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五剑首刘备 > 第21章 误解的正确判断

第21章 误解的正确判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五剑首刘备!

“是那个白马的少年?!”

袁绍站在那里,恍然的想到。白马上的少年和批捕文书上的贼首逐渐的重合了起来,最后彻底的融为了一体。

那双耳朵和胳膊实在是太像太生动,实在难以想象出还会有另一个人的存在。

相貌反而并不是问题或者是关键,袁绍家的侍卫很多就精通易容术,也难免做着一些别人不能知道的事情。

袁绍对此自然也是知道一些的,一想昨天的那个白马少年,袁绍就瞬间和画像中的贼首联系了起来,相当的自然且合理。

甚至是丝滑。

只是可惜,袁绍思考的方向直接就错了,越想也就越错的离谱,逐渐偏离了事实的本身,变成了某人设想中画面。

甚至,可能远超设想。

在袁绍的认知中,刘备从一个少年变成了一个凶悍的成年人,直接长大了起码十岁。

毕竟,一个十五的少年翻入了刺史府中,成功的刺杀了一名书吏,还翩然的远遁逃离,这种经历有些过于离奇和彪悍了。

还是二十多岁的悍匪更合理一些。

袁绍站在那里不禁的点了点头,感觉发现了事情的全貌。

这其实也是常人所难免的,很难仅仅从一个文书中发现其中的漏洞和问题。

袁绍略微激动的坐了下来,又不禁的冒出了一阵冷汗。

袁绍昨天还想见一见这个少年,看是不是难得的人才,但此时袁绍却有些后怕了起来。

敢潜入刺史府,是何等的凶悍,袁绍感觉他也差点变成了那个书吏的下场。

但袁绍接着又撑着桌子站了起来,眼神中又带上了坚定且富有责任感的目光。

既然这次贼首出现在了濮阳城,那他袁绍就是义不容辞。

这绝对是一件惊人的大案,甚至刺史府都受到了波及。。这是袁绍来这里收到最震惊的消息了。

又恰巧出现在濮阳城。

仿佛就是天意!

枯燥而破旧的小城,似乎终于有趣了起来。

袁绍的判断和决心其实都是没有问题的,甚至是值得称赞的。

但……开始却错了。

这可以理解,同时,也依旧有补救发觉的机会。

“这个贼首应该想不到我这么快就收到了消息,他现在可能还在城中。”

袁绍轻声的说道,接着站在那里昂头思考起了妥善的布置。

袁绍接收到的这个信函,是直接从冀州刺史府中传出来的。

送信的人有足够的自信,保证袁绍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冀州还没有张贴完这些告示。

时间还来得及,足够!

袁绍有些放心的点了点头,又觉得要保持慎重,接着就急匆匆的走出了房间。

袁绍决定先去提前关闭城门,再考虑张切批捕文书的事情,以免有人提前泄密。

并没有去找周昕,袁绍带着几个侍卫,就匆匆的离开了县衙,然后安排侍卫去迅速的关闭城门。

只要别打草惊蛇,引得那名匪首仓皇逃窜,袁绍在时间上是有着足够的自信的,不太可能有人比他还提前的收到了消息的。

袁绍甚至开始期待起在城中的抓捕工作了,那将是一件很有趣有点挑战的事情,袁绍甚至都有些期待了起来。

濮阳似乎也不是那般无趣了。

侍卫的效率依旧很高,濮阳的城门很快就全都关闭了。很多居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些侍卫也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

袁绍也没有告诉这些侍卫,只是让他们留意询问一下有没有碰到一些可疑的人,一个或者两个。

袁绍自己则来到了他昨天出去的那个主城门,即使天色已经变暗了,没有了多少的阳光,城头上那个描着金边的匾额依旧看起来在闪着光亮。

似乎只有夜色完全垂落,描着金边的两个字才会终于隐去奢华。

“并没有什么值得在意的行人。”

面对侍卫的询问,看着旁边的四世三公的袁大人,把守城门的守卫有些惶恐的说道。

他们没想到,竟然这么快又见到了这位传说的县长大人。

昨天这位袁县长刚给城头上换了新的匾额,听说还是这位袁大人亲自起笔的。

这几个城门守卫,刚刚还在讨论着要不要偷偷的把这个匾额给摘下来藏起来,然后卖掉。

袁四世三公袁县长亲手书写的匾额,如果卖给合适的人,有可能会卖出相当好,心惊的价钱。

就算是没有人愿意花大价钱,匾额木材也相当的名贵,还有城里最好木匠的手艺,以及闪着金光的金漆描边。

那可是真正的金子,刮下来都是不少的钱。

怎么说价钱也不会低的!

