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清穿:狐媚子的独宠日常 > 第23章 因祸得福?

第23章 因祸得福?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清穿:狐媚子的独宠日常!

乾清宫外,一身朝服,身材挺拔的四爷随着大臣出了正阳门。

门口,苏培盛一行太监牵着宝驹正等着。

待见了四爷,忙正了正衣帽,快步迎了上去请安:“主子爷,方才永和宫王姑姑过来了,说是德妃娘娘请您过去一趟。”

四爷沉默片刻,将马鞭扔给小太监,抬脚去了永和宫。

还没到宫门口,两边值守的宫女远远看见了四爷带过了来,几人对视一眼,有一宫女脚步匆匆的进了殿,剩下的脸上带笑迎接。

永和宫正殿,殿内布局古朴,陈设典雅,一碟一瓶摆放考究,看着既显得简素不繁杂,又别具雅致。

一身玄色妃子旗装的德妃坐在主位,面容秀美端庄,气质贤淑温和。

一头乌黑的长发梳着两把旗头,鬓发拢的油光水净,洁白高阔的额头一丝乱发也无。

不与宫里其他妃子一样满头朱翠,德妃的头上很是素净,只略略点了一根玉簪,几样必要的首饰。

此时,一双与四爷如出一辙的漆黑眼眸,望着面前神色清冷,淡漠疏离的四爷有些出神。

她们母子,本可以亲密无间的。

是什么时候她们之间如此陌生呢?

大约是,八岁那年吧。

心里轻叹,端起面前的茶盏,揭开抿了一口,这才缓声开口:“胤禛,额娘叫你来是想着再过不久就是你的生辰,你是如何想的?给额娘说说?”

四爷眼睑微垂,恭敬又极为冷淡的声线徐徐从薄唇吐出:“额娘,胤禛没有什么想法,无非是同往年一样请兄弟们聚聚罢了。”

德妃看了看四周空旷的大殿,眼神有些复杂的缓缓点头:“也好,只是…”

顿了顿,

语气温和道:“你如今也不小了,可府里子嗣也不丰,可是府里没有合心意的?如今宫里还有些秀女,额娘再给你挑几个好的?”

四爷闻言,双眉习惯性的微蹙。朝着上首的德妃拱了拱手,恭敬道:“多谢额娘,不用了,胤禛府里已经够了。”

“那就好。”漠然的语气,德妃听的有些酸涩。

“户部还有许多政事,若额娘无事了,胤禛便告退了。”四爷起身,行了一礼。

德妃勉强一笑:“自然是政事最要紧。”

瞧着四爷背影渐渐远去后,德妃再也保持不了淡然的表情,有些伤心道:“你瞧,这么多年了,他心里还怪我,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

当初她是什么身份?不过是孝懿仁皇后身边的贴身婢女。

即便后来生下四阿哥胤禛,也不过是小小贵人。

而孝懿仁皇后当初不仅身为贵妃,得皇帝盛宠。

家族更是煊赫无比,威名赫赫,被朝野内外称为“佟半朝”。

那样明珠般耀眼的佟贵妃点名要胤禛,她能怎么办?

即便再不舍,也只能拱手相让。

“主子,您别担忧,这四爷与您始终是血浓于水的母子,这母子之间那里就会真的有隔阂了?现如今四爷年纪不大。等以后自会明白您的苦心。”王姑姑轻声劝慰。

德妃摇头:“你不懂,胤禛的性子我明白。认定的九头牛都拉不回来,他已经认定了是本宫的错处,再怎么解释都是无用的。可却想不到我当初的难处与这么多年的煎熬。”

王姑姑不再开口,行至身后替德妃轻轻的捏着双肩。

心里不由暗暗叹息:自家主子与四爷之间的隔阂,这么多年来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两人的性子又都是一条路走到头的,孰是孰非早已不重要了。

这以后,怕是难了,只希望随着时间过去,这条沟壑能填平吧。

一天眨眼过去,随着夕阳落山,夜幕降临,最后一缕霞光也暗了下去。

四爷踏着暮色回府时,天色已经全黑了下来。

进了书房,洗漱完,从里间脱下朝服,换了一身宽松的衣服坐下。

端起桌上刚刚奉上的清茶喝了一小口,眉眼多了几分舒缓。

瞧着四爷这会子心情还不错,苏培盛就让人上了晚膳。

拿起筷子捡着菜肴,心里就想起了昨儿和姜晚晚还没用完的晚饭,味同嚼蜡的咀嚼片刻,将李福全叫过来,问起了府里白日里的情况。

李福全跪在地上,事无巨细的低声禀报了大小事,末了又道:“李侧福晋被福晋罚了抄写经书,缘由是因为…”

他面色有些顿住。

四爷掀眉看了他一眼:“说!”

李福全低下头,断断续续道:“侧福晋…将…姜格格比做南边的…瘦马。”

说完将头紧紧贴在地面,不敢抬起来。

四爷闻言,手里拿着筷子下意识用力一捏,眉峰深深拢起,几近要拧在一处。

一旁苏培盛吃了一惊。

心说这侧福晋怎么回事?这话是她能说的吗?

那姜格格虽然长的…有些不庄重,但别人可是正经好人家的嫡女,还是大选出身的格格,这也能污蔑?

这是觉着这些日子惹得事还不够多呢?

四爷冷眸轻轻开阖,少卿,平静道:“将库房那支血玉孔雀步摇,并莲花耳坠拿过来。”

苏培盛又是一惊。

那步摇与耳坠他知道,那是用极品的血玉打造的,通体如血一般的红。

是四爷库房里为数不多价值连城的珍宝之一。

李侧福晋当初知道后要了许多次都未曾让四爷松口。

如今拿出来…

嘶…

这姜格格…

难不成因祸得福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