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火红大明 > 第三十五章 库页岛?

第三十五章 库页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火红大明!

这一年时间过得很快,万历三十八年的小年,吴启荣在刘公岛执行了和公司一样的放假标准,留下吴肖连和一部分海军学院的学生,两个月时间吴启荣也没闲着,老二将公司派来的18个学生,除去实在不能吃船上饭的五人,留下十三个孩子连基础水手都不够。虽然人数太少,不过老二也实在是佩服杨项东教育孩子们的内容,现在些孩子们基本都知道地球是个圆的,而且地球围着太阳转,月球围着地球转。

老二还考试了他们关于日食和月食的问题,谁知道几个小家伙居然弄出一套简单的模型还有图纸,这给老二乐的和坐敞篷的肯某迪一样。

而杨项东给老二准备的也不可谓不少,一份临摹的世界地图,老二看着这份世界地图,觉得杨项东还真是有点绘画天赋。除了一份世界地图以外。还有一个指北针,一个箱子里特别包装仿制的一个六分仪,老二想起来杨项东库房内那个六分仪,虽然没有那个精致,这个是由木头,还有铜制的和那个后代的六分仪对比起来虽然有些傻大黑粗的味道,不过就精致程度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所谓人心不足嘛,老二还是让吴启荣在文登县的官牙弄了二十号十五六岁的孩子。老二也没有闲着,吴启荣从公司给他带来的关于课程的安排还有教材,加上本来就有这十来个学生,这一下子勉勉强强的够一条船了,老二安排他们配合其他水手,终于是把三艘船需要用的水手全部凑全了。几个月的时间往返刘公岛和百尺崖守御千户所,这些年轻的水手成长速度很快。尤其是吴肖连,杨小了,孙恩兴,赵恩华,还有一个年龄最小的13岁的李谢杨,尤其是这个李谢杨他是王小哥舅舅家的儿子,他的名字是老宋帮忙起的。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同样的孙恩兴,赵恩华也是老宋帮忙取的意思也很明白。

不过老二也发现一些事情,这几个孩子对于地主还有士绅总是有一股自然而然的厌恶感,老二想起来吴启荣说的关于杨项东的事情。

万历三十八年的小年,兴华公司内,时隔几个月没见的四人,终于在一起开了一个碰头会。

参与会议的还是这四个人,老宋首先发言了,去年冬小麦种植一共1800亩,并且在昆嵛山公司总部修建了可以完全灌溉土地950亩,在刘公岛有600亩土地可以实行灌溉,今年玉米豆类收获可以完全满足畜厂饲料。可耕种荒地有2000亩土地,山里地目有300亩,已经安排部分地区开始种植桑树。而现在公司下属人口有600人,昆嵛山附近可种植粮食的土地,荒地已经全部开垦完毕,劳动力使用已经到达极限。

接下来就是杨项东关于公司盈利问题,今年公司整体盈利两,除去开销后目前剩余两。需要给吴启荣家分红9000两。总体算下来有两的财政盈余,同样因为工厂劳动力不足,没办法扩大生产。

大家总结了一下目前所有情况,得到一个从公司成立到现在都很矛盾的问题,土地不足导致粮食产量不足,可工业生产劳动力又不足,增加劳动力,粮食不足。

杨项东又提出一个问题,关于货币问题,因为在昆嵛山总公司和刘公岛办事处都有供销社,而且供销社商品价格和质量完全满足员工,倒是本来应该作为工资的银子,一部分换成生活必需品换了回来。又一部分自己存了起来。可是目前公司对外贸易又全部需要银子,杨项东现在有一个想法,就是将自己的财政部分一部分发放工资的能力,分出来成立一家银行,专门负责存储业务,而且由这家银行将金属货币,慢慢更换成纸币。其实也完全可以不用是纸币,类似粮食券的东西。

老二表示是不是如同粮票和油票那种?杨项东点头认同。

老宋又表示怀疑,员工对这种货币是否会存在怀疑和不认同,杨项东却表示没问题,先用货币代替一部分银子,按照8:2的比例,其次供销社从发型货币开始就不再收取银子铜板作为货币,一律全部只收取纸质货币。对于纸质货币推广问题杨项东解释这个对员工影响并不大,因为从今年年初开始公司财务已经用登记打卡方式,在公司内采取了工资条的方式,依照工资条在财务部领取工资,有这个打底并不需要做太多的推广。

