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予君思 > 第171章 刘冀

第171章 刘冀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予君思!

方才卢豫仁的那番话,另她心下难安。

马车到达靖安坊的时候,沈思让郑义在道边停了一下。

不多时,周升的马车归来。

适时,沈思下了车往周府门前走去。

“周伯父。”三个字刚到嘴边,沈思便生生的咽了回去。

这是,周升已扭头过来。

沈思福了福身子行礼,而后问道:“周大人。”

周升四下看了看,然后冷冷的问道:“何事?”

他并不喜欢沈思,自打去年见过那次后,他在长安城中便没遇到过。

不过,听人说,她傍上了郭家二子,还为对方生了个孩子。

沈思上前一步,低声问道:“不知周大人可否跟卢家公子提起过我?”

周升听此,为之一振。

沈思看周升此刻如此表情,自是明白了什么,她笑了笑说道:“无妨,沈思今日前来也是看在周大人与父亲同乡情谊前来探望。”

这句话,她是故意说给周升来听。

她听祖母说过,沈父与周升少时关系交好,后来便淡了下来。

沈思说此话,自是提醒他莫为了仕途丢了人性。

在沈思转身离开之际,周升才开口说道:“老夫未曾向任何人提起过你的过去。”

“方儿离开长安城那几日,我派人找寻,下人来报之时,刚好卢公子在一侧,说漏了嘴。”

那日,周升派出去的人去悦香阁找寻,最后没找到。

禀报之时,下人不知其中缘故,便直接说道:“未在沈小姐的悦香阁发现公子踪迹。”

卢公子听完,便向周升问道:“周大人,认识沈小姐?”

周升以周方为借口,将这事搪塞了过去。

沈思迈出去的步子停了停,她说道:“周兄在安西过的很好。”

说完,便头也不回的上了马车。

回永安巷的路上,沈思决定尽早搬离这永安巷,以免给乳母和得福他们招致灾祸。

~

第二日,朝议结束后,郭辰便随着李阔去了御书房。

郭辰在殿中立着。

不多时,李阔换好朝服,便跟刘冀从内室走了出来。

“昨日宴席之上,怎不见你的踪影?”李阔在书案前坐下,随口问道。

“臣身上有伤,不能饮酒,便去花园中站了片刻。”

李阔示意刘冀拿张椅子过来,让郭辰坐下。

“微臣惶恐。”郭辰行了礼后说道。

这御书房内,他怎敢与圣上平起平坐?

况且,朝中非议他郭家之人不在少数,他自是做事越来越小心。

“无妨,你身上的伤是为大盛的江山和子民所受,当是受的这张座椅。”

说完,李阔便让刘冀出去,并将门掩上。

郭辰借此,走到御书房前,将手中的纸呈到了李阔面前。

“陛下,请看。”

李阔接过郭辰手中叠放整齐的纸张,小心摊开,一眼便看到了上面的事件关系和从属关系。

“你是说当年陆家的案子实属冤案?”

郭辰点点头,而后又将当年的一份口供和账目呈在李阔面前。

这份口供来自于当年的一个狱卒。

这个狱卒是郭辰离京之时,刘文正亲自找到的。

眼下狱卒已告老,在城郊北侧的家中养老。

口供所述,当年严志坚给狱卒领事使了银两,遂对方伪造了罪证,将陆家置于死地。

“那狱卒领事可还在?”

“几年前已过世,听说子女已回乡,我派了人前去打探。”

李阔站了起来,在房中来回踱步。

从眼下所有的线索来看,严志坚和卢起早已捆在一起,浙江东道一带也对严志坚言听计从。

而严志坚又甚得太后赏识。

这一切,已了然于心。

郭辰犹豫间,想着要不要将沈家和崔家之事说出来。

陆家之事尚且好说,因为是先帝所判。

可沈家和崔家之事,是当今圣上所判。

若此时告诉他,崔家和沈家是含冤所致,不知他会作何反应。

皇位虽是做了几年,可并不算稳当,眼下他会承认自己的过失吗?

郭辰没有把握。

“可还有事?”

李阔看到了郭辰握在袖筒中的另一本册子。

郭辰鼓起勇气,说道:“这是夏日之时,在吴兴沈刺史家找到的账目。”

李阔接过册子,认真翻阅起来。

这册子上所记信息与他当时得到的证词自是不符。

甚至于册子当中详细记录了,赵商在浙江东道随意征收税费一事。

他心下是有些不悦,而后将册子拍在了案几之上。

郭辰见此,垂下头去,没再说话。

过了片刻,李阔方才问道:“你怎么看?”

郭辰避开沈家和崔家一事,而后说道:“依微臣看来,这事是赵商与富商杜延勾结造成的一切。”

这话说出了问题的根本,但也没驳圣上的面子。

“你先前密信当中说这杜延已死?”

“正是。”

李阔有些不解,江南一带富商数不胜数,为何一个杜延便有如此大的能力,在那一带逞凶作恶。

连赵商都要让他几分面子。

“这杜延是何来历?”

“据微臣调查,这杜延不过是半路发家,后来凭借财力拥有了一官半职,没什么背景。”

“那他为何胆敢针对沈刺史?”

再不济,沈廷炤也是朝廷命官。

思忖间,郭辰才开口说道。

杜延有一妹妹,多年前突然在吴兴消失,后来杜延便在吴兴声名鹊起,为非为歹。

“你是说这妹妹?”

“应是入了高门第的府中。”

“我留意过卢起与严志坚的府上,均没有此人。”郭辰继续说道。

“那女子叫什么?年方多少?”

“杜玉文,年龄约莫不到四十岁。”

“吴兴女子,不到四十岁,唤杜玉文?”

“刘冀!”李阔心中忽然想到。

他听闻刘冀有一宅子在长安城内,院中养有一女子多年,约莫四十来岁,也是来自于吴兴。

李阔如何知道的呢?

去年之时,有一日,李国忠带了一小罐的腌制小银鱼来看他。

虽是身为天子,吃穿用度皆是上呈。

可李国忠多年来养成的习惯,有些好吃的便给他送来。

李阔尝了一口,甚是好吃,便问从哪里得来。

李国忠说是刘冀家中内人所做,来自吴兴,味道很是醇正。

“关于崔家可有什么证据?”李阔并未向郭辰提起此事,而是继续问道。

郭辰听李阔主动问起崔甫之事,深吸了口气说道:“崔家之事,眼下还未有太多进展。”

在没有十足的把握前,郭辰觉得还是不要将那些呈给李阔为好。

李阔听此,便明白了。

果然,如旁人所说,郭辰是在调查崔甫之事。

“对了,我今日有一事要同你商议。”李阔岔了话题说道。

郭辰听李阔的语气中带着轻快,想着或许事关阳平公主之事。

便回道:“陛下,但说无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