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 第27章 女子地位二

第27章 女子地位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汉朝百姓听到天幕的认同很是骄傲。

汉朝不少再嫁还是过得不错的女子也是感慨日子确实是算很不错了。

卓文君看着天幕上自己司马相如传唱千年的爱情故事,冷笑不已,自己可是还记得司马相如之前评选渣男的事情呢。

想想自己原本的下场,只庆幸自己提前知晓了,两人的缘分到此为止吧。

班昭看着自己刚刚完成的《女戒》,听到天幕提示将会会被推广用来压迫剥削女性,同为女子,自己心中不禁觉得悲哀,看着书久久不语。

“接下来是说的魏晋南北朝,晋朝分为西晋和东晋,这也是我最不喜欢的朝代。”

晋朝之后时代想起那段黑暗的岁月,也能明白主播为什么会这么说。

司马炎有些不大乐意,难不成自己的后辈做了什么事情,才惹得后世之人是这般不喜。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战乱最多、最为动荡、社会最黑暗的一段时期,这一时期政权频繁更迭,少数民族大规模内迁。

这个时期的女性,无论是政治地位、经济地位,文化生活还是婚姻家庭生活,都在这种宽松的社会环境下,暂时摆脱了封建礼教的束缚,自我意识在觉醒,婚姻观念和生活也在发生着变化。

晋朝实行占田占课制,在土地分配上规定每百亩土地,男性分七十亩,女性分三十亩。

妇女在丈夫死后,如果能够守节,还能免交税赋。

所以很多妇女在丈夫去世后,挑起家中大梁,出现了“妇女当门户”的情况。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的一个大动荡的时期,战争迭发,人口锐减。由于征战不断,男人们不断被征伍到战场,男性人口急剧减少。

国家需要税赋,百姓需要吃饭,妇女们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的耕作任务。

将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分配给妇女,可以使妇女有了固定的经济来源,能够自食其力。

这时期出现了惠太后、冯太后、昭成太后等一批女性政治家,卫夫人等女性书法家,谢道韫、左芬、鲍令晖等女性文学家和诗人。

妇女的婚姻生活方面,表现为择偶自主,离婚自主,再嫁自主。当然,这种自主是有限度的。

门第观念很严格,社会上分成“士族”和“庶族”两大阶层,两大阶层之间互不通婚。

上流社会的女性,不再遵循父母之命,在婚姻择偶上大胆主动出击,留下了不少佳话。

东晋时,徐藐的女儿看中了当时的才子王浚,主动追求,并在母亲的帮助下实现了心愿。

许慎的女儿到了嫁人的年龄,请求父亲宴请几位提亲者,自己躲在屏风后面挑选,最后选中了“博文学,伟姿容”的王映。

民间的也有很多女性大胆追求爱情,有着“妇人不能以礼从人”的开放观念,女性更加倾向选择有德有才的潜力股。

晋代刘芰年轻时家境贫寒,但郡守张宣之女慧眼识珠,看中了这只“潜力股”,非卿不嫁,在她的坚持下,二人结合,后来刘芰因为“才识超群”和孝义卓着而被征辟,完成了草鸡变凤凰的转变。

有一首乐府诗:“我出东门游,邂逅承清尘;思君即清房,侍寝执衣巾”。

诗的内容是一个女子出门游玩,遇上了一个让她心动的男子,两人私定终生,冲破阻力结为夫妇的爱情故事。

在魏晋时期,女性可以主动提出离婚,有主动“休夫”的自由,拥有对渣男说“不”的权力。

曹操就有“休夫”的经历。曹操的原配丁夫人,因为儿子跟着曹操外出打仗,曹操没有保护好儿子,让丁夫人伤心不已,将丧子之痛转为对曹操的恨。

丁夫人见曹操一次骂一次,曹操没办法,只能将丁夫人送回娘家,想让她冷静下来再接回来。

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曹操去接夫人时,夫人根本不搭理曹操,曹操几番请她跟自己回去,丁夫人坚决不肯,并提出与曹操离婚。

曹操再三相劝,夫人心意已决。曹操只得自嘲“真决矣”,从此两人分道扬镳。

这段婚姻的结束,是丁夫人主动选择的,她不想再看到曹操,也不想跟曹操回去后触景生情,天天沉浸在回忆爱子的痛苦中,所以选择了放弃。

读史书可以得知,魏晋时期,即使是帝王将相,也不乏娶寡妇或者丧偶女性的事例。

我再以曹操父子来举例,曹操不用说了,着名的“人妻控”,他纳进后宫的寡妇和离婚女性不可胜数,有部将秦宜禄的夫人杜氏这样离异的,也有张绣家婶婶这样丧偶的,全都照单全收。

曹丕纳甄氏,刘备纳蔡瑁的遗孀,赵范想将寡嫂许配给赵云,都说明女性再嫁是社会认可的正常现象,女性毫无疑问有着再嫁的权力。

北魏太武帝的妹妹武威公主再嫁左将军李盖、平原公主再嫁孙腾,甚至还出现高门子弟争抢寡妇的事例。

《世说新语》中记载,东严晋的尚书左仆射江思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见到了诸葛恢的女儿,一见钟情,茶饭不思。

诸葛恢的女儿是个丧偶的女性,两次拒绝了江思玄的追求,江大人没办法,只得请求宰相王导帮忙,最终抱得美人归。

在整个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家庭地位都是要低于男性的。

魏晋时期的女性,在家庭中主要的任务就是“服事于夫、善事父母”。

不过在出嫁前,她们在娘家也有一定的发言权。在自己的婚姻上,父母大多会尊重她们的意见,联姻都是为了利益,也不代表父母不考虑孩子的想法。

女性嫁入夫家后,要担当起主持家务的工作。特别是在北朝,许多家庭男性当兵出征,留守的妇女就要“持门户,讼曲直,造请逢迎,教子诗礼”。

《世说新语》记载,太原王湛之妻郝氏,孝敬姑翁,治家有方,当时有“海内皆效郝夫人之法”的说法。

程招的夫人与丈夫十分恩爱,丈夫冬天生病,觉得被子里面冷,夫人便“以身熨之”,程招十分感动,说“夫人色不足称,以德为主”。

两晋时期,出现的许多名士和才子,很多都是由母亲启蒙教育的。

比如陆绩小时候,有人到他家送礼,想走后门办事,陆母当着陆绩的面将礼物退回,并教育儿子将来当了官,一定不能见利忘义,不能让母亲为儿子担忧。

有一句俗话说得好“爹怂怂一个,娘怂怂一窝。”

女性在孩子的教育中也是起着重要的作用。

瑕不掩瑜,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黑暗的时代,整个社会充满了吃人的血腥。

如果有机会穿越,应该也不会怎么考虑这个时期,毕竟生存都成了问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