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穿书七零,娇软美人惹上最野糙汉 > 第4章 包袱不见了

第4章 包袱不见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穿书七零,娇软美人惹上最野糙汉!

原身跟江褐之间,原本是两条平行线,根本不会有交集。

可有一天,江褐家的侄儿江小涛跟人打架,说是对方骂他是叛徒的后代,没有资格读书,那江小涛平时最痛恨被人这样说他,一言不合就动手了。

对方是个矮小个孩子,江小涛虽然瘦,但个子却高,力气也大,几下竟然把对方给打伤了。

刚好江小涛又在原身的班上,她不得不出面解决这个事情。

对方家长闹上学校,说江家祖上是叛徒这个就是事实,既然是事实,就要允许别人说,自己儿子没有错,要求江小涛给他儿子道歉。

原身那时候正巧刚好女主吵架,心情极差,便让江小涛叫家长第二天来学校一趟。

第二天,来的人却不是江小涛的爸爸,而是他的叔叔江褐。

原身到村里不久,不知道江小涛家的情况,当场就发了脾气,说江家既然知道自己成分不好,就该低调点做人做事,孩子的教育竟然不重视,连到学校这种事情都要假手旁人。

江褐当时说他们是事出有因。

这话一说出来,就被原身怼了一顿。

原身把江褐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之后再让江褐去跟那个学生家长道歉,事情就此平息。

自那时候起,原身就立马被很多人当成了自己人,一起针对江褐,自此,而已就传出原身讨厌江褐的事情。

那件事,廖小红也觉得原身做得不对,想要跟原身辩解几句,都被原身给怼回去了。

慕阮阮觉得,这种不分青红皂白,拿别人家庭成分问题说事的事情,先不说原身讨厌不讨厌江褐,该是江褐讨厌她才对吧。

任谁在这种事情上被对方这么肆无忌惮刺激,也不会有好脸色,江褐当时没有动手都算是给她面子了。

难怪那晚上,慕阮阮觉得江褐看到她时的眼神想刀人。

她一时也没有想到有这茬,如今这梁子,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解了,更何况自己还不能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有点棘手啊。

慕阮阮想要跟廖小红解释,又被系统警告,她还尝试写在本子上,发现也做不到。

而这事,又没法用动作解释清楚。

无法,只能先认了。

关于捉奸那件事情,廖小红迟早也会知道,尽管村长打招呼不准他们到处乱说,事情却还是传出来了。

版本很多,有的说李大柱和江褐有私仇,因为上年包工的事情,江褐占了李大柱的名额,俩人因此不对付。

上半年,下水村有个插秧的活承包给上水村,一共十亩水田,700个工分。

上水村去了五个人,干了八天,这可比在村里上工强多了。

李大柱原是那五个人中的一个,江褐不在名单内。到了去的那天,李大柱的名字竟被换成了江褐。

李大柱当场就跟江褐打了一架,那次江褐竟然一改往日的隐忍,跟李大柱动了手,俩人谁不也让谁,谁也没占到便宜。

之后,李大柱找村长讨要公道。

村长说因为江褐家庭困难,村委会临时让他去,原本这种事情,江褐根本没有资格,听说是村里一位老人将自己家的名单点名让给了江褐。

而那人是谁,村长不肯说。

至于为什么被替换的是他而不是别人,村长又说,名额是抽签决定的,只能怪他自己运气不好。

抽签确实是他自己亲手抽的,抽中了又不服气,闹了好几天,他不敢跟村长叫板,就一直找江褐的麻烦。

早上的事情,定然又是他寻江褐的不是。

这场闹剧闹得沸沸扬扬,众说纷纭。

王月娥说自己刚好在那天清早见到慕知青,她抓了只野兔,又采了些草药,明明就在山里,怎么可能同时又出现在江褐的屋里。

谣言不攻自破。

但也有人说,无风不起浪,慕知青人长得漂亮,又是教师,江褐家庭如此困难,要攀附上慕知青,那可不就是癞蛤蟆吃上了天鹅肉了。

到后来,不知哪个人弱弱说了一句,江褐虽然穷成分不好,但是人长得还算标致,收拾打扮下,也算得上十里八乡里顶好看的男子。

慕知青喜欢赵金钰的事情,极少有人知道。

要不,村里人就不会把她跟江褐扯到一起,说她是知识分子,没有那么物质,从前讨厌江褐,不代表就会一直讨厌,说不定看上了他的那张脸也说不准。

大家又纷纷觉得有道理。

只有李大柱黑着脸不说话。

直到有一天,从上水小学传来准确消息,说慕知青不可能喜欢江褐,这个事情才算告一段落。

传这消息的人,是慕知青的好朋友,当年一同下乡来的女老师廖小红,她的话谁能不信呢。

当老师的人,那工作作风一等一的严谨,绝不会胡说八道。

连李大柱也愿意相信廖小红,说慕知青不可能看上江褐。

这话很快传到江褐耳朵里时,他也没有什么表情,照旧也该上工上工,该吃饭吃饭,生活又重新恢复平淡。

但这平淡只是表象,李大柱在人前依旧嘻嘻哈哈,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背地里却摔盆砸碗。

