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从村里走出去的人们 > 第71章 约会女班主任

第71章 约会女班主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从村里走出去的人们!

马金东心中便是一愣,上午才和聂占元透露这个想法,晚上就有人登门了。便笑道:“我们乡里刚刚有个想法,很不成熟,还请领导多多指点啊”。

“领导也不是万事通,专业的问题就要交给专业的人才来办理”,袁德鹏笑着嗔怪他,又指向蒙雨强说,“他大学学的就是装饰装潢,比我可专业多了”。

他便看向蒙雨强,蒙雨强抿抿嘴,微笑着点点头。

对蒙自强,他是了解一些的。这人是县委书记聂占元的座上客,承揽了县里县外众多的工程。君雨公司的水有点深,自己得罪不起,怎么又和袁德鹏搅合到了一块儿?

喝着茶,他猛然想起,坊间传说的聂占元要高升到市里的小道消息。

按顺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聂占元挪开位置,县长袁德鹏应该接任县委书记。难怪蒙自强兄弟俩与他坐到了一起,看来自己走的慢了一步。

想到此,一切清晰明朗。马金东笑着对袁德鹏说:“有领导掌舵,有蒙兄弟把关,我们乡里这活儿就好办了”。

袁德鹏笑道:“他们哥儿俩是商人,更是亲人。茶因水而上浮,水因茶而清香。我们政商之间,也要形成茶与水的关系。互相帮衬,逐步上升”。

几个人聊着城内趣事。这时龙小倩推门而入,笑道:“天色晚了,我让厨房给领导们准备些夜宵吧?”

蒙自强站起来说:“我们明天要出趟远门,就不打扰了”,说着看向马金东。

马金东连忙道:“我也累了一天,刚才在家里沙发上就睡着了,赶紧回去补那后半截觉”。

龙小倩笑道:“那就不强留各位领导了”,便把一张红色卡片塞进马金东手里,“这是我们茶楼的贵宾卡。马哥以后要常来常往,关注小店生意啊”。

马金东尚不知水的深浅,便看向袁德鹏。

袁德鹏向下按按手掌,笑着说:“收下收下,这不是钱,是情义”,马金东便收下贵宾卡放进手包里。

有商人在,自然不用官员结账。几个人往外走,龙小倩送出后院小门便止住步。

蒙自强握着马金东的手,笑道:“以后还请马哥多多关照”,一张卡借机塞给马金东。

马金东环顾四周的夜色,略一迟疑,口里说着“以后以后”,向外推着那张卡。

看他俩这样有点僵持,蒙雨强凑上前笑着说:“马哥不给我哥面子,也不给袁书记面子吗?”

他嘴里已经说出了“袁书记”,马金东吓得心里一紧,便不再推辞。

第二天蒙自强又约了县建委的主任房刚和招投标中心的林影。

房刚倒是没说什么。

电话里林影似嗔似怪的说了一句,“是不是只有招投标时,你才想起我呀?”

蒙自强对着电话“啵”了一声,笑道:“我时时刻刻都想着你呢”。

开车的蒙雨强看着后排的哥哥笑着说:“别让七嫂知道这事儿啊”。

蒙自强皱眉嗔骂道,“小孩子别瞎说”。

在县领导的亲切关怀下,城关乡政府大楼的装修工程进展顺利。期间马金东又被蒙家兄弟约出来,到福源酒楼喝了几次茶。

话里话外的,他听明白了。这开茶楼的龙小倩,是县长袁德鹏的远房表妹。

想起他俩的眉来眼去,和官场上的那些“干女儿”“表妹”,马金东暗笑,他俩要是干净,哼!

班主任李小雪说,找个僻静地方说话吧,马金东便把她约到了福道茶楼。

说的是随后就到,有求于人比先到场。计算着时间,马金东赶紧让司机把他送到茶楼后院停车场。

刚关上车门,旁边的威驰车里,李小雪钻了出来。

李小雪皮肤不是很白,却眉眼端正。上身无袖V领深棕色小衫,下穿米色九分阔腿长裤,光脚蹬着深蓝色高跟鞋,显得高雅美丽。

也是暑假后,她才刚刚接手高二五班班主任,并负责英语课教学。

开过两次家长会了,互相也便有个小印象。说笑着往里走,领班给他们开了标牌“月上”的茶室。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李小雪轻声低吟。

“我就愿意跟文化人打交道,感觉自己都在上档次”,马金东笑着说,“刚才那句诗,用英语怎么说啊?”

“the moon rose to the top of the willow tree,and my love and I met after twilight.”,李小雪轻启朱唇,翻译的很直白清晰。

“my love and I”,马金东笑笑伸出了大拇指。

茶水点心备齐,马金东轻轻挥手,高挽发髻白衣白裤的茶艺师悄然退下,房门轻轻关上。

“马书记笑话我了”,李小雪喝了一口茶,环顾四周,“还是书记您会享受啊。‘一方茶席一知己,半梦清趣半幽居。我们吃粉笔面儿的,到了这儿就是到了大观园”。

“那我们也做个知己吧,享受这情趣幽居。”马金东也笑道,“清茶慰岁月,静坐听时光”。

说完闲言碎语,转到正题上。李小雪从随身挎包里,掏出一张最近的模拟考试成绩表,放到前面的茶几上。马金东便和她坐到了一起。

李小雪身子前倾,那一对傲人的部位便一览无余,一缕淡淡的香水气味幽幽袭来。

她纤细的手指,寻找到马勇的名字,小声述说着马勇每科成绩的优劣。两个人的身体靠得很近,似乎感受到了对方的体温。

“外语和数学,还需要一对一的补习班”,李小雪小声说着。一转头,小嘴几乎贴上了他的耳朵。

马金东知道这补习班的费用,每天每小时200元。老师们收上十几个学生,两三个月就能买辆车,一年下来就是一套三室一厅。

老百姓怨声载道,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都是为了孩子,这个他还能承受。

见他没有回答,李小雪把手放到他的大腿上,轻轻摇动着,娇声说道:“你听到了吗?”

此时刚进门时的“您”已经变成了“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