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一重山水 > 第111章 情不知所起(六)

第111章 情不知所起(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一重山水!

遇刺的那一天,金容一身是血,游魂一样回到宫里,她一路沉默,脸绷得死紧,丫鬟小心翼翼的帮她擦血,被她推到了一边。

到了锦绣宫,她把怀里安然无恙的册子交到庆王妃手上,这才如同满弓放箭,瘫软在地,晕了过去。

醒过来的时候,窗外已经黑透,竟是个无星无月的夜晚。

想起寺庙里发生的一切,她浑身冰凉,无念……她无声的念着这两个字,泪流满面。

封司予推门进来,看到她醒了,急忙奔过来,情难自禁的抓住她的手,眼眶一下就红了。

丫鬟们知趣的退下,留下两人独处。

“……你晕过去后,不让人靠近,只好草草将你抱到床上,你怎么样?若是害怕……”

“殿下。”金容缓缓的下床,站在封司予面前,跪了下来,“殿下,我有一件事情,想要告诉你。”

“你这是做什么?”

封司予紧张的将她扶起来,她看着眼前这个人,看到他泛红的眼眶,还有诚挚无比的关切和爱意,心里突然钝痛,她起身,看着身上的血衣,想起无念的话,轻轻笑起来。

“殿下,十几年前,有一对母女因水患流离失所,无处可去,投奔沈府。沈竹和夫人心善,不仅收留了她们,还对她们照顾有加,让那个小女孩陪在沈府千金沈见清身边,一起长大,沈见清有的衣服、首饰、点心,从不曾少了那个女孩儿一份。沈府出事那一晚,沈夫人冲进女儿的房间,将两个孩子拖下了床,有那么一瞬,沈夫人看着那个小女孩,目光和平时截然不同,但只是那一瞬,她便抓着两个孩子,让管家和乳娘,带她们逃离了沈府。”

封司予微微蹙眉,像是不明白她在说什么,金容叹口气,眼泪滚滚而下,“很久以后,小女孩反应过来,那天晚上,沈夫人曾想过,让那个小女孩代替自己的女儿上刑场,但是她那样心善,对那个孩子视若己出,没有那么做。”

“言犀……”

“我不是言犀。”

金容摇摇头,看着惊愕的封司予,流着眼泪笑了笑,将身上染了血,依然精致华丽的长衫脱下来,扔在地上,将头上的首饰、耳环、戒指、手镯一件件拿下来,扔在地上。

“我不是言犀,不是沈府千金沈见清,我是那个小女孩,被沈府养大,被沈夫人视为义女、被沈见清视若姐妹,最后,却无耻的顶替她身份的人。”

没有头饰的固定,金容的头发披散下来,她看着满地的珠翠,脱下外衫下的锦衣,只留下依旧雪白的亵衣,没有任何装饰,没有任何点缀,素净得仿佛透明。

“我叫金容,先父曾任黔州陵县县令,后被罢官,死于瘟疫,母亲带我投奔沈府,5年前,因为言犀给我的锦囊,在皇寺被错当成沈府千金……我叫金容……”

她的眼泪仿佛流不尽,抽泣着说不下去,却在这一刻,无比轻松,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如同一个溺水的人浮出水面,从未觉得空气如此令人舒畅。

封司予静静的站在房间里,目光深沉,如思如索,她的心慢慢痛起来,轻轻说道:“殿下的未婚妻,当是真正的沈府千金,那个人就是花明,殿下若是想找她……”

她还没说完,封司予突然动了,他上前一步,将金容紧紧抱进怀里,感觉到她在颤抖,便心疼的叹了口气。

“你在说什么,”他轻轻笑起来,“这5年我们朝夕相处,我看的人是你,喜欢的人也是你,和你叫什么名字,是什么人,又有什么关系?”

