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 第38章 洛水之誓

第38章 洛水之誓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洛水之誓】

【公元25年八月,刚刚称帝的刘秀亲率二十万大军,抵达洛阳地区,开始对洛阳发起围攻战。

光武帝刘秀刚刚平定了整个河北地区,收编了数十万铜马起义军,也有了统一天下的底气。

然而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当刘秀开始围攻洛阳之后,战况确实出乎意料的胶着。

洛阳城防非常牢固,城内更是有至少十万以上的精锐军队,同时守城的大将朱鲔抵抗更为坚定。

两方交战后,刘秀围城一个月,没有任何战果。

对于洛阳这边,倒是拖住了刘秀大部分都主力军队,致使刘秀在其他方面捉襟见肘,开始显现危机。

刘秀此时想到一记:派人进城去联系了守城的朱鲔,提出朱鲔投降。

对于刘秀的招揽,朱鲔直接表示了拒绝,毕竟自己与刘秀有着杀兄之仇。

朱鲔曾经是更始帝刘玄的心腹,他曾经给刘玄出主意,杀了刘秀的大哥刘演。

刘秀幼年父母早亡,是被大哥刘演养大的,长兄如父。

所以朱鲔和刘秀之间的杀兄之仇

在刘秀的角度看来,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放弃复仇的。

在朱鲔的角度来说,既然双方有这般死仇,一旦投降,必然被杀。

对于此事,刘秀想了很久,最终还是做出了妥协,承诺只要朱鲔出城投降,之前的死仇既往不咎,而且还可以保留他的爵位。

为了让朱鲔相信自己,刘秀指着洛水发誓:河水在此,吾不食言!

刘秀发誓之后,朱鲔才相信了他,几天之后,朱鲔自己绑了自己,送到了刘秀的中军大营。

刘秀没有背弃自己的承诺,不但没有杀他,反而第一时间给他松绑,并且放他回去统领洛阳的军队。

之后洛阳以及城内十几万精兵投降之后,刘秀依然没有杀朱鲔,遵守了自己的誓言,封朱鲔鲔扶沟侯,让他安享荣华富贵。

这就是历史上第一次的洛水之誓。】

光武帝刘秀想起那段时光,也是心中一番感慨,虽然觉得有些对不住大哥,可是自己所作所为确实并非出自私心。

秦始皇对此人也是很是欣赏,“君子重诺,既然承诺,自要践行。”

唐太宗李世民对刘秀也是赞赏,“好在光武帝选择了劝降,要是两方坚持对打,死亡人数不知多少,最后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明成祖朱棣,“成大事者无拘小节,与大局相比,个人的荣辱确实显得不足为道了”,想想自己借兵权王给出的承诺,也没有再多言了。

()

【公元249年,曹爽陪着皇帝曹芳去祭拜魏明帝的高平陵,等他们出发后,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

司马懿以三千死士控制了洛阳,以太后的名义发布檄文讨伐曹爽,而曹爽这边,听闻司马懿的举动,一时间不知所措。

曹爽有他的优势,首先皇帝在他手中,他有天下大义;其次他是曹魏大将军,掌控天下兵权。

司马懿派出使臣劝降,之后又用自己司马家的名声作担保,又请出了三朝元老蒋济,陈泰和高柔一起担保,当着众人的面指着洛水边誓,表示不会亏待曹爽,并且给了曹爽一个保障:只夺权,不杀人!只要你投降,我保你下半生的富贵。

不得不说古人对誓言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现在的,曹爽因此相信了司马懿。

为了保住曹魏基业,选择了投降。

然而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司马懿夺权不只是为了排挤曹爽,更是为了篡夺江山。

司马懿翻脸不认人,屠杀曹氏宗室。

此举天下震惊,就连为他担保的蒋济都被活活气死了,其他人则是郁郁而终。

司马懿死后,权力移交给了儿子司马师。司马师死后,魏国大权又落到了弟弟司马昭手里。

司马昭比起父兄更加飞扬跋扈,篡位之心昭然若揭,后世有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曹魏的第四位皇帝曹髦性情刚烈,不甘心受到司马昭的控制,更不愿意曹家打下的江山被司马家夺走。

公元260年6月2日,亲自拔剑登上战车,带着宫中的侍卫官兵和仆人冲出宫外,准备诛杀司马昭。

可惜没成功,反而被司马昭的心腹成济抽出长矛对准了曹髦,将刺杀于车下。

曹髦不是第一个被杀的皇帝,但是他是第一个当街被杀的皇帝,他以自己的死将司马家族钉死在耻辱柱上。

司马懿的洛水之誓言,使得司马一族的信誉崩塌,自司马懿之后忠义难再提,只能以孝治国了。】

司马懿之后的朝代,听到这个也是再次对司马懿唾骂起来,再想想两晋,算了吧,骂人也挺费力气的。

三国之前的朝代对司马懿篡位倒是有些生气,不过不是篡的自家皇位,想想也没有那么难接受了。

光武帝刘秀第一个坐不住了,知道司马懿的事情后,不敢相信自己竟然与这等人相提并论。

那个司马家是篡位成功了吧,别说一个普通人应该遵守信用,作为皇族,如此公开违反誓言,帝王威信何在?

三国时期曹操是坐不住了,眼中杀机藏都藏不住了,“司马懿,不,还有司马懿一族,全部带来,别让他们死了。”

刘备和孙权对曹家称帝之事心中不服,更加瞧不上司马家这般行事。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司马一族完了!

此时的司马一族恨不得和司马懿彻底撇清关系,恨不得当场把人除族。司马懿,司马家的千古罪人。

等曹操派来的人将其带走时,又有几人已经自尽保全名节了。

(洛水之誓,当街弑君,司马这个姓氏都个耻辱。

就连司马光的《资治通鉴》都没能救回来。)

司马光看着《资治通鉴》,很是惊喜,看来自己的心血得以流传后世。

历朝历代的司马姓氏的人,心里瞬间不舒服了,真是人在家中,祸从天上来。

(光武帝刘秀为什么不杀了司马懿呢?让他活着败坏自己的名声。)

就连曹操都来不及生气了,这话说的知道的不知道的都不大想交谈了。认不认识他俩的都只想保持沉默。

光武帝被问的笑了,难不成你以为我是因为不想杀才放过他,让他抹黑我的。

(洛水如果有意识,一定灭的司马懿满门。)

曹操看着点点头,洛水有没有意识先不管,司马懿满门的事情自己来做就可以。

(泰山:洛水你等我一千年,我也脏了)

宋真宗之前的确挺好奇,尤其是已经给去过的四位,泰山之上发生了什么事情能与此相比。

宋真宗之后的,想想他的操作,帝王顿时没没有去封禅的心了,真的没有必要去拉低自己的档次的。

(司马家无信义,误我华夏数百年,中原大地差点亡国灭种。)

(洛水之神不可欺骗,最终司马懿的后人也遭了报应,只是牵连了百姓,悲哀!)

“亡国灭种”四字的威力太大,三国前期或许还是停留在好奇上。

三国之时的众人确实按耐不住了,“司马家族究竟做了什么?”

天幕没有再说,可是不管做了什么,司马家都没有必要存在了。

三国之间打打杀杀,可是也只是想着统一天下、结束乱世,谁也没有想过亡国灭种这般自毁根基之事。

司马家还存活的人看着天幕,再一次感受到了绝望。

三国之后,了解那段历史,知道那段黑暗无比的日子,确实悲哀,最终还是有百姓来承受一切都苦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