩子一个教训,自己现在也是个小孩子,作为一个小孩子当然要用自己的“特权”,既然能告状干嘛不告?

自家孩子什么德行胡氏能不清楚?况且熊孩子之前就经常欺负李凌峰,胡氏都骂过几次了,谁知道熊孩子实在太虎了,从来不把自家老娘的话放在心里。

李凌峰这一副凄惨模样过来告状,胡氏都不能偏袒自家臭小子,大家都是一个村的,想着等下李凌峰回家后张氏看见自家儿子被人欺负成这样,那还得了?

胡氏气的胸口疼,恨铁不成钢。自己家这小子咋就不能让自己省省心呢?一天到晚在外面惹祸,招猫逗狗的,天天有人来找她告状,左邻右舍都快把家里的门槛踩烂了。

越想越觉得扎心。

把李凌峰扶起来后,胡氏打了些水帮李凌峰擦洗干净,然后亲自把李凌峰和一群鸭子一起送回了老李家。

张氏见胡氏把自家儿子送了回来虽然不解,但是还是笑盈盈的打招呼。等交谈了两句听说自家儿子被胡氏的儿子欺负了以后,脸瞬间就冷了下来。

“来水他娘,都怪我平时太惯着我家那小子了,今天这事儿是他的不对,我向给你陪个不是。”

“别了吧,我可当不起胡姐姐的不是。”张氏脸上没什么表情,礼数周全让人挑不出错儿来,就是嘴上依然不依不饶。

胡氏自知理亏,就算被人甩了脸子也不敢发作,只好在旁边赔着笑脸。希望张氏大人不计小人过,向张氏保证她晚上回家一定好好教训自家小兔崽子。

胡氏心里那个气儿啊!

自家儿子不省心,害的老子娘被人甩脸子,在张氏这里受的气越多,心里就越发恼怒。天天给儿子擦屁股,这搁谁谁受得了啊?

几番告饶以后,张氏的脸色才稍微好了点。

从李家告辞后,胡氏一回家就怒气冲冲的操起灶房门口的烧火棍子出门了,棒打出孝子,娇养忤逆儿,她今天不让这个小子长长记性她就不是他亲娘!

熊孩子今天这一顿打看来是少不了了。

等胡氏回家后,张氏立马领着李凌峰回屋了,在儿子身上东摸摸西摸摸,心疼得不行,还执意让李凌峰脱了衣服检查,看看有没有受伤。

“娘啊,儿子真的没事。”

张氏怎么可能相信?觉得不过是小儿子懂事怕自己担心宽慰自己才这么说的罢了。

“真的,我骗胡大娘的,臭蛋没有打我。”李凌峰坦白,但是丝毫没有作用。,最后无奈只好把衣服都脱了给张氏看自己真的没受伤。

看见自己小儿子白嫩的肌肤上确实没有伤痕和淤青,张氏才稍微放心了一点:“臭蛋没打你?那是怎么一回事?”

李凌峰看着自家老娘的担心样,不由和盘托出。把小胖子以前欺负他,今天来找茬然后被他忽悠的事全都说了。还说自己为了给他一个教训,故意去找的胡氏告状。

张氏听了自家儿子的说辞,又好气又好笑,心里的气多少散了一点。在听到自家儿子说以前被村里的小孩儿欺负的时候,张氏不禁又觉得自责,觉得自己没有保护好儿子。

更觉得臭蛋儿可恨,可奈何她是大人,不能和小孩儿一般见识。

想着自己刚刚给胡氏甩的脸子,够那个混小子好好喝一壶的了,张氏觉得高兴的同时又不禁有些担忧,怕胡氏知道自家儿子“告假状”的事。

“娘就放心吧,胡大娘绝对不会相信臭蛋儿的话。”李凌峰信心满满的撇嘴。

“臭蛋儿是你胡大娘的亲儿子,她还能不信自家儿子说的话?”张氏不信。

“娘你知道狼来了的故事吗?”

李凌峰看着张氏懵懂的样子,突然反应过来自家老娘还真不知道这个故事,于是补充道:“就是经常说谎话的人就算说了真话别人也不会信的。”

张氏好像有点明白了。笑着拍了拍自家儿子的脑袋,骂了声“小机灵鬼儿”就把心放了下来,不再纠结这件事。

不过想着儿子之前受过不少委屈是她不知道,不禁母爱爆棚,决定从三房存的鸡蛋里拿两枚出来蒸个鸡蛋羹给儿子吃了压压惊。

如李凌峰所料,胡氏回家以后就把自家的熊孩子揪回来打了一顿,熊孩子不听话怎么办?打一顿就好了,一顿不行就打两顿。

臭蛋儿还在想李凌峰的两小儿辩日呢,冷不丁就被自家老娘逮了回来揍了一顿,本来他平日里就调皮捣蛋,挨揍那是常有的事儿,所以一开始他没有多想。

等到揍得差不多了,才听见自家老娘一边揍自己一边骂自己,说什么“你知不知道老娘今天给来水他娘赔了多久笑脸”“你好好的欺负来水干嘛”“小小年纪不学好,还学会打人了”诸如此类。

打人?