就算是袁大人发现匾额被偷了,突然问起来。

他们也可以说可能是有人仰慕袁大人的人品和书法,偷偷的拿回去当做传家宝了。

想必袁大人也不会不高兴的,反而可能会成为一件美谈。

袁大人突然到访,让这些守卫们都有些惊慌了起来,以为他们的谋划被某人给告密了。

这几个守卫,在向袁大人的侍卫说着有没有异常情况的时候,心里都在怀疑的彼此咒骂着,咒骂着哪个混蛋想着攀龙附凤,不知道天高地厚,痴心妄想。

还真以为一个小小的城门守卫,会受到那位四世三公袁大人的器重?

也不撒泡尿照照!

心里咒骂着可能叛徒的同时,一些守卫甚至都要忍不住磕头认罪了起来,实在承受不了这样庞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担心袁大人专门过来,是给他们认罪的机会的。

“啊!我想起了一个异常的情况。”

一个守卫突然想起了什么,眼神一亮的说道。

但这却让其他的几个守卫不免紧张了起来,以为他要夺取提前认罪的功劳。

其他城门守卫都不免紧张起来,强撑着。同时在等着看事情不好,赶快跪下来认罪,可不能落后了。

“今天有一个少年好像是有些奇怪,来来回回的进出城门三次了。”

这个城门守卫说道,其他的守卫都彻底的松了一口气。

“应该是三次,我好像没有记错。”这个守卫又想了想,点头确认的继续说着。

“这个少年就在刚刚进城没多久,又匆匆的出城了。不过看他是像是感染了瘟疫的流民,我也就没有过多的过问。”

这个守卫有些自责的说道,担心的看着旁边的袁大人和他的侍卫,害怕受到责备。

袁绍却突然眼前一亮,自己的走到了这个守卫的面前。

“少年,确定吗?长得什么样?有什么明显的特点吗?”

袁绍三连的问道,语气也不禁的急促了起来。袁绍同时也有些担心,担心那个贼首跑掉了。

不过这在袁绍看来非常的不合理,他怎么可能提前的收到了消息?

“ 从眉目上看是个少年,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有没有特点我就看不出来了。”

这个守卫没想到袁绍问的如此的仔细,急忙的回答道。同时脸上也不免得激动了起来,有些惶恐。

袁绍再次想起了画像的细节,只看眉目的话,那个贼首的确有些少年的感觉。

又对应起来了。

但袁绍眉头微皱,似乎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看不出什么特点?

还不等袁绍发问,侍卫就急忙的解释了起来。

“那个少年看起来像是患瘟病的流民,一直用布裹着脸,也看不出什么长相。”

“耳朵大不大?”

袁绍感觉又有戏,接着问道。

“也被布裹住了,看不见。”

“那胳膊呢,和一般人一不一样?”袁绍眉头皱起,再次问道。

一切似乎都在逐渐证明着。

“这个也看不出来……”守卫有些无辜且无奈的说道,“那个少年的双手一直都插在袖子中,看起来就像是来自青州徐州的流民一样。”

