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 第159章 悬空寺

第159章 悬空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中国有很多建筑是建在悬崖峭壁间。】

天幕展示的是山西省的一座悬空寺。

古人看着悬空寺,寺如其名,整个寺庙就像悬挂在悬崖上,如临深渊般险峻。

无数人为之惊叹,发出疑问这是如何建造出来 ?

看着周围的岩石,和悬崖下流淌的河流。

能在这样的地形下建成一个这样规模大,且能保存久的建筑,各朝的工匠都很眼热。

嬴政看着这样悬空的寺庙,惊叹于以后的技术,更是想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如此悬空的寺庙拿来游玩或者居住就太可惜了。

若是用来军队的了望,在合适的地方建设一座军事了望台,用来观察军情那是再好不过了。

心中想着堪舆图,思索着建在哪里会更加合适。

别人看的是建筑,墨家和公输家看的是技术。

原理不难,自己稍稍研究也能做出来,就是过程繁琐、危险了些,没有什么大问题。

如果陛下需要的话再说,接着又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北魏年间,已经完工的悬空寺,虽然没有被广而告之,可是知情的人也不少,对于这寺庙能够在几千年后仍然屹立不倒,突然感觉很骄傲!

隋朝,皇后独孤伽罗是喜爱佛家,信仰佛,平时上香拜佛也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隋朝的寺庙虽然也是建在山上,但是在半山腰或者山顶的多,悬崖峭壁间的字迹还真的没有听说。

看了一眼杨坚,杨坚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

不过可以去查一下哪里有,好吧,还真有,夫妻两人看了一下悬空寺的情况还是打消了亲自去的念头。

唐朝,长孙皇后看着这样子寺庙的也是惊叹,然后就想着这样的寺庙相比也不求香火鼎盛吧,毕竟能到达的人本就不多。

自唐朝之后,悬空寺也莫名其妙的火了,诗仙李白曾经来到此地赞美有加,再加上后人的推崇。

有条件的、身体不错的也都想尝试着攀爬一下。

文人墨客更是想着在此地留下自己的诗词墨宝。

所以,后来需要背的诗又多了几十首。

(悬空寺经过几次地震,最高六级,都没有出现坍塌。)

(古人:请不要小看我们对九族的牵绊。)

古人点点头,这样的建筑一看就知道,最初不是为了普通百姓建造的,这要是建好后在上面的时候闹出了人命,那就必须拿其他人的命来填了。

负责修建悬空寺的工匠也是摇摇头,放心,不敢偷工减料的,对我们的技术放心吧,都是祖传的手艺。

康熙则是有些不开心,当初京师地震,宫中的宫殿会出现损坏呢,这个悬空寺自己倒是知道的。

百姓对此倒是很关心,自家没有干这个的,不用担心。

抗地震的能力就真的 是太好了,要知道地震来的时候,房屋震塌,从而砸死人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有抗震的房子,再遇到地震灾害的时候,也能避免不少的损伤。

有工匠能做到,其他工匠也不是没有可能啊。

很多皇帝已经给下令,若是能做到,必有重赏。

工匠们谢恩,心里却明白,这赏赐不好拿到手啊。

大部分的工匠都是纯粹学习祖上传来的手艺用来谋生,在原有基础上哪个进行创新改进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悬空寺下面的柱子是因为怕后人掉下去,故意加上去的,即使没有这些,依然可以。)

(这些后加的柱子是可以晃动的,只有建筑承重非常高的时候,这些柱子才会起到作用。)

北魏的工匠看着与自己修建的略有差别的悬空寺,原以为是后人保养重修的呢,原来就是加上去看着放心些啊,那就没事了。

古人看着山脚下排的长长的队伍,看着寺庙中人来人往的人,简直不敢相信此地在后世这般受欢迎。

他们不害怕吗,还是已经修的没有什么危险了?

更担心寺庙真的能一次承受这么多人吗?

这起码得几百个人啊,哪怕知道安全,想想几百个人一起,后加柱子还在下面轻轻晃动着,都感到害怕。

寺庙中有人笑着交谈,有人张开双臂感受着壮丽的景观,有人小心翼翼的挪步,有人坐在地上或者台阶上缓缓心神、暂不移动。

古人看的开心,对于各种情况,悠闲的评价起来。

(悬空寺的地理位置非常好。

不怕日晒,即使是夏天大中午,寺庙也是不热的,每天能被太阳照到的时间是不超过四个小时的。

不怕雨淋,下雨的时候,雨水下来,悬崖刚好可以把雨水全部挡住。

不怕风吹,有风来也不怕,整个寺庙在山的背风面。)

听着都让人羡慕,不怕风吹日晒、不怕日晒雨淋,如此也算是一个风水宝地,就是悬崖这点不好。

要是平地或者村里的哪处也是这样的风水宝地,看村里人不得打破头去抢着盖房。

(悬空寺,整体很像是一条龙。

龙头处有三层,中间是龙身,还有龙尾。)

像龙啊,那就不好冒犯了,在之后的王朝能跟龙扯上关系的只能是皇家了,不然谁家拿了都会被误以为是居心不良。

百姓对于龙的对龙的最大看法就是皇上才是真龙天子。

李白本人都很吃惊,自己上次去的时候还真没发现这事,要不有时间再去一次。

心思灵活的人已经想好自己去悬空寺看到时候写什么了,景色很美,陛下圣明!

(李白当年来过的地方,当时睡的房间和床,我上次去悬空寺的时候还特地去参观了。)

李白有些傻眼了,这句有些尴尬了,合着自己住过的地方还成景观之一了,怎么办?有一点点羞耻和自豪。

杜甫有些心动,自己有机会也去看看悬空寺的美景,看看太白兄曾经住过的宿舍。

各朝的诗人就很羡慕,这才是诗仙应该有的待遇。

(悬空寺中间有一处写了公输天巧,想必也只有像鲁班这样的人物才能够建造出来。)

很多人好奇这个悬空寺最初修建的人是谁,仔细一查,还真不知道,留下来的资料太少了。

有人说是鲁班的弟子,也有人说是一位了然大师,但是这些都没有确切的证据去证实。

鲁班本人有些开心的看着“公输天巧”这四个字,心想即使不是自己的弟子,想必也是公输家的后人吧,后辈还挺出息的。

墨家弟子对于这位厉害的鲁班确实是服气的。

就是这“公输天巧”这四个字,看着还挺不顺眼的。

北魏时期有一位叫武福的人则是直接想办法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了一处栏杆之上,这也算是古代版的“到此一游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