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火红大明 > 第二十四章 为什么我们吃不饱

第二十四章 为什么我们吃不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火红大明!

“王小哥你看我这里是不是记错了。”李丰乐拿着自己的笔记给他看。

“说这个荷花啊。”王小哥看了看表示。

“也不是这个荷花,主要是这个莲藕。他这个藕和籍俩字儿特别容易搞混。”李三福不好意思得慢慢脑袋。

“好家伙莲花生藕变成了籍,你这怪不得分数低。”杨小了也拿过来看了看。

“而且你这个荷怎么还差点写成竹字头。得亏你悬崖勒马。”杨小了看了看李丰乐的笔记。

“好家伙荷包荷包,照你你这个说头就成了乱七八糟了,你自己要学仓颉造字啊,那荷兰豆生气了也要捶你。”王小哥拍怕李丰乐的肩膀。

“荷兰豆?”李丰乐因为来得晚,虽然他脑子好使不过先期的教育内容是杨项东临时做的教案,后来老宋老二杨项东又花了时间整理了一遍。所以很多原来后世才有的名词也被拿走了,固定的教案确实省了老宋和杨项东麻烦。老二教夜校和小班孩子们也不用自己费心。

“昂就是荷兰人的一种豆子。”样小了对这个印象深刻。

“我记得杨相公教荷字的时候提过荷兰这个国家的。”其实不仅是荷兰,英雄的英字,法律的法字时候还教过英国和法国。不过这些相聚千里的国家,只有在明年的地理课上才可以学到,不过这对孩子们充满了诱惑。“荷兰国家距离我们这里直线距离大概好像有里以上,不过其实他们离我们也很近,他们就在南方的台湾岛上有据点。”

“我的天,他是怎么来到咱们大明的?”李丰乐听着很不可思议。

“坐船呗,开船来可就不止这点距离了。而且荷兰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自己的殖民地,就是占领了很多蛮荒之地,不过那些虽然是蛮荒之地可是物产丰富。而人家自己国家不到我们山东四分之一大。可是人家已经在大明南面有自己的公司了,那公司可比咱们兴华公司大多了。”杨小了有些羡慕。

“杨相公给你开的小灶可不少了。”王小哥有些酸酸的。

“王小哥你这话就不公允,你自己不感兴趣不去问而已,怎么怪少爷给我开小灶?”杨小了倒是不乐意了。

“不过人家确实值得咱们羡慕,随便占领几个蛮荒地,咱们就可以屯田流民,不要说整个大明,就是咱们文登县,土地兼并多厉害。我和父亲虽然是民户不过家里原来还有三十亩地,我母亲那年大病一场,为了求医我父亲就要变卖家里几亩田产,结果几家地主知晓了此事。私下通气,把我家6亩水浇地以旱地价格收购,而其他的几亩也因为利滚利给吞了。”

“确实,那些无良地主很可恶。”王小哥也是咬牙切齿。

“少爷说,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到了知识才有能力强大自己让自己过上好日子。可是没有自己的土地,官吏剥削我们家族内的王八蛋族长借着家族势力划分我们,我们公司就是要自己强大起来,把那些压榨我们的腌臜粕材通宰了,才能过去好日子。”杨小了倒是有些理智。

“对。朝廷和贪官污吏压榨我们,地主也剥削我们,我们都是人凭什么要做人下人。”王小哥气氛的起身拿上衣服就要出去。

“你去干嘛?”杨小了询问,李丰乐也是好奇的看着他。

“我想去和杨相公说说话。”王小哥头也没回,自顾自的穿上衣服要出去。

“我也要去。”李丰乐放下手中的东西也要跟着他。

“等会。”杨小了起身。

“你看看这个。”杨项东拿着一份纸稿给老宋看看。

“这是我在卫所时走了走看了看写下来的东西。”杨项东解释,“那次我一共去了十天,我去看了百尺崖守御千户所内所有屯堡和看了部分的军户,怎么说呢一言难尽啊,先说一个统计数据吧,屯堡内的卫所兵都是以老弱为主。作为守护边关的士兵,他们完全称不上,只能说他们是农民,而这些农民只有卫所内百分之20的土地,他们占了百分十九十的人口啊,而几个食禄的千户百户他们百分之十的人口有百分之80的土地,这百分之八十土地,有百分之70是水浇地,百分之七十的水浇地有百分之五十是连片土地,他们有的交税有的压根不交税,回过头来说那百分之九十的农民,你觉得他们是穷人,我觉得他们甚至连穷人都不是,他们很多都没有土地,租种百户和千户的土地那税收就有四成。四成啊!我们现在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就现在这个粮食产量为了不被饿死,每年都有逃亡的军户。”