“可是你的婚约……”

“婚约是我母妃所定,皇寺之前,我不过见了表妹一面,话也没有说,长相都未记住,便是毁约,她要什么我都补给她,但我只会有你一个妻子,谁也不换。”

这番话像最温柔的拳头,打在金容的心上,她流着眼泪哭起来,哭了很久很久,又昏沉沉的睡了过去。

封司予将她小心翼翼的抱到床上,擦去她的眼泪,又细细的看了她许久,这才轻轻离开。

关上门,他见四下无人,走出两步,轻轻叫了一声:“花明。”

言犀便从屋檐上跃下来,猫一样无声的落在他面前。

封司予看她一眼,像是终于知道为何在屏山见到,会觉得她那么熟悉,忍不住轻轻一笑,拱手说道,“姑娘之前让我带话,‘你永远是我的小姐’,这句话,我想就不用转达了。”

言犀点点头,她已经听到了刚才的一切,此时眼中泪光闪烁,转身要走,封司予又喊了一声“见清表妹”,她便回过头去,看到封司予从袖子里拿出那个香囊,笑着递过来。

“这个,她也不需要了,当年母妃送给你,你若不嫌弃,就留着吧。”

言犀接过那个香囊,心里翻涌,想对封司予笑一笑,说你要好好对她,但她又有些说不出来。

“这件事,不用告诉庆姨母。”

“放心。”封司予定定的看着她,突然有些犹豫的问道:“你是不是在查当年的案子……”

言犀摇摇头,“你放心,我已经知道了谁是始作俑者,等董皇后生完孩子,董世忠打完仗,我自会去了结他们……”

“你误会了,”封司予打断她,叹口气,深深作揖:“始作俑者的确是这两人,但当年……沈府之事,该说对不起的是我们……表妹救我两次,如果可以,司予不愿他们再脏了表妹的手,也不希望表妹再陷入危险之中。”

言犀静静的站着,片刻之后,她点点头,身影一闪朝宫外而去,封司予望着她转瞬消失的身影,突然发现,有几颗星子出现在夜空之中。

他低下头,脸上浮现出温柔的笑意。

两日后,皇贵妃连同十三皇子摆驾皇寺,“受佛祖庇佑的天女”传言传开时,董氏买凶杀人的猜测再次被提起,只可惜当天的刺客一个当场死亡,一个不及审判便畏罪自杀,种种猜测落不到实处,很快就被别的谈资取代。

彼时,言犀和风天齐正一家一家的品鉴烧鸡,听到那些眉飞色舞的议论,一个无聊的翻了翻白眼,一个无聊的撇了撇嘴,只有黑豆兴致勃勃的“汪”了一声,咬着烧鸡叫了句好。

又几天之后,秋风起。

十三皇子在“猎夏”所受的伤终于痊愈,庆王妃召见陆重行,因香囊遗失而欲言又止,陆重行却一反此前所求,淡淡的表示什么也不需要,行礼告辞。

此时,北境战事硝烟弥漫。同一时间,“雨夜杀人案”从各地传开——连续14个雨夜,庆国14州皆有官员遇刺,一处致命伤,身体里的血尽数流尽,死状凄惨。民众惶惶,怕是国运将尽,妖孽横出。

但新消息叠出,原来死者皆是贪官污吏,实乃大快人心。

连带现场那句“无生门下无生门”,引发无数遐想,不知是谁翻出一个古早的传说,有关当年开国之君和一个神秘门派,一时之间议论纷纷,尘嚣比战事更甚。

大理寺卿将“雨夜杀人案”的案例一一摊开,每看一份,便在一旁的名单上划去一个名字,末了,冷冷哼了一声,“董氏的气数看来也差不多了。”

当天夜里,同一份名单摆在封司鸣面前,其中14个已经不在人间,他心情极好的点点头,冲一旁肃杀的刺客扬起笑意,“杀个人还得看气氛,倒不知道初初你如此浪漫。”

初初懒得搭理他,像一个木偶站在阴影里。

封司鸣目光一转,念出一个名字,挑眉轻笑,“既然回了雍都,去吓吓他如何?”

初初冷哼一声,转身走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