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带着两居穿七零:撩糙汉,生崽崽 > 第40章 简直不是人

第40章 简直不是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带着两居穿七零:撩糙汉,生崽崽!

李美玲一直在两个人身边听热闹,脸上的笑都快藏不住了。

她虽然看不惯江晚晚大小姐脾气,更看不惯乔温暖那种爱占别人小便宜的性子。

以前俩人好的能穿一条裤子,乔温暖怎么占江晚晚便宜,当事人乐意别人也只有羡慕的份,这会儿翻了脸,她也乐得看热闹。

捅了捅身边的人,“温暖,我还真是挺替你不值的,虽说你家里穷吧,但你能为了朋友下乡来,如今朋友背叛了你,杜知青好像也不待见你了,我要是你啊,都能气得一根绳歪脖子树上吊死,跟他们解释这么多有什么用?”

乔温暖勉强的挤出一丝笑容,“家明哥不是那样的人,他只是在生晚晚的气。”

“依我看啊,杜知青心里是有江晚晚的,也是,没了江晚晚,他可就没了少爷般的生活了,乡下日子这么苦,冯知青都能为了少干点儿活儿嫁个泥腿子,杜知青怎么可能舍得江晚晚,你这会儿说什么都没用,那是人家两个人之间的事,你搅和进去只能越搅和越乱,有这功夫,还是想想怎么多赚两个工分过好自己的日子吧。”

乔温暖暗暗磨牙,工分赚得再多能过什么样的日子,得到杜家明才会有好日子。

不过李美玲的话也提醒了她。

…………

江晚晚和陆骁一行人跟着小队长王大壮来到了他们负责的地块儿,该说的大队长都说过了,这活儿除了江晚晚,大伙也不是头一次干,到了地头儿放下自己的东西就准备进地。

江晚晚把头巾围好,手套戴好,这一看其他人也都是熟练工,除了男同志,大部分女同志都围了围巾。

上午只有掰玉米一个活儿,男女一起干,玉米掰下来先成堆的放到地上,几米一堆,等下午开始,就只有女人们掰玉米了,男人们要去砍那些掰过玉米的秸杆。

砍倒的玉米秸杆打成捆,不论是喂牲口还是分给社员们烧火都可以。

砍了玉米秸杆也方便进车拉玉米,掰下来的玉米是不能放在地里过夜的。

他们这个小队二十多口子人,从地头儿开始每个人顾及两行,齐头并进。

江晚晚挨着陆骁,也要顾及两行玉米,到底头一次干,很快就被别人落了很远。

四周一片静寂,偶尔只有风吹过玉米地的沙沙声,江晚晚突然有些害怕,她好像有会儿没看到人了,四周都是一人多高的玉米,要不是一行一行的,根本分不出方向。

太阳也升起来了,玉米秸秆的味道混合在湿热的空气中,让人更感觉压抑,心脏跳的也快了起来。

前边的玉米堆传来沙沙沙的动静,江晚晚狠狠的咽了口口水,壮着胆子掰了一个玉米砸了过去,一只田鼠窜了出来,吓得她差点儿尖叫出声。

看了看四周,田里除了有田鼠还会有什么?会有蛇吧?她最怕蛇了。

正想着要不要先去找陆骁,就听到前边有了动静,她小心的叫了一声,“陆骁?”

“是我,”随着话音,男人的身影也渐渐出现在眼前,一边往她这边走一边掰着玉米,兼顾着四行。

江晚晚长长的呼出一口气,也不干活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手酸酸的,摘了手套揉着手指。

这活她两辈子头一次干,看着简单,也真累人。

“累了?”

男人的声音从头顶响起,江晚晚抬起手让他看,“手酸。”

这才发现男人没戴她给的手套,“你手套呢?”

陆骁一把握住了她的小手,粗粝的指腹轻轻摩挲她的手背,“我不需要那个,留着你用。”

他还是头一次这么主动握她,江晚晚看了一眼四周暗笑,这个男人,这是周围没人,又在玉米地里,所以胆子都大起来了?

他的手很大也很粗糙,干活后的指腹更显粗粝,翻过来仔细看,手心里全是茧子,那是一双饱经风霜的大手,可以看出主人吃过的苦。

“什么不用,都是肉长的,也会划伤的好吗?”她看到他食指快到虎口处已经被划出了小口子,“疼不疼?”

“不疼,”陆骁把她从地上拉起来,让她坐在玉米堆上,“地上凉,你在这儿等我一会儿,我把那两行掰了,咱们一起往前走。”

他刚才过来只掰了江晚晚这两行和旁边两行,还差他那两行呢。

江晚晚从包里拿出一块大白兔奶糖,剥了糖纸塞他嘴里,“那你快点儿,我一个人待着害怕。”

她满是依恋的目光,陆骁心里比嘴里还甜,抬手压了压她的发顶,“嗯。”

以前常听他们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他觉得有她在,就算她不干,也丝毫不觉得累。

不过他还是想错了,只想着快点儿掰到头好回来接接她,却忘了把她一个人落在后边她会害怕的。

一想到她那小眼神,陆骁心口就热呼呼的,手下的动作更快了。

大部分人才往回掰就看到陆骁又钻回来了,那速度,简直不是人。

不远处的李翠芬看着男人手臂上的肌肉随着他的动作一鼓一鼓的,健美的腰腿每一步都充满了力量,眼睛都快直了。

冲她旁边的张秀兰哎了一声,“看你小叔子这力气卖的,这一会儿都跑了几趟了?他媳妇儿连个影都没见着,不会把活儿都留给你小叔子干了吧?”

张秀兰扫了那边一眼,手上的动作没停,两个孩子跟在她身后,虽说孩子一人只需要掰一行,可春树才8岁,手慢还贪玩儿,她得时不时的串行接一下孩子。

丈夫离她们倒是也不远,根本指望不上,不用她去帮忙就阿弥陀佛了。

“谁让人家是城里来的,吃要最好的,活儿要最轻省的,咱们可比不了。”

——————————————————————————————————

【关于口粮问题】

不管是现在看年代文的描述,还是小时候的经历,作者一直有一个疑惑,为什么描述苦日子都会说到玉米面。

像作者所在的地区,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和玉米,冬小麦大约6月份收,小麦收割后种玉米大概10月份收,玉米收割后再播种冬小麦。

直到写这部书的时候,作者才带着这个问题去问了一些长辈,为什么同样的土地种两季作物,我们要吃玉米面,白面很稀少。

答案是当时的农作物产量和现在的完全不一样,虽然解放初期,小麦就开始实施密集种植,但是当初的优良品种很少,小麦的亩产量只能达到200~300斤,而玉米的亩产量就多了,七八百斤,甚至上千斤,当然了,现在的玉米产量更高。

所以我们能有现在的温饱日子,能够想吃白面吃白面,想吃大米吃大米,一定要感谢农业科学家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