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大国之路 > 第135章 借还是不借

第135章 借还是不借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大国之路!

接下来的时间张成也是经常找江英一块吃饭看电影。

两人的感情在逐步的升温。

整个医院也是知道了,这个新来的江医生在和自己的总经理谈对象。

大家对于江英也是客气的很多,大家也都知道两人要是结了婚这位就是总经理夫人了 。

虽然西北工业集团是国营企业,但是张成在集团的威信那是绝对的。

江英融入到这个团队也是更快了。

张成除了每天在和江英吃饭看电影外以及做康复训练外其他时间也是在盯着集团的运营呢。

现在集团的主要运营由胡家明负责。

张成负责一个大的方针。

今天张成在招待所招待了四个人。

国有四大行兰州负责人。

五天前西北工业集团正式向国有四大行提出申请借款。

目前的国内因为政治斗争的动荡全国的工业都是停止前进了。

包括西北工业集团,也是一样。

张成被带走之前西北工业集团已经开始处于沉浮期了。

张成回来后,西北工业集团是一步都没有跨越。

国内的工业停止了步伐,基建也是一样虽然没有停止建设步伐但是也是不断的在减少项目。

除了一些大的项目外大家都是停止了。

但是因为张成的蝴蝶效应导致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民收入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存钱的也多了。

但是习惯却也是没有改变,也是因为国情。

大家光存钱不贷款。

这存钱是要给利息的,利息哪里来?

不就是借出去钱的贷款利息么。

老百姓不贷款,国企也不贷款,地方政府不搞基建也不贷款。

这就让四大行以及国内的其他银行坐蜡了。

这都马上要赔死了。

其实财政那边也是在想办法。

可是普通百姓借款没用。

国企和地方有不贷款的 。

所以当西北工业集团正式提出申请想要借钱的时候四大行很高兴。

现在的西北工业集团不像当年的西北工业集团了。

这么多年的红红火火银行看的最清楚。

因为西北工业集团旗下包括西北工业集团的账目都是走的四大行的账目。

本地也有银行,但是本地的实在是规模太小了。

省委和地方政府走着本地银行账目。

按理来说张成应该扶持本地的银行,西北工业集团这么大的集团账户每年的流水都是几百亿呢。

但是张成也是有着自己的考虑,因为本地银行的规模太小,自己借钱就需要四大行这样在全国遍地都是的还是最有实力的银行才行。

账目走四大行可以让他们更好的了解西北工业集团的实际还款能力。

这样才能够更加容易借到钱。

今天张成借钱已经不比当年需要省委了

现在的张成可以凭着西北工业集团这个名字借钱了,有了这个底气了。

“呵呵刘行长,几位不知道你们四大行关于我们西北工业集团借款的事情怎么说?”

“呵呵张总经理关于你们西北工业集团借款的事情我们当天就提交给了总行了”

“但是你也知道我们就是一个分行这我们也是决定不了”

“所以我们也是在等待总行的消息”

“那不知道总行什么时候回复?”

“哎呀 张总经理你这个可是把我们难住了”

“说实在的总行这边没有给我们任何信息的回复”

“哦那我知道了”

“那麻烦几位了,有什么消息也早点告知我”

“这个一定一定”

张成这边招待兰州四大行负责人探口风的时候。

北京

四大行总行长 ,包括央行和财政的一块聚集起来开会。

这是时隔十多年之后四大行因为西北工业集团借款的问题第二次聚会。

“咳咳大家都说说这个关于兰州分行提交的关于西北工业集团借款的正式文书怎么说”

“这个咋说呢”

“想借又怕”

“目前我们也是在艰难度日子,但是又怕这么大的一笔钱要是万一成为坏账你我都是国家的罪人了”

“是啊!”

“这个张成胃口是越来越大了”

“呵呵人家有大的资本啊”

“我也是在开会前让整理好了西北工业集团的账目流水”

“说实话真的很震撼”

“是啊我也一样”

“我不知道他们利润多少,但是这流水真的太了不起了”

“光是我行每年流水一百亿的流水”

“我们也一样”

“我也是”

“我这边高点两百亿”

“多那么一点点”

“唉不对啊?”

“为什么你们行的比我们都高?”

“呵呵没辙我行的业务广啊”

“切”

“还不是要的钱多的”

“扩张的快”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啊!”

