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寒门出了个状元郎 > 第37章 才高九斗

第37章 才高九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寒门出了个状元郎!

等林正业消化了李凌峰刚才所说的关于排除隐患的话,不由得对着李凌峰拱手佩服道:“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着,小友之虑远,吾实不足矣!”

“小子不才,林老板谬赞了。”李凌峰谦虚回了一礼。

林老板真是太喜欢夸人了,把他夸得都不好意思了。

而且林老板的年纪都能做自己的长辈了,还向他行拱手礼,他李凌峰何德何能心安理得的受其这一礼?

李凌峰的谦逊林老板看在眼中。

见到他如此进退得宜,不由得对眼前的小小少年更为满意了。

对林正业来说,心中早已经把李凌峰当作了自己的“忘年之交”。

高山流水遇知音,实在是人生快事!

李凌峰等着林正业取来了笔墨,将自己方才所提的问题都一一记录下来后,这才开始今天的重头戏。

那就是如何解决林正业之前与自己提的“卖多”问题。

他相信,林老板肯定更感兴趣。

“小友对此事莫非亦有想法?”林正业疑惑道。

自然,他确实有些点子。

李凌峰点点头,深吸一口气,在林老板关切的目光下终于开口:“小子确实有些想法。”

“林老板先前与在下商议,提出了话本生意的两个大致方向,一个是如何扩大范围,另一个则是如何扩大销量,是否?”

林正业点点头,他确实拟定了这两个可行的大方向,要想将生意做大,这些都是无法避免的问题:“的确如此。”

李凌峰笑了笑:“小子因为听了林老板的打算,心中确实有了些许不成熟的建议,还望林老板指正。”

说完他拱手一礼,复又说道:“林老板之前也说了,不想将话本的销处局限于富贵官府之家的后宅。”

“林老板想的确实不错。大夏朝以农为本,夏朝人多为平民百姓,有钱有势之人实在少数,要想话本普及,自然不能忽视群众基础。”

“这……”林正业摸摸头,好奇道:“何为群众基础啊?”

李凌峰勾了勾唇角,憨笑着解释道:“自然就是‘民意’。”

原来如此。

确实,士农工商,农占八成。

如果将话本生意普及到平头百姓,那所得的利将是他林正业几辈子想都不敢想的数目!

但李凌峰说的这些他不是没有想过。

正是因为想到了,才发愁。

大夏百姓是多,社会地位仅次于入仕之人,可是却有无法忽视的两大弊病。

第一是穷。

大夏朝贫富差距太大了,百姓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春耕秋收,还要服徭役,交赋税,服兵役,根本没有多余的钱去花在消遣娱乐的话本之上。

其次便是目不识丁。

这也是最大的问题。就算稍微富足的平民能看得起话本,可是他们却不识字啊!

培养一个读书人成才,从古到今都是一笔大投入,而且回报率跟付出培养不能成正比。

不是所有人读了书就一定能得到收获的。

在现代,国家还推行了九年义务教育这种划时代的民生教育大计,多少人进了学校,可是能读到大学,读上好大学的人在庞大基数下,也不过是那么一小部分。

这还是几代人努力了许久的结果。

可是现在却是在大夏。

李凌峰和林正业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不可能让大夏的百姓在短时间内就能认字吧。

所以,林正业这才毫无办法。

“小友所说吾已知晓,可实在是没有办法解决啊…”

林正业摇头叹息。

看见林老板无可奈何的样子,李凌峰轻笑一声,胸有成竹的正色直言道:“那倒也未必…”

“这…真有办法?”林正业迟疑。

不是他不相信李小友,而是如果想要不识字的老百姓去买话本看,就像是老母鸡屁股上栓麻绳儿,这不是瞎扯“蛋”嘛。

就算是天王老子来了,也不可能让大夏朝的百姓突然识字啊。

不过心里不信归不信。

林正业却没有打击李凌峰的积极性,扯着脸苦哈哈的问道:“小友莫非有什么好办法?”

李凌峰看林正业蔫巴巴的脸就像霜打的茄子似的,丝毫没有他一开始预想的激动,就知道林老板不信他。

没办法。

要是真让老百姓都识文断字,他李凌峰肯定也做不到。

也难怪林老板不信他的话!

谁说他李凌峰要说的是这个了?

李凌峰轻笑着摇了摇头,对着林老板开口道:“想要大夏朝的人都买得起书看得懂书确实难于登天。”

听李凌峰这么说,林正业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心里也不再抱有希望。

正想开口劝慰李小友此事不必着急,办法总比困难多时,李凌峰的声音却在耳边“轰隆隆”炸响起来。

“林老板只是想更多的人能看得上神雕,又何须拘泥于此?”

