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带着两居穿七零:撩糙汉,生崽崽 > 第42章 和她人一样甜

第42章 和她人一样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带着两居穿七零:撩糙汉,生崽崽!

冯慧宁说完这话,冲江晚晚挑了挑眉。

周围的人也看向了张秀兰,好像等着看她敢不敢说分家的事。

张秀兰没想到冯慧宁会管这个闲事,村子里谁不知道王家娶这个知青媳妇儿高傲的不行,平时走路都快鼻孔朝天了,自己家的事都懒得管,哪里会管别人家的闲事。

一时间堵的哑口无言,愤愤的看着她,也知道冯慧宁说这话可不是说着玩的。

当初她嫁给王大壮第二年就怂恿的王家分家了,可王家兄弟不怕啊,王大海是村子里的治保主任,王大壮也是小队长,这家不管怎么分,王家兄弟都不会吃亏,甚至王大海这个当大哥的好处更多,毕竟知青媳妇长得好看,活儿是真干不了多少。

他们家能一样吗?虽说他们大房四个赚工分的,她那俩小子,吃起来简直要人命,老爷们儿也是个懒的,小叔子不吃好的活干的最多,一个人真能顶俩人……

一张脸拉的老长,“这是我们陆家的事,冯知青是不是管太宽了?我们家可没那挑事精,天天嚷着分家。”

王大壮人如其名,一米八的个子站在了冯慧宁身前直视张秀兰,“秀兰嫂子这话不对了,怎么分家就成了挑事了?我觉得分家挺好,我们人人都能当家做主,有了决策权,还有了劳动成果直接收益的权利,也就激发了人们劳动的积极性,就像个人养的鸡都爱下蛋,秀兰嫂子你说是不是?”

这话张秀兰还真不敢接,王大壮仗着自己是小队长,大哥是村里治保主任,什么话都敢说。

这翻话放在前两年那就得拉出去挨批斗,陆家这么个成分,她都被斗怕了,可要说不对,也说不上来哪儿不对,平心而论,如果不是她家这么个情况,她也愿意当家做主。

江晚晚对王大壮这番话刮目相看,这不就是再过几年分田单干政策的主旨吗?王大壮这会儿就能看明白这点,在这个年代就很不简单了。

见冯慧宁一双眼睛亮晶晶的看着自家男人说这番话,江晚晚对着她比了个大拇指。

王大壮能有这个觉悟和冯慧宁应该分不开的。

果然,冯慧宁也冲她笑了笑。

陆骁过来的时候气氛有些怪异,他刚才去拿他们的东西,被王铁柱拉着说了几句话,回来就看到大伙都看他,大嫂还瞪了他一眼。

将装着饭盒的包放在了江晚晚面前,挑眉问她,“怎么了,大嫂又找你麻烦了?”

江晚晚先把水壶拧开盖递给他,“你觉得大嫂能找了我的麻烦?放心吧,没人能欺负我。”

陆骁又把水壶推了回来,“你先喝。”

江晚晚也不客气了,喝了几口水,喝饱后又递给他,“你也喝点儿,上午出了那么多汗。”

水壶里是江晚晚灌的热水,这会儿不热了,温乎乎的正好喝,陆骁是喝习惯凉水的,刚才拿东西的时候,远处在浇白菜,他过去喝了几口井水。

这会儿看着小女人喝水过后水润的红唇,手快过大脑,接过了水壶,就在她红唇刚接触过的地方,喝了几小口。

好像是甜的,和她人一样甜,陆骁脸有点儿热。

“甜不甜?”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陆骁下意识点了点头,“甜。”

“我放了白糖,你再多喝点儿。”

陆骁:“……”

饭已经被陆骁热过了,到手上热乎乎的。

早晨出门的时候她还在想要不要把饭放两居室里,两居室有保鲜功能,外边的东西怎么放进去,拿出来就是什么样,又担心陆骁追问,最后还是决定背在身上,结果陆骁竟然想办法把饭热了。

江晚晚发现,只要在外边,几乎所有的事情都不用她操心,陆骁看着人高马大的一个大男人,心思还挺细腻的,可以说糙汉一点儿都不糙。

周围的人都在抓紧吃饭,江晚晚也不会扭捏,递给陆骁一个馒头,打开饭盒一起。

只是她的饭盒打开,还是引来一些人的侧目。

“怎么这么香,谁家的饭啊?”

“好像是肉味儿,我都好久没闻过这么香的肉味了,不会是红烧肉吧?”

“你吃过红烧肉吗就能闻出来红烧肉味儿?想吃肉想疯了吧?”

“怎么没闻过,之前在国营饭店门口过,我就闻到这种香味了,里边的人就是在吃红烧肉。”

……

陆春树看是小叔叔那在吃肉,忍不住跟张秀兰喊,“娘,我也想吃肉。”

像他这么大的孩子多数都不会来地里干农活,这会儿在场的人里就他小,肉这么香,他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张秀兰刚才被下了脸面,明明板着脸,一点都不高兴,男人过来连问都没问一句,直接闷头吃饭。

就看他往嘴里扒着菜的速度,总共带那么点菜都快全被他一个人吃了。

再听小儿子这话,更是一肚子的气,“吃什么吃,也不看看你有没有吃红烧肉的命。”

旁边一个嫂子凑了过来,看了一眼他们的饼子,“秀兰我记得你们还没分家呢吧?怎么没分家就吃两样饭啊?你婆婆这是分开给你们做的?”

张秀兰一想这事手里的饼子都不想吃了,“哪里用分开做?人家早就单出去开小灶了,要不是今天秋收在地里吃饭,人家吃什么我们哪儿看得见,味儿都不让你闻到。”

“那可不应该,一笔写不出两个陆字来,更何况没分家呢,你婆婆怎么也不管管?”那人咬了一口饼子,吃的津津有味,好像听到别人家的八卦,手里的饼子都能吃出肉味儿来。

“管?我婆婆还给人家送白面呢,只怕人家吃的不够好,谁让人家命好呢,”她的这句话声音不小,陆骁抬起头皱眉看了过来。

江晚晚刚想说什么,冯慧宁又开了口,“人家是命好,就算下乡家里也会贴补钱贴补票的,当初在知青点供好几个人吃好的都不成问题,如今嫁给陆骁,只是两个人吃个二合面馒头红烧肉,有什么吃不起的?”

她这一说众人的脸色也微妙起来。

————————————————————————————

【说说大锅饭】

有读者提到,为什么没有大锅饭,有的年代文会有大锅饭,有的就没有,这个就得分具体年代了。

大锅饭可以指两种概念,一是指公共食堂的集体生活,二是每日“人民公社”制度。

前者是1958年到1961年,后者是大概到1985年结束。

咱们经常提到的吃大锅饭当然是前者了,村子成立集体食堂,有专门的人负责全村人的吃喝,给大家伙做饭,到了吃饭的点儿,人们拿着晚去食堂排队领吃的,因为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所以很少有年代文里提到大锅饭。

后者,1958年7月,人民公社诞生,也就是前边作者给大家科普过的,七几年是没有村子的说法,那会儿是公社制度,都是公社和大队,直到1982年制定的宪法规定,农村建立乡政府和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基层政权机构和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分开设立。至此,以政社合一和集体统一经营为特征的人民公社遂告解体。1984年底,全国农村完成了由公社社到乡的转变。

所以有这说法以大锅饭时代的结束来代称人民公社制度的结束,这个大锅饭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大锅饭了。

说的是不是有点儿啰嗦了?有补充和没明白的欢迎留言,大家讨论。

么么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