“那个王婆子,坏我的好事。”

原来,他把这事归咎于王月娥,那天王月娥拿了慕阮阮半只兔子的事情,被人看见了,又说给了李大柱听。

他便认为王月娥是贪图慕阮阮的好处才帮她说话。

这话实际也没错,但王月娥确实也认为慕阮阮是被冤枉的,并不仅仅是收了好处。

这事,就像根钉子般,扎在李大柱的心里。

他的计划被王月娥打乱,内心里似乎觉得如果没有王月娥,慕阮阮名声肯定已经被毁,自己再煽风点火,那她铁定就要嫁给他了。

进了李家,慕阮阮所有的一切,都是李家的,她的事,自然也就是他李大柱的事。

慕阮阮被占便宜,那跟他李大柱被人占便宜没有什么分别。

之后,每次王月娥从慕阮阮那得到一星半点儿好处,李大柱的眼睛里都能冒出火来,仿佛王月娥拿的是他家的东西。

偏偏慕阮阮与王月娥越来越亲近,有时候知青宿舍厨房紧张,她还拿着食物到王月娥家煮。

到王月娥家煮东西,那不相当于把肉放老虎嘴里,再拿出来,那就难了。

至少要被坑走一半,或者一大半。

那慕阮阮得受多大的委屈,这还了得,李大柱的怒气,越积越高。

这些事情,慕阮阮都不知道。

她这段时间都不怎么出门,天天上课,上完课就回到宿舍看书学习,吃得也不多,有时候自己煮,有时间从系统空间里面买点。

她已经下意识开始囤积吃的,反正放里面也不会坏,她测试过,空间里面的时间处于停滞状态,东西放进去是什么样,出来就是什么样。

那天的兔子,的亏是刚放进去就拿出来了,不然就会变成一只死兔子。

于是,她就有什么东西没吃完就往里面放点,到不想煮饭的时候就拿出来吃。

闲来无事,她在宿舍收拾东西,忽然想起原文提到原身奶奶曾经给过他一个包袱,交代过她一些事情,那件事情,跟她执意下乡直接相关。

她竟然给忘了。

原身本是要去完成奶奶的心愿,但她被谣言搞得丢了工作,天天出工,又缺衣少食,觉得这事难如登天,最后干脆不理会了。

直到死的那一刻为止,她都没有再想过那包袱的事情,原书也没有再提过,算是个未填的坑。

但是,慕阮阮此时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包袱了,一个灰色的的确良布包着的,原身下乡前曾打开看过,里面有不少东西。

一副银手镯、一张照片、还有10公斤粮票、豆油票1.5斤、肉票1斤。

原身就是为了这件事情下乡,不可能把包袱丢了。

她翻遍了整个房间都找不到那些东西,也不可能是张佳佳拿走的,她性子直爽,家庭条件不比她差,工资还比她高,没理由会拿这些东西。

既然不在宿舍,也就是说,她没有带过来。

刚下乡时,宿舍还没有建好,村里安排他们在农民家里住,原身就住在李大柱家里。

那时候,他姐姐还没有出嫁,原身就跟他姐姐住一个屋。

一个月后,她原身搬回了宿舍,大柱爹娘还拼命挽留她,大柱他娘还偷偷问她对大柱的印象怎么样。

那时候她没有多想,只是笑着回绝了。

如今想来,他们大概就是看到了原身的这些东西,知道了她家庭条件不错,起了贪心,才会一直想留原身。

若要完成原身奶奶交代的事情,就必须找到那张照片和银手镯,如果真的在李大柱家里,已经这么久了,他们会承认吗?

钱财就算了,那张照片,也不知道他们丢掉了没有。

如果办了这件事,说不定会有其他机缘,毕竟原书的这个线索后面没有再提过,会发生什么那都是未知数。

想完成这件事,就必须想办法把照片找回来,为了保险起见,慕阮阮还打算去问问奶奶还有没有别的信物。

万一照片丢了,她还有别的信物那也好办。

她拿出纸笔,写信给家里,跟原身爸爸妈妈说说自己在这里的情况,也问问奶奶的身体,最后才让爸爸将单独的一张纸片转交给奶奶,说事情进展顺利,问她还有没有别的物件。

邮递员不是天天来,这信也不能说寄就寄。

刚好要去县城买东西,慕阮阮将信封收拾妥帖,准备去一趟县城。

刚收拾好,廖小红就敲门进来,“阮阮,你听说了没,今天上早工的时候,李大柱把王婶子给打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