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 第174章 家族绝后再续写族谱

第174章 家族绝后再续写族谱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直播:我刷的视频通万界!

【一个家族绝后意味着什么?】

古人都很震惊的看着家族绝后四字。

绝大多数的古人都是很看重家族传承、血脉传承的。

在古人看来,一个家族绝后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世间再无血脉,意味着再无后人前来祭拜,意味着家族消失在了世间。

要不说为啥古代皇帝动不动就是三族九族的杀,还不是为了斩草除根、再无威胁。

不然古代男人为啥娶妻之后还要纳妾,也是想要多生几个孩子,尤其是儿子来传宗接代。

在很多朝代哪怕是朝廷征兵打仗,家里都会尽量留下男丁,而不是家中所有的男子都要被征兵入伍。

【家中要续写族谱,起因是族里出了个有钱的老板,准备把自己包装成世代经商的奇才,最好祖上有达官显贵之类的。

老板找了半天才发现自家族谱还没有写到清朝光绪准备变法就断掉了。】

古人一阵唏嘘,就这,家里有俩钱就想着重新续写族谱了,我们一般是有谁考上功名或者授官封侯之类的才会有这样的举动。

古代商人不好做,要么家族实力强,要么有后台,不然独立的富商基本是不会被容许存在的。

很多商人哪怕是有钱了也不敢像天幕上形容的这样子大大咧咧的表示我有钱了,我光宗耀祖了。

别说街坊邻居看不上,就是同族中人也不会容许竟然有人敢这么猖狂。

大多数人会觉得这样的人比起日后能给族里带来更大的荣耀,惹祸牵连的机会会更大些吧。

古代倒是有些商人心中蠢蠢欲动,但是能赚到这么大家底的人还真多没有这么蠢,大约心中有些遗憾,商人的地位终究是低了些。

【对于这个方法,同村的老人很是支持,毕竟这个老板确实是出息了,而且这个老板的本家在当地也算是一个大姓了。

只要有了族谱,就能盖祠堂、修公路、搞绿化,逢年过节还有仪式祭拜、还能给族里的人发钱等各种福利。】

古人点点头,族谱能关联到很多人,能增加族人之间的凝聚力,增强整个家族的实力,不让别的家族的人可以肆意的欺辱族人。

哪怕族里有一个混的出息了,大家能多多少少的能受惠,混的好的还能拉族人一把。

哪怕是那些世家门阀,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很低的起点,一步一步的增强,一代一代的发展才能达到后来的成就。

一个家族里有混的好的就有混的不好的,有点家里的顶梁柱没了,孤儿寡母难以生存求助于族里的也不是没有。

有的家庭甚至是需要这点福利来维持生计的。

有些心思灵活的族长族老之类的也是思索着,有钱不大行,不过最重要是真有这样靠钱发家的,小范围为他庆祝一下也不是不行。

当然更多的还是鼓励族人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最好是朝着这两个方向去奋斗。

【村里老人介绍了一群专门给人写族谱的人。

替人写族谱是个行业,为了能梳理清楚关系,甚至去查本地县志,忙忙活活了一个月,这才通过了老板和村里的老人,确定了新的族谱的续写。】

古人看着天幕上新的族谱,也是夸赞,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古人也是点点头,这个新的族谱我们也是同意的,后人有心了。

更多的人还是想着与其断了重写,还不如一开始就好好保存族谱,这才是最靠谱的做法。

【庞大的族谱分支图犹如巨大的树根,层层向下延续,还有各支脉的迁移图。

祖上有的达官显贵,基本都被记录在册了。】

看着别人家的族谱,看着他人家族的代代传承,很多人心里是羡慕的。

封建王朝经历过不少的战乱时期,不管是达官显贵还是百姓之家受战乱影响进行迁徙的很多。

能够活到安定下来的人,有的并没有选择重返老家,而是在新的地方扎根。

很多家族的断承也是与此有关。

能存活下来的人找不到原来的家谱,就重新从自己这辈开始新写一份也不是没有。

百年以后,子孙后代记住的也就是新写的这一份了。

不过成为族谱第一页也是一个很不错的事情。

【诚如族谱就像一个树干,有主枝也有旁支。

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很多旁支已经断掉,有些已经不需要写完。】

古人对于这种情况是最熟悉的,不是所有的男丁都能在族谱上另开一脉的。

诸如早亡、无子的比比皆是。

当然也有家中只生了女儿没有儿子的,女儿嫁出去之后,族谱也就只记到这里了。

古代的族谱对于外嫁女的普遍看法就是嫁出去的女儿那就是别人家的人就是记族谱也是记在夫家。

(断了就断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皇族也不是没有断过。)

各个朝代的皇族也是有些心慌,这个断的不是在说自家吧。

虽然接受不了王朝的灭亡,自家的江山没了。

但是想想周王朝八百年这么久不也照样折腾没了嘛。

虽然心塞,但是还能接受,可是族谱没了,子孙后代都不知道是谁的后人了,这就有些过分了。

作为祖先我可是很努力坐上了皇帝的位置,算是坐上了最高的位置,让咱们一家都成为了皇族,结果后代真的是一点也不争气。

刘秀心有戚戚然,感谢族谱,自己作为刘家人才能有这么大的号召力去争抢天下,不然自己何德何能!

刘备心中也是点点头,要不是自己是刘氏子孙,自己一个编草鞋出身的人,如何能有如此大的号召力。

自古讲究师出有名,三国诸如刘备实力的不在少数,可是刘备提出的光复汉室这个口号也是凝聚了不少人才。

师出有名,明正则言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康熙心里倒是觉得爱新觉罗家肯定不是天幕说的皇族断了。

毕竟爱新觉罗女真族最大的参靠是蒙元的黄金家族。

这么多年,他们也只是实力衰退,退出中原重新执掌草原罢了。

在康熙眼里爱新觉罗家可比蒙元强多了,只在脑中思索天幕暗指的会是谁呢?

是被胡亥和项羽杀的差不多的秦朝?还是晋朝被刘裕杀得司马家?

明朝逃掉的朱三公子算是清朝的心腹大患之一吧,这些年民间反清势力借着此人的名义可是干了不少捣乱的事情。

康熙特别希望天幕直接告诉自己明朝王室已经再无后人这样的好消息,心里有些可惜。

(我爷爷是兄弟两个,伯祖父这一支没有孩子断了,我爷爷这一辈就我一个男孩,我还不打算结婚,也等于断了。)

(我爷爷四个儿子,我爸四个兄弟,只有大伯家一个堂哥,堂哥结婚后只有一个女儿,不打算二胎,所以我们在族谱上也算断了。)

古人看到这里,也算是更深切的感受到了。

心里觉得不好受但是却也无法去阻止什么。

后世似乎对于这些都是很平常对待的,一点都不在乎也不怎么伤心难过的样子。

这种直白的例子则是对于之前天幕一直调侃的晚婚晚育甚至不婚不育最直白的表达。

代沟不是这样容易跨越的,比起后世人的不在意,如今这些虽然只是扰乱了一下思绪,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是不会被动摇的。

(一个家族断后了,可以从别的续上,比如从其他脉续过来。)

(一个家族绝后了,在整个历史上其实真的不是多大的事。)

(只不过少了一个家族,都是炎黄子孙,你锻炼不还有别家?)

(尘归尘土归土,方为大道。)

古人已经调整好了心态,打定主意还和从前一样家族开枝散叶的事情不能停。

看好族中的人,千万不要有什么和后世一样危险的想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