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 第153章 沉不住气时看司马懿

第153章 沉不住气时看司马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当一个人沉不住气时,不妨看看司马懿。】

司马懿这个人之前有说过,一个洛水之誓,在历史上留下了极其不好的名声。

正被曹操手下关押带走的司马懿看着天幕,头发凌乱,脸上身上还有不知哪位曹家人殴打留下来的淤青,一身狼狈,完全不是之前清风俊朗的模样。

负责看管的曹氏子弟,看着司马懿冷然一笑,自己倒要好好看看这司马懿这厮都干了什么,不过也都不重要了,好好等着吧,等爷休息好了,再继续招呼着。

三国时期,鉴于司马懿干的事情,对于这样忠、义、信全都做不到的人,如今也是普遍不看好。

东吴孙权想起曾经对于司马懿的夸赞:“司马公善用兵,变化若神,所向无前。”

也是庆幸自己没乱夸,免得连累了自己的名声。

曹植想起自己曾经评价司马懿“魁杰雄特,秉心平直”,也是恨不得时光倒流,自己有机会收回此话。

纵使是二哥曹丕夺了权利,可终究还是一家人,想想曹魏皇帝在大街上被杀,纵使自己性子温和,也忍不住想拿起佩剑去灭了司马家。

司马懿之后的人难免有几人抛开品行,只推崇其能力,倒也觉得司马懿此人还是有闪光点的。

宋武帝刘裕看着天幕,只是有些遗憾自己生的晚,不然就能更早的解决司马家的人。

【22岁,拒曹操,装病宅家七年。

29岁,天下格局已定,顺势加入曹魏阵营。

41岁,静水深流,协助曹丕成功上位。

47岁,受托孤之任,稳扎稳打。

55岁,与诸葛亮对峙,背负骂名,隐忍不发,不战而胜。

69岁,再次卧病在床,成功麻痹曹爽,以退为进。

70岁,绝地反击,一举夺得曹魏政权。】

曹操看着天幕,心里都忍不住感慨好家伙。

这不是司马懿的历程,这是司马懿踩着曹家上位的历程啊。

看着22岁时拒绝,29岁时天下局势定下来才投奔的。

很好!这就是说原来也不是很看好自己了。

还有曹丕这个逆子,都是什么眼神,竟然托孤给这样的小人。

在托孤这方面,真没能比过刘备的,看看诸葛亮再看看司马懿。

还有曹爽,就这样简单被麻痹了,眼睛都是瞎的啊。

曹操气的破口大骂,众人也不敢劝,谁劝谁挨骂。

已经登基的曹丕,自然也不会再给司马懿更多的权利,至于司马懿和司马昭等人的性命,不着急取,自己好像从天幕中得到更多的信息呢。

蒋济,也就是日后为司马懿担保不会杀曹爽的人,是一个忠正之人,想想日后被司马懿气死,实在忍不住上书曹丕处死司马懿,曹丕驳回,也没打消蒋济的这个念头。

诸葛亮想起自己送女装给司马懿,结果人直接穿上,如此心性,也非常人所能。

自己静静看着也不想什么计策了,此人留给曹家处理就好了,有一点点可惜这样强的一个对手。

曹爽此时心里飘过无数个脏话,等到冷静下来的时候只看着天幕中装病两字,阴狠一笑。

喜欢装病是吧,那就真病了吧,让他死前受点罪,也是提前给自己报仇 。

(司马懿,忍人不能忍,能人所不能。)

嬴政看着司马懿的简历都觉得佩服,不管是赵国的经历还是登基后吕不韦和母亲的操作,都让自己体会到了纵使是帝皇至尊,也是有着诸多的无可奈何。

刘邦也觉得司马懿是个人才,至于篡位,又不是篡的刘家的天下,管他呢。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想当年自己在项羽手下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如今自己夺得天下,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刘彻更多的关注点看着临终托孤,自己地位稳定,别说大臣,就是诸侯国有几人有这个胆量和实力。

想起托孤就想起霍光,这小孩如今已经被接到了皇宫,与去病两兄弟相处的倒也不错。

杨坚对于司马懿的名声没有评价,做了就是做了,没什么好去后悔的。

就像自己哪怕是为了大义,天下改姓也是铁一般的事实。

也就是司马家后人不给力啊,都这么差劲。要是司马家也能出现个秦皇汉武般的明君,那史书可就有不一样的记载了。

如果隋朝代代明君该有多好啊!

(所以曹操有一首诗《龟虽寿》中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就是专门为司马懿写的吧。)

刘备听着这句话,微微一笑,底下的士兵已经大声笑起来了。

孙权这边也是如此,看对手的笑话,今天得多加碗饭。

曹操气的脸色铁青,也没有多少精力骂人了,天幕未免太气人了,此诗绝不是为了司马懿所写,更不是在鼓励他。

大夫在外候着,预防随时看诊。

读过这首诗,知道这首诗是曹操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展现自身胸怀和抱负的都沉默了。

曲解本意,张冠李戴,后人是真会啊。

(司马懿从龙套到主角,忍辱负重50年,忍到了枯木再逢春,等到了星稀又月明,低到尘埃待花开,爬到会当凌绝顶。心中无敌,则无敌于天下。)

哪怕不喜欢司马懿,但是五十年啊,那是多少人的一生了,真的是太能忍了。

嬴政再次感慨,此人是真能活啊,自己原本的天命也只有49岁。

李世民点点头,这人再多忍一年,就和自己一辈子一样长了。

杜甫对于后人把自己的诗句用来赞美司马懿有些不满。

不管是在忠君爱国还是从百姓安居乐业的角度出发,杜甫都不认同此人。

相比而言,杜甫更推崇诸葛亮,对于司马懿也只有一句“仲达有忍渡劫尘”。

(司马懿的种种不好,但就修身和情绪管理这方面,能达到司马懿这个境界的又能有几人呢。这些真的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学习)

一旁的士兵看着静静坐着的司马懿,也是不敢再多做什么了。

士兵文化不高,但也知道眼前这位是个狠人,自己好好看守就是,至于其他人要做什么,那可拦不住。

读书人对于司马懿还是更多的不认同。

不过天幕说的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若是司马懿的忍功自己能学的一二,日后官场行事也是受益良多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