央行说到“咳咳不要乱说哦”

“啥叫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我可是对于那个行都是一样的”

“人家扩张的速度快是人家的经营手段高明有关”

“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都输一视同仁,谁也不多的谁也不会少”

“好了不说了”

“说说这个张成的借款吧”

“借还是不借?”

“借肯定要借的”

“全国信贷业务下滑严重,我们目前都是处于亏损状态的”

“这笔借款我们四家分的话每家多少可以缓解一下”

“是啊”

“都一样艰难”

“但是我们也怕啊!”

“这借的太多了”

“六百亿”

“这个张成咋想的?”

“他是不是不知道六百亿是多少?”

“这要是变成坏账,我们能够分分钟钟的被挤兑死”

“是啊”

“不借吧舍不得”

“全国目前就这么一个敢于借钱的,还是借的这么多”

“我们已经有着很多的坏账了”

“很多地方政府借款十几年前的都是没还清的都有”

“都是”

“特别是有些还有三角债务的”

“那大家还是要借的了?”

“对啊”

“就是这个钱数上能不能够少点?”

“毕竟少借点虽然我们的压力就大了,但是相对来说安全一点”

“你看后面一个有个私人信件了么?”

“张成同志害怕我们要求少借的特意附带了一封信说了”

“自己借的每一分都是有着规划的所以不可能少借,只能够多借”

“那大家决定吧!”

“这个……”

“额……”

……思考了半天大家还是没有决定好借还是不借。

这口肉都想吃但是这个毒打都不想挨。

最终都是看向了央行行长和财政部负责人。

毕竟两人才是中国管理钱袋子的人。

“呵呵我就知道你们四个老奸巨猾的家伙最后还是要我们做出决定”

“呵呵部长看你说的”

“这不是我们决定不下来么”

“你是我们的上级,最终拿主意的还是你呢”

“呵呵那行吧”

“行长你怎么看?”

“我的看法是借”

“十几年前人家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就敢于借款十亿”

“现在人家这么大的企业了,而且盈利这么好”

“不怕坏账,就怕不借”

“我们不光要考虑到坏账的问题,还要考虑到其他问题”

“现在各大行因为这个存款利息问题搞得是焦头烂额的”

“在这么下去的话,就该出问题了”

“所以这个可能的风险值得我们去冒险”

“有了这笔借款我们就可以咬牙坚持度过这个动荡了”

“我们没有好的办法就代表着国家也是没有好的办法的”

“所以借”

“好”

“那就借”

“既然决定了,大家就都赶紧的准备相关文件”

“我们去兰州”

“和西北工业集团签署合同”

“好”

“人家毕竟借的这么多,我们也是要表示一点诚意的”

“我们亲自去兰州”

“好”

“明天就出发吧”

“好”

兰州

铛铛铛

“进来”

“总经理四行兰州负责人来了”

“哦这么快?”

“那就是有结果了”

“快快请进来”

“是总经理”

“对了刘秘书将我珍藏的最好茶叶拿出来点”

“是总经理”

“哈哈哈哈”

“几位上面总行已经同意了么?”

“哈哈哈张总经理果然神通啊!”

“没错我们今天四人联合来的就是为了告诉你们”

“你们借款的申请正式通过了”

“两日后我们四行的总行长将会亲自来兰州和你们西北工业集团签订借款合约”

“希望你们提前做好相关准备”

“太好了”张成是万分高兴

“他没想到会这么快”

“在他想来怎么的也要磨蹭个几个月呢吧”

“毕竟这也是新中国史无前例的”

张成也是再次打破了自己创造的上一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国企大借款记录。

以后会不会借张成可以肯定的是会。

会不会有这么多,这个张成就不是特别肯定了。

如果这次的大借款消化完,整个西北工业集团将会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那个时候高科技产生的红利将会特别多,自己会不会再次这样大借款就不一定了。

这种借款是属于违背商业准则的。

西北工业集团再庞大也还没有价值六百亿的 ,顶多也就值个四百亿。

每年的流水高是因为销量好,卖的多。

所以这个借款神话可能会被永久记录 不会被打破。

当然也是事无绝对,等到未来的话科技发展需要的资金会越多,借款也是跟着上涨很多。

张成也是高兴的和这几家分行长聊了起来。

都是些杂七杂八的内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