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予君思 > 第20章 元日

第20章 元日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予君思!

沈思慌不迭的跑出去。

家家户户都在燃放爆竹,大门上贴着正红色的对联,更有甚者将篝火点在家门口附近,家人围在一起。

“这里的春节好热闹啊!”她不觉内心感叹。

想想之前的春节,无非就是屋内简单装饰,要么就是蜜月旅行。而且郭辰总是忙到除夕最后一天,才能到家陪她!

“思思,走啊,去给祖母祈福!”院内的沈子耀开心的唤她回去。

祖母早已收拾妥帖,笑容满面的在圈椅上坐着。

身上着的是,年前苏瓷和李诺去布坊为她老人家裁制的墨绿色新衣。

大家拜完年后,祖母将手中的红封一人一个塞到他们手里。

除此之外,李诺和苏瓷一人一个玉镯。

这是祖母年前命人打造的,她不知自己还有几日,东西给到了,表示几个孙媳妇都是她认下的。

“祖母,思思呢?”沈思探出脑袋,同祖母打趣。

“别急,该给你时会给你的!”祖母笑着说道。

“你知道何时该给吗?”沈子耀同她玩笑。

沈思摇摇头,不知。

“就是你领新婿回来之时!”说完笑着跑开。

“果然,又拿我开玩笑。”沈思追了出去。

“哎呀,这么大了,都还跟小孩子一样。”祖母笑着‘责备’!

……

这年过的极快,转眼已到元月初十。

沈子赫夫妇打算回长安城。

沈思知他们想找靠谱的家仆,便推荐了得旺母子。

也算一举两得,得旺母子离开是非之地,能求得平安,而且还能在长安城照顾哥哥他们。

知根知底,也算安心!

双方听后,都十分满意!

这事就算这么定下了!

……

元月十二,一行人忽然在沈府门前停下!

张管家还有些纳闷:“没听老爷说今日要迎贵客啊!”

刚踏出府门,便看到沈子昌扶着从马车上下来的崔氏,怀中还抱着一婴儿!

“大少爷?”张管家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

“张叔!”沈子昌看到张管家后,快步上去问好。

“快,快,快……外面天凉,快回府!”

张管家迎着一行人进府。

“怎没发书信就回来了?”

沈子昌笑着说:“这不是想给大家一个惊喜吗?也不想让你们大费周折准备!”

“哎呀,麻烦什么!一点都不麻烦……”

张管家进府的时候,那时家中只有沈子昌一个孩子,自然也是跟他接触多一些。

说话间,便引着他们往内院走去。

“父亲今日在家吗?”

“在的,都在家中,前几天老爷还念叨,就差你们回来,就大团圆了。”

张管家感叹大少爷这几年的变化之大,想来小时便是个习武之才,在军中历练这些年,看起来更是英武不凡。

沈子昌同旁边的崔英讲:“我的入门功夫,还是张叔教我的。”

听罢,张管家羞愧的只摆手:“我那三脚猫的功夫,可上不了台面,没法跟少爷比。”

说话间,沈廷炤已在佣人的带领下,朝这个方向赶来。

“父亲!”沈子昌连忙快步上前同父亲行礼。

“罢了,罢了,咱家不兴这些。”沈父连忙将沈子昌扶起。

崔英怀抱着孩子也欲行礼。

“不可,不可。”沈父连忙阻止。

“这是绍安吧?”沈廷炤欣喜的看着崔英怀中抱着的孩子。

沈绍安是立夏时节出生的,因边塞距离遥远,爷孙尚未相见过。

小家伙,圆乎乎的脑袋,大大的眼睛,手指放在嘴里,吮来吮去。

“绍安,让阿翁抱抱~”崔英说着,便将孩子递到了沈父怀中。

小家伙到了沈廷炤怀里,非但没有哭闹,反而咧嘴笑了一下。

这一笑,可把沈廷炤高兴坏了,抬头冲着大家说:“看到没,绍安冲我笑呢!”

说话间,众人都往这里赶来。

“大哥!”子赫和子耀同时喊出口。

沈子昌循声望去。

当年的两个小跟班儿,早已长成了大男人。

“累不累?先去看看祖母?”沈廷炤同沈子昌夫妇商议。

二人欣然答应,先前在家信中已听说祖母这一年来身体每况愈下。

沈氏三兄弟随沈廷炤走在最前。

沈思同三位嫂嫂紧随其后。

“绍安见这么多人,居然没有哭?”沈思觉得不可思议。

“他呀,从出生起,在军营里见到的人比现在还要多,自是不太怯生。”崔英笑着说。

“那绍安,让姑姑抱抱吧!好让你母亲休息片刻。”说着沈思便伸手去抱绍安。

被抱过来后,绍安乖乖的趴在沈思肩上。

“看来,绍安很喜欢姑姑呢!”崔英摸摸小家伙儿的头说道。

沈子昌夫妇进门之时,祖母竟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昌儿?”她被夏妈妈扶着,颤颤巍巍的往前走来,看清楚后,热泪潸然而下。

“果真是我的昌儿!”

而后又侧身看向一旁的崔英,缓缓抬手抚着她的面庞,心疼的说:“英儿比上次见时,瘦了不少!”

“祖母,您看这是谁?”崔英扭头将沈思怀中的绍安抱了过来。

每次家信当中,都会说祖母很是惦念绍安!

“绍安?”老夫人听到这个名字,昏黄的双眸里顿时闪出了亮光。

“快、快、快,让我坐下,抱抱我的安儿。”

在夏妈妈的搀扶下,老夫人坐在了软塌上。

崔英将绍安放在祖母的怀中,让老人家打横抱着。

也许是第一次见面,绍安眨巴着眼睛,看着眼前的这位老人。

没有哭也没有笑。

老人家端详着怀里的重孙,感叹:“绍安,好名字!承先辈之志担今世之责,于俗世安身立命。”

“我与子昌也是希望他,生于尘世,当有所为也有所不为。”崔英看着祖母怀里的绍安感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