老宋索性不看了,他放下文件,看着杨项东。

“你听过说衣服上补丁打补丁,可是那也得有补丁才行,你听说家传的宅子土地,你听过家传的衣服么?一件棉衣传四代啊。那还叫棉衣么?你说我……”杨项东话还没说完,门外传来敲门声。老宋把桌子上的文件整理一下,杨项东起身开门。

“杨相公。不打扰吧。”领头的是王小哥。打开门一股寒风连带着吹进屋子。

“没事,你们快进来吧。外边冷的很。”杨项东把他们应进屋子里,老宋拿着杯子给几人倒了热水。

“今天没课你们跑来干嘛。”坐下来看着几人暖和起来,杨项东询问道。

“我有些想不通。”王小哥询问。

“你说。”杨项东坐在桌子对面。

“我前几天背着弟弟妹妹们去看我爷爷。”王小哥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新营地那会,他就已经偷偷的看了自己爷爷,不过事与愿违,他们被买走的第二天爷爷就自己上吊死了,这次他也是坟头看看。“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辛辛苦苦的种田到头来自己却吃不上饱饭?我思来想去很久了,所以今天想让杨相公上一堂小课。”原本气势汹汹的王小哥看到杨项东反而情绪稳定下来。

“你先说说你的见解。”杨项东放下茶杯缓缓询问。

“我觉得朝廷贪官污吏还有村里的地主压迫我们太厉害。地主们贪得无厌,朝廷和贪官竭泽而渔横征暴敛。”王小哥回答,杨项东看了看杨小了和李丰乐俩人也是赞同的样子。

“看这个意思你们都认同这个原因了。”杨项东统一了一下意见。他起身在黑板上画了一个阶梯图。把收成和朝廷官府,士绅,地主按照顺序写出来。“你们看这个,这是我们认为压迫我们的各个角色。这个是我们自己,在最下面,一级一级上去是宗族,地主,士绅,小吏,官员和朝廷。其实我们可以把他们分成三类,一个是朝廷,一个是官员,一个是宗族。朝廷征税是要养活官员组织国家营运,官员通过朝廷的选拔体系上位成为父母官,最后一种就是宗族了,也是我们最熟悉的。他们的具体情况我们就不展开讲解了,我们就说一说这收成问题。”杨项东一边解释一边将代表粮食的三角形去在各级上擦去或者加上。

“怪不得,真的是太欺负人了。”这些有些简单算数基础的孩子们很轻松就算出来了。

“我们为什么不起来反抗这些人?他们这么欺负我们,我们就任由他们欺负么?”李丰乐气愤得说到。

“怎么不可以,我们大明这么多的百姓揭竿而起,那贪官污吏和地主宗族才几个人。”杨小了也是气愤。

“小了这话对。”老宋接茬说到,“所以我们团结起来,可是我们人少力薄,在我们团结起来的时候他们早就团结起来了,他们有钱有刀,我们赤手空拳,所以杨相公才让我们学习知识,有知识有文化我们才可以团结起来用自己的手,创造出来钱,创造出来刀,我们不仅要创造刀枪,我们还要创造出来火枪火炮,一炮打死他们。”老宋慷慨激昂说到。

“现在我们只有你们三个,只有这么一点产业,我们要努力,要拼了命的发展壮大我们自己,建立我们自己的地盘,等我们有力量了,我们不仅要登州府人人有田种,有饭吃,也要是全大明的人有田中,有饭吃。孩子们时间紧迫,每分每秒,我们都要努力啊。”杨项东语重心长。

“百叶这是这个月的账册。”孟子石拿着一本账册放在百叶的桌子上。

“船还在港口内停着呢。”孟子石提起港口内的三艘沙船就很无奈。“这两天又有两个船把式走了,咱们这些兄弟们在码头上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可是上了船一个个成了软脚虾,没水手咱们连船都开不了。”孟子石看了看皱着眉头的百叶。“百爷……要不找李大哥商量下?看看他那里给弄咱们一些船把式?”

“这个行不通的,李大哥已经去济南府了,估计今年回不来。”百叶揉着脑门,看来他也想了这件事情很久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