欺负小憨子?

不是。这是谁在造谣我?我臭蛋儿今天什么时候欺负过小憨子?我就算说了他两句,那也没有打他吧。

于是熊孩子反驳,说自己没干这事儿。但张氏气狠了,不仅不相信,还觉得熊孩子不服管教。明明刚才都打累了,觉得差不多了,现在又瞬间精神满满,战斗力十足。

“我让你不学好。”

“啪”

“我让你顶嘴。”

“啪”

“我让你撒谎。”

“啪”

……

果然,不要试图在你父母生气的时候说什么,因为不管你说啥,都会转换成他们对你满满的“爱意”,然后稳稳当当的落在你的屁股上,一下都不带偏的。

张氏给李凌峰蒸了鸡蛋,然后让他和李思玉分吃。李凌峰能吃到张氏做的蒸鸡蛋羹,自然是开心得不行。

先舀了两勺喂张氏,两个鸡蛋也蒸不出多少鸡蛋羹,张氏舍不得吃,和儿子说自己不喜欢吃鸡蛋。

李凌峰哪里不知道张氏是不舍得吃,想留给自己和阿姐吃。

半强迫张氏吃了几口,李凌峰才心满意足的端着碗去找李思玉。

李老三今天没在家里,而且早早就进山了。

张氏打算把三房的钱都拿出来供李凌峰读书,但是束修要交的银子不少,一年就要五两,还要给先生准备拜师礼,家里的钱不禁用,张氏不由一个头两个大。

但是张氏想得宽,觉得既然自己家条件不高,没必要打肿脸充胖子非要给先生准备值钱的拜师礼,只要用心准备,不怠慢了便可。

昨夜里和李老三云雨过后,张氏突然想到自家男人经常进山,还有些捕猎的本事。

于是提议让李老三进山去寻一些山珍野味,到时候再加上点自己家里晒干的香菇和今年开春的毛尖,一起给先生当峰儿的拜师礼。

因为是临时起意,再加上李老三这次进山去得很早,等李凌峰醒了以后自家老爹都出门了,就没跟着一起去。

李老头和李老太太也没说什么,毕竟多一个孙儿念书对老李家来说是件好事,他们拿不出束修,也不能阻止自家儿子为了孙子奔走啊。

自然也没脸要李老三这次进山收获的山货。

毕竟这是小孙儿的拜师礼,就算再怎么偏心,也不会在这个节骨眼儿上说什么。李老三再怎么说也是亲儿子,这边还要供着二房的父子俩读书呢。

所以晚上李老三打了野鸡回来的时候,李老头当即就发话,让李老三把野鸡留着给峰哥儿做拜师礼。

李老头都发话了,其他人自然莫敢不从。

虽然赵氏心里有些不舒服,但也不敢说什么,吃完晚饭就喊着李老大和自家小子回房了。

晚饭过后没多久,自家四婶孙氏倒是来过。在三房坐了一会儿,和张氏聊了聊天,磕了会儿瓜子儿。

等聊得差不多了准备要走的时候,孙氏从荷包里掏出了二两银子。

“三嫂,钱不多,就当是我和老四资助给峰哥儿的学费了。”

张氏怔了一下,反应过来后连忙把银子推还给孙氏,她家里虽然没钱,但也饿不死。

四房和三房在老李家的处境都差不多,而且四房孩子多,女儿就有两个,还有两个儿子,比自家压力只大不小。她哪里能收四弟妹的钱呢?

“你这是干啥?快收回去。你们四房人多,哪里还有闲钱,留着给民哥儿安哥儿娶媳妇罢。”

孙氏爽快的把钱放在桌上笑道:“三嫂就不要与我推来推去了,家里几个小的也不差这二两银子。资助峰哥儿是我和老四的心意,三嫂莫不是嫌少?”

张氏见孙氏是真心实意想资助儿子读书的,就没有继续推迟,而是把这份雪中送炭的情谊记在了心里。

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四房能出整整二两银子资助自己进学简直是出乎李凌峰的意料,可能是小四婶对家里多多少少也有点心灰意冷吧,如今三房四房处境相似,只好守望相助了。

等张氏把自家四婶送出三房的院门后,张氏就教导李凌峰切不可忘了今日四房的相助,让他好好读书,以后有出息了有能力就给四房搭把手。

李凌峰自然点头称是,毕竟四叔四婶在他心里印象还不错,而且他也觉得四房能处,有钱是真的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