而银行就是付一部分利息,将他们手中的金属货币储存起来,如同后世一样,储存起来的货币就成了公司一部分可以使用的货币。而对于会计类人才,杨向东表示目前公司内数学人才虽然有譬如已经和杨项东老宋一起工作一年的秋娘和另外几个数学不错的女孩,虽然数量不多,不过可以慢慢来,先从货币替代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培养人才。

经过一番讨论后,众人表示对这个提案没有意见一致通过。

虽然杨项东的问题岔开了话题,回到刚才关于劳动力问题上。老二表示是不是可以安排前往国外想想办法,从最近这段时间从威海卫和百尺崖所这些近的地方,还有从济南府莱州府来的流民看来,还是有很多为了生活选择背井离乡的人。

吴启荣也表示如果需要,可以从威海卫和百尺崖迁移100多户,尤其是威海卫本身就可以迁移100户,不过耕地问题没办法解决。回到老二的话题。

老二面露欣喜之色,表示如果可以自己希望前往朝鲜,那里全罗南道的土地可以购买。不仅在哪里购买一块土地也可以作为一个支点。最好可以前往库页岛,那里不仅有大面积的土地可以开垦,资源也很丰富。

吴启荣摇头,且不说你能不能到达库页岛,即使到了,你怎么运输人口?三艘船一次最多500人,一年来往三次算你最多了,1500人的吃喝拉撒你怎么解决?

老二看看众人的表情,看来没人支持,只能无奈闭嘴,吴启荣接着说老二在朝鲜购买土地的事情但是可以谈谈。不过不能在朝鲜南部,最好在中部。这样不仅比较近,而且安全。

老宋打算了两人的发言,公司现在就两条船,你能做多少事情,也要量力而行,你不能隔了一更打二更。

杨项东表示如果船队规模增加到50或者80艘,我们有自己的独立造船和维修体系,才可以考虑这么干,如果没有这事情最好晚上睡觉多垫几个枕头,这样才会在梦里实现,当前的问题是生产规模必须扩大。哪怕和周围地主购买土地也可以,粮食不足的只能外购,培养人才积累经验是最重要的。

会开了一上午,中午吃了点东西。下午四人接着讨论,一直快要到晚饭时间才结束。

第二天,吴启荣和老二回到了百尺崖,倒不是他们四人闹翻了,而是吴启荣家里来客人了。

两人急匆匆的回到百尺崖,发现来的不是别人,是董遇时的儿子董祚丰,和自己印象中的董祚丰差不多,他的个头和自己差不多,不过年龄比自己大两岁,已经结婚了,现在有一个妻子一个侧室,生了两男一女,董遇时原来有四个个老婆一共生了五个儿子四个女儿,可能因为董遇时明不太好,五个儿子只活下来两个,一个大儿子董祚丰,还有一个比老二吴启崧小两岁的董祚吉,四个闺女倒是都活下来了,而第二房太太因为生二女儿时候大出血死了。最大的是一个闺女,作为正室嫁给了济南府高官的二儿子。二闺女嫁到了北直隶,三闺女嫁到了南京。四闺女才15岁,不过可能作为政治联姻嫁出去,要不然他的一条鞭法实行,也不会这么多人支持。

董祚丰来的目的是关于去年采购槐花的事情,去年杨项东一共收购了5000两银子的槐花,这笔银子虽然不够多,但是对于实行自己方案的董遇时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而杨项东去年收购的不仅有槐花,而且还有月季牡丹花,因为威海卫没有那么多的花,所以收购量也不多,相反,百尺崖所却因为吴启荣事先和吴梦麒谈过,导致今年月季花的产量很多,尤其是今年还开辟了很多的荒地。种植月季玫瑰,其实杨项东更想弄薰衣草来种植。不过那属于外来花,威海卫本地还真没有。

董祚丰此次来除了感谢吴启荣今年采购槐花以外,剩下的讨论关于明年再威海卫开荒种植月季牡丹花的事情,一方面请教种植技术,另一方面商讨月季和牡丹的采购事宜。还有就是养猪场的问题,孙百户年出栏100头的猪肉产量,在今年月底穿出来,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事实上好事传播可比坏事远多了。吴启荣表示这事情不着急,自己说了也不算,最好明天和她一起回公司讨论这件事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