“人有五官,非用眼才可‘看书’,小子并非强求百姓人人识字,只不过是打算以‘听书’的形式卖书罢了……”

李凌峰胸有乾坤。

听书的说法对夏朝来说太过新奇,却也不难实现。

大夏朝没有听书软件,却有说书先生啊。

话本生意又在前期,还没有大范围的流行起来,林老板大可以提前去找说书的茶馆客栈签订契约。

文墨居供话本,其他与文墨居签订契约说书的人负责将神雕的话本“说出去”。

说书先生可是靠嘴吃饭啊,一张巧嘴能说会道。

不仅能将话本子里的故事情节说出来,还能将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栩栩如生的呈现出来。

等百姓得了趣,定然会愿意花钱去茶楼喝茶,去食肆吃饭,去客栈歇脚。

这样的话不仅让林老板不就有了销路吗?

有了生动的话本,也能带动各个店铺的人流量,提高其盈利空间。

那些老板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因为神雕的话本也会销售出去,那些人也能买到。

生意人可个个都是人精啊。

我花二两银子买一本回去看不就完了?为什么还要给你分一杯羹呢?我们长得也不像傻子啊!

确实如此。

但是!

可别忘了。

神雕侠侣可是一回一回的更新,而不是不是已经写完了,买一次就能解决问题的。

就算你买了一次,还会有第二次,买完一本,还会有第二本……

当然,李凌峰自有对策。

如果到时候有人不愿与文墨居订契分成,他也不会去强扭这个瓜。

他只会让林老板把新一回的话本推迟卖出。然后那些愿意与文墨居订契分成买入的铺子,就能得到文墨居所产出的第一手话本。

而且先到先得。

等到文墨居话本印刷得差不多的时候,他们再在指定日期之后大批发行和销售……

啧啧

如果这样做的话,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那些先得到话本的铺子,就优先掌握了信息,优先拥有了顾客。

就会赚着白花花的银子。

到时候,想按订契分成的法子找文墨居赚钱的人恐怕是连门槛都要踩烂吧!

而且李凌峰想的不止这么多。

他还会在订契时规定如在何时何地说书、一日内说多少还有类似在文墨居话本未销售前不能私自买卖话本和泄露相关话本在说书完后的内容等保密条款。

如此一来,就能达到最大限度的保证文墨居的利益的要求了……

李凌峰不由在心里臭屁的为自己点个赞。

他正是利用了信息差来赚钱。

生活在现代的人可比古人更能直观感受信息带来的影响啊。

李凌峰深谙其中道理。

以前在做证券投资时他就深有体会。

信息差的魔力,能让你当大佬赚得“盆满钵满”,也能让你被割韭菜“连裤衩都赔光”。

掌握前沿的信息至关紧要。

在大夏只是换汤不换药而已。

有了这样的方法,林正业只须按照实际情况与订契的店铺商量合适的分成方法,就能轻而易举的将平民百姓也化作话本生意的“发力军”啦。

李凌峰满意的点点头,眸子熠熠生辉。

谁说大夏百姓看不上他的神雕?

有了这个办法,不但大夏的百姓能“看”得上他话本,而且更能为话本生意增加不少潜在用户。

因为金庸老先生的神雕侠侣可是武侠小说啊!!!

武侠啊!

其中除了荡气回肠的虐恋情深,更有“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江湖啊!

江湖是多少男子的白月光与朱砂痣?

让人光听着“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与“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就能对江湖心生无限的向往。

哪个男人没有幻想过快意潇洒,放荡不羁的江湖?

更何况,江湖可不止有潇洒。

还有“昆仑剑出血汪洋,千里直驱黄河黄”的磅礴!

还有“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坦荡!

更有“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的壮志!

人人都有江湖梦,谁不想快意恩仇,仗剑天涯?

所以,话本或许是大夏朝后宅女子的消遣之物,但,武侠不是,江湖绝不是!

李凌峰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林正业呆若木鸡,久久不能回神。思绪被拉回到第一次看到神雕的时候,即便沉稳如他,也不能忽视这本书带给自己的那种感觉……

那就是他虽已中年,却留存着的赤子之心!

在神雕的渲染下,蠢蠢欲动。

林正业忽的明白了什么。

神雕是一本话本,却又不只是一本话本!

他不应该局限于从前的眼界,不应该钻只有认字才能“看书”的牛角尖,不应该认为话本就只能卖给那些打发时间的后院女子和官家小姐。

“五十而知天命,吾之将至。”

林正业有感而发:“平生所见之人亦多如牛毛……”

“漫漫长路,从前未曾听闻有一人慧达汝之一半,天下文才共一石,汝得九斗,余不过分一斗尔。”

林老板的声音传入李凌峰的耳里,顿时让他哭笑不得,面色古怪。

好家伙。

人家曹子建都只能得八斗,他李凌峰直接上九斗了。

“……”

说实话,就,就挺突然的……

李凌峰捂脸,这林老板也太会夸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