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科技:重生华夏,国士无双 > 第7章 捡到宝了!

第7章 捡到宝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科技:重生华夏,国士无双!

看到华清大学和北平大学招生组离去,华夏科技大学的众人也都暗自松了口气。

“刘聪同学,你是怎么想到这样研发5纳米光刻机的。”

“而且你给我们的资料不是全部吧?”

方老询问着刘聪,想了解这其中的答案。

刘聪当然不能说自己脑子里有一个科技树系统,只能装作一脸稚嫩的样子。

“方老,关于5纳米光刻机的研发,我也是加入了自己的想法。”

“前面我也说了,我很崇拜您,读了你很多书籍获得了很多感悟。”

“所以,每当我在学习之余都会把时间花在这个上面。”

刘聪说到这里,顿了顿,又继续向方老解释,“至于资料,我确实发了一半。”

“一是我为了安全考虑,怕有人截胡。”

“二就是觉得你们不会看这份高中生发来的邮件。”

方老听完刘聪解释后,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脸上难掩震惊。

“我真的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没想到堂堂一个高中少年,能写出这么高水平的东西。”

“经过我的研究证实,你的这份资料是完全行得通的!”

“我甚至敢说,要是按照你的设计走,我们离5纳米光刻机研发成功,只是时间问题。”

“你真的给我太多震惊了!”

方老说到这里,激动的手都在颤抖。

对于科研人来说,一份宝贵的科研资料,可以让他们为之付出一辈子的心血甚至生命。

而且,这份资料,关乎着国家的未来。

目前,华夏正处于艰难的时期。

面对丑国的技术封锁,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再加上科研人才的大量流失,导致很短的一段时间之内在很多科研领域很难有所突破。

刘聪是一个很爱国的人。

经历过前世的一些事情,让他明白了只有枪杆子握在自己的手中才有话语权。

而他当今处于的时代,正是大展身手的时代。

他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祖国的科研领域不再看人脸色,受人耻辱!

刘聪看到方老如此,很是谦虚的说道:“方老,您过奖了。”

“还是您教得好,我受您很多启发。”

方老见到刘聪如此,心中又多了一份好感。

像他这个年纪,能做到不卑不亢,真的极其少见。

大家都同时作为科研人,也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此时,会议室内都是自己人,方老也是直入主题了。

“刘聪同学,能跟我说说你在写这些材料时候的经历吗?”

“你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我真的很是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

见到方老说这个话题,会议室内众人眼神都是非常炽热。

他们也想了解一下刘聪在没有任何科研条件下,是怎么能够想到让他们都看不懂的公式计算以及一些零部件的精度的。

这些要是真的是一个少年弄出来的,不仅仅能用天才来形容刘聪了。

面对方老和众人的疑惑,他也没有藏着掖着。

随后就瞎编了起来,“起初,在写这些资料的时候,我做了一场梦!”

“我梦到丑国仗着自己的科技强大,联合倭国和泡菜国一直欺压着我们。”

“我梦到了无数个丑国研发的高科技盘旋在华夏的上空,而我们没有一点办法!”

说到这里,刘聪眼神瞬间黯淡了下来。

其实,这些所说全部都是真实发生的事情。

二十年后, 丑国的星链遍布华夏整个上空,无时无刻的不在监视着华夏的一举一动。

另一方面,因为丑国有大量的人才,无数科技技术井喷。

光是在华夏周围布置的核潜艇,都有几千个。

而华夏却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这些核潜艇一直都隐藏的很好。

东方巨龙,就像被一条巨大的链子拴住,不可动弹。

这一切的一切,就是因为科技落后于人,才导致这样的后果。

刘聪向他们解释着自己所梦到的场景,会议室内陷入了一片沉默。

听他的诉说,大家真的觉得无比真实。

刘聪所梦到的场景,其实已经慢慢的成为现实了。

“后来,我又从电脑中看到新闻,华夏芯片被卡脖子。”

“华威自主研发的芯片因为专利的问题不能生产,甚至自己研发的5G专利都不能使用到自己的手机上,我心中很是愤怒。”

“从那时到现在大概有三四年时间吧,我不断的寻找国内外能用到关于光刻机的论文,以及其他一些相关资料开始学习。”

“我相信,我们先辈们能在草稿纸上计算出核弹,我也可以在电脑上,研发出光刻机!”

刘聪紧握双拳,声音高亢洪亮,传遍了会议室的每一个角落。

方老动容了,大家都动容了。

他们从事科研这么多年,从来都没有目标这么明确过。

今天反被一个高中生给启发了。

“我们国家要是多一些你这样的年轻人就好了!”

方老这么说,后面人也是频频点头表示认可。

回到主题。

刘聪将自己撰写资料开始,以及过程都讲述给了大家。

在讲述的过程中,刘聪还为大家解答了自己为什么要这么用公式。

“这个公式是我结合牛顿力学公式、阿贝不变式等多种物理公式融合形成的,至于名字我也不知道叫啥。”

“我在光刻机原先的基础上,受到一些国内光刻机想法上的启发。”

“在光刻机的基础上,加了一些大胆的元素。”

“减少了零件上的使用,这样就能更加的保持稳定性。”

“…………”

刘聪滔滔不绝的讲述着,大家听的都傻眼了。

甚至已经开始陷入了自我怀疑当中。

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学术水平上,都在他们之上。

有人甚至觉得自己这么多年的科研白做了。

资料可以造假,可是知识造不了假。

从刘聪谈吐和一些专业术语方面,大家都一致的认为:捡到宝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