守卫有些尴尬的笑了下,接着双手插入袖中,示范了起来。

的确是很有地域特色的动作。

他们虽然是城门守卫,也不至于把别人的手从袖子里拽出来,量一量长度。

而且随着这位袁公子到来,他们再也没敢去赚什么油水了。

“骑着白马?走了多长时间了?”袁绍再次的确认着,感觉逐渐的接近的目标,只差最后一点了。

“步行出去的,刚刚过了半个时辰。”门卫确定的说道。

那个少年并没有走多久,门卫对这个有足够的信心,保证不会记错。

袁绍平静的点了点头,虽然有些难以相信,但袁绍感觉那个贼首可能真的刚刚跑掉了。

濮阳距离冀州和司隶都很近,冀州那个贼首可能是不敢回去了,很有可能会逃去司隶的境内。

如果那样的话,袁绍就不太好插手了,如果在兖州豫州流窜,袁绍还是自信有办法的。

马上就要入夜了,如果让贼首这样逃走一夜,那贼首早已经逃入司隶的境内了。

等到明天,袁绍即使所有的告示贴满了整个东郡,甚至是兖州,都于事无补了。

袁绍有些恼火。

眼看到手的机会,就差那么一点时间,就这样错过了,这是这几年袁绍从没有碰到过的真正的大事。

不但是叛乱的贼首,还敢去刺杀一州的刺史,恶劣都不足以形容。

叛乱之类的东西,在袁绍看来是绝对不能够容忍的。

“把我一半的侍卫都叫出来,带上足够多的好马,让县衙也派小半的好手,立刻马上到这里集合。”

袁绍向身边的亲卫说到,接着想了想,又小声在耳边嘱咐了一句。

“周昕就不要通知他了,他一个书生,不太适合这种事情。”

袁绍虽然在说着担心,心里却不免怀疑了起来。

袁绍想起了一些细节,里面有些太巧合了,但现在并不是去询问的时候。

嘱咐完,袁绍随手从衣服里掏了掏,拿出了两个沉甸甸的金叶子,就扔在了刚才问话的守卫。

守卫大喜过望,连忙叩头,这实在是能解决太多的问题了。

其他的守卫们也投来了羡慕的目光,眼巴巴的。有的甚至恨不得要抽自己几个大嘴巴子,错失了天大的机会。

那两个金叶子,看起来城墙上描金的匾额值钱太多了。

很快,袁绍就率领着五十多个侍卫,四十多名精壮的衙吏和捕役,风驰电掣的就朝着刘备消失的方向冲了过去。

袁绍他们骑的都是真正一流的骏马,一些骑在骏马上衙役,甚至都激动的抹起了眼泪。

他们从没有这样感受过如此风驰电掣的速度,却又很是的平稳,并没有太多的颠簸。

与之相比,他们之前骑的马,简直跟骡子没什么差别。

虽然匪首已经离开半个多时辰了,但有着这些骏马的加持,袁绍相信他是能够追上的。

在追击刘备这名贼首的同时,袁绍也作出了其他的考虑,在濮阳中留下了足够人数的侍卫和衙役,保护家眷,防备濮阳的安全,避免城中还有贼首的同伙。

有调虎离山的可能,不得不防,但袁绍认为这种可能性并不大。

袁绍整体的考虑和判断实际上都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足够的果敢和敏锐。

但是袁绍一开始就判断错了,让袁绍的通盘考虑,看起来就有些多余和白费力气。

甚至……

这实际上也是能够可以理解的,只能说那幅画像画的的确能算得上是高明。

很容易将人引入误区,让人相信,又提前留下了余地。

在追击刘备这个贼首的同时,一些侍卫以更快的速度朝着两边和前方远离着,去四周和前方打探着可能的消息,以判断方向的准确性。

在这方面,这些侍卫足够的专业,否则也不会被放心的安排到袁绍的身边。

已经远离濮阳的道路上,刘备和小赵云并肩的在狂奔的。

看着一同奔行的小赵云,刘备觉得小赵云没有必要这样费力的送自己的。

按照常理而言,濮阳乃至东郡是不会那么早收到消息的,刘备觉得他现在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威胁。

只是要辛苦的在外面过夜了。

刘备觉得他现在都可以找地方生火做饭,小憩一会儿养足精神,然后再连夜的赶路。

估计到明天一早,刘备已经能进入司隶的境内了,就不属于兖州的管辖了。

相对于在兖州这一小段路程,刘备反而担心在司隶的路程。

实际上,刘备觉得跟着小赵云一起跑路,反而会更引人注意。

小赵云还是小道士的打扮,带着刘备送给他的精良马槊,一少年一小孩在狂奔着,即使尽量的走小路,也很瞩目的。

不过,看着很是热情的小赵云,刘备想了想,也没有让小赵云离开返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