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从村里走出去的人们 > 第52章 屋里只剩下两个人

第52章 屋里只剩下两个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从村里走出去的人们!

西寨高中位于西寨乡政府东十里地,属于县教育局直属普通中学,它像后来的“城中村”一样,被几个村庄包围着。

四周肥沃的黄土地年复一年的播种着小麦玉米,间或有一些杂粮种植,淹没在玉米地的青纱帐里。

乔玉儿在西寨高中度过了三年的学习生活,这里距离东方粮库的家属院有40多里地,她只能在学校吃住,每个月回一趟家。

三年里她得过几次重感冒,去学校的医务室买药输液时,乔玉儿认识了面容慈祥的胖胖的宋大夫,两个人渐渐熟识起来。

宋大夫只有一个儿子赵永年,前年在县城一中毕业,考上了京城的政法大学。

膝下没有闺女,她挺喜欢眉清目秀的乔玉儿,一心想把她认作干闺女,只是没遇到合适的机会说出这话。

她生病时,宋大夫从家里给她做好了病号饭,像亲妈一样对她悉心照料,乔玉儿也是万分的感激。

一晃时间过去了三年,乔玉儿在这里读完了高中,这时的她已经年满十九岁。

这三年的学习,乔玉儿已经使出了吃奶的劲儿——虽然她不记得吃奶到底要使出多大的劲儿。

成绩中等的她还是没有考上大学,心情虽然沮丧,却也是意料之中。

她收拾了被褥,捆扎到自行车的后座上,猛然想起,需要跟宋大夫告别一下,感谢她这几年对自己的关照。

“你回家种地去,太可惜了”,宋大夫拉着她的手,像亲妈看着自己的闺女。

“不回家,怎么办呢?”乔玉儿看着慈祥的胖胖的宋大夫,无可奈何的叹着气。

“你等等啊,我上个月跟戴校长说了,学校医务室缺一个帮手,他答应我了,让我自己去物色。我正琢磨着用谁呢,你既然没考上,回家务农,还不如跟着我干呢。”

“我能干好吗?”刚刚经过高考失利的乔玉儿,对自己快没有信心了。

“你这么聪明,肯定能干好的。我好好教你,学习护士干的活儿,将来也是个本事”,宋大夫是真的想留住她。

能留在学校,跟着宋大夫学习医护知识,要比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干农活儿强上百倍。

乔玉儿的心情瞬间阴转晴,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回家跟父母一商量,聂书彬和乔桂海都表示同意。自家闺女还小,总不能让她回村干农活儿啊?这样有个事儿先干着,也挺好。

就这样暑假过后,乔玉儿在学生们开学之前,又返回了西寨中学。

这次她穿上了白大褂,跟着宋大夫在医务室忙里忙外,晚上就睡在里屋的输液床上。

宋大夫很对得起她,硬是让戴校长同意了,学校每月给她开工资一百二十元,这已经接近当时新入职教师的工资了。

宋大夫一家住在学校新盖的家属院里,儿子上了大学,家里老赵又在50里地外的城南兴盛酒厂上班,要搭车走上七八里路才能到公交车站,每月最多回家两次。

大院里共有七家。据当初设计房子的说,院里本来可以盖八家,除了把边儿第一家的校长家里是三间平房三间道房,其余各家都是两间正房两间道房的设计。

两间卧室各走各的门儿,有门的一间道房是厨房,没门的那间道房既是过道儿。

赵永年的爸爸老赵回家的时候,总是隔三差五的给校长捎回来两瓶叫做净流儿的白酒。

他说这酒是直接从蒸炉里流出来,还没有兑水,也没贴出厂标签。每每老赵都是用报纸包着酒瓶子揣在怀里,趁着夜色送到校长两口子居住的宿舍。

52岁的戴校长很喜欢这一口儿,泡上枸杞子蛤蚧鹿茸人参,晚上回家抿上二两,美美的砸着嘴,过着神仙一样的日子。

所以分房的时候,校医宋大夫,愣是按中层领导待遇,各项积分排在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德育主任等等各位主任的前面,分到了紧挨着李副校长的第三家。

不单单是经常送酒,笑盈盈的宋大夫做的也挺好。

她经常性的到戴校长家里串门聊天儿,对校长老伴儿王老太太嘘寒问暖,顺便给她带来医务室里治疗关节炎的各种新药。

王老太太问钱时,笑容可掬的宋大夫不是回答“下次再说”,就是“戴校长已经给过了”。

晚上钻进热被窝里,王老太太欠起身问戴校长:“今天宋大夫拿来的药,你给了人家多少钱?”

家里刚刚换了彩电,戴校长磕着瓜子,不错眼珠的盯着美女主持人修长的大腿,很难挪开眼光。

被问到第三遍的时候,他有点儿烦了,动了动嘴唇拉长了音儿:“你真会问,我又不是卖药的,我哪儿知道啊!”

看他眼光还是一动未动,气的王老太太拉过被子翻身就睡,嘴里嘟囔出了两个字“德行!”

快到放寒假之前,一场寒流袭击了临曲县,学生们三三两两的感冒发烧,医务室里的两个人忙的脚不沾地。

眼看着这场感冒就要过去,宋大夫还没松口气儿,乔玉儿也被染上了,发烧过了39.5度。

她还想挣扎着起来干活儿,被宋大夫生生按在了病床上,给她挂上了点滴。

下午刚上第一节课的时候,医务室的门“蓬”的被推开了,一个高挑帅气的大男孩儿随风冲进。

“妈,我回来了”,大男孩儿话出口,才扭头看到侧面病床上半躺半坐输着液的美女乔玉儿。

“我大儿子回来了”,宋大夫半年没看到儿子赵永年,高兴的两眼眯成一条缝儿:

“不是说还有几天才放假吗?怎么提前回来了?”

“我想家了,考完试就回来了,成绩没问题,就不等了”,赵永年这时候又扭脸看向乔玉儿,问了句,“学生?感冒了?”

“看我高兴的,忘了给你们介绍了。这是我的助手乔玉儿,这是我儿子赵永年,在京城的政法大学上学”,宋大夫连忙给他俩介绍着。

两个年青人就这样认识了,赵永年看着乔玉儿略显苍白的脸色说:“你这感冒不轻啊,需要吃点儿好的补一补。”

“这两天已经够麻烦宋大夫了,照顾生病的学生,还要照顾我”,乔玉儿满怀歉意的小声儿说着。

“看你这孩子,咱娘儿俩不是投缘吗?要不也不会留下你”,听儿子说给乔玉儿吃点饭好的,宋大夫一拍大腿站了起来说:

“家里灶上还炖着老母鸡呢,我差点忘了,永年你在这里盯一会儿,我赶紧回去看看”,说着话拉开门走了出去。

医务室里,剩下赵永年,和正在输液的乔玉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