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带着异能,穿越边疆搞基建 > 第9章 卖卖卖!买买买!

第9章 卖卖卖!买买买!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带着异能,穿越边疆搞基建!

现在是白天,许惟一路往镇上走的时候观察了下路周围。

这里大片都是荒地,杂草丛生,还歪七扭八地长了一些树,江家的院子是这方圆几里唯一的一户人家,印象里好像还是送他们来的队长看着可怜,营地里又没有多余的住处,帮着他们在这处建的。

许惟看到着大片的荒地,只觉得可惜。这可都是上好的黑土地啊,就这么长着草!要是用来种粮食,一年能产不少。

不过这严寒之地一年的暖和日子不多,种常见的水稻小麦大概时间不够,可是找找有没有一些生长周期短的作物。

明年开春之前,许惟打算在江家附近开几分地出来,种一些蔬菜吃,现在家中吃的菜都是去镇上或者找人买的,着实是有些费钱。

这次出门没有薛氏跟着,许惟加快了速度,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镇上。

今天不是集日,路上的商贩少了些,许惟先是直奔着米店去,张老板不在前屋,只有伙计一个人坐着那儿,看见许惟,问道“小娘子要买些什么?”

“我不是来买东西的,张老板在吗,我有事和他谈?”许惟直言到。

伙计进去了一会儿,很快就让许惟到后厅去。

看到许惟的样子,张老板愣了一瞬,就笑脸迎了上来,“这不是江家媳妇吗?你找我有什么事啊?”

许惟直接了当的说,“有一笔生意想和张老板谈,”她从背筐里取出一把板栗,“张老板看看这板栗。”

张老板结果一看,“这板栗色泽鲜红很是新鲜,个头饱满,分量也足够,姑娘是想和我做这板栗生意?”

许惟喜欢有话直说的人,“真是,这板栗我这还有许多,要是自己拿来卖,要话不少时间,放在张老板这儿,你客源多,售卖起来也方便。”

张老板做了多年米粮生意,对着粮食的品质最是了解,“这块地方种板栗的人不多,爱吃的到是不少,你这品质是不多见的上乘,不知姑娘打算作价几何?”

许惟对这里的物价不太了解,听张老板这么一说,估摸着给出一个数字,“九文钱一斤?”

张老板立马就说,“少了!”

他颠了颠手里拿着的几颗,“不知姑娘那里有多少着板栗,你尽管拿来,老张我给你卖到十二文一斤的价格也是可以的,镇上的人可能吃不太多,再往西走,府城里多是人爱着物,那里人要的多,价也高,只是售卖需得要凭证,姑娘你是不能去的,老张我确是可以。”

许惟没想到这张老板如此热情,“要真如老板你所说,我那还有不少,只是老板这个分成你想这么算?”

张老板这次没多说,“姑娘你的想法是?”

许惟本来想着一斤六文钱直接卖给他,现在听说这个价钱,在心里涨了一些价,“我这里出的是货源,老板你出人力和地方,我也不要多,按照你说的价,按八串钱百斤的的本钱给我。你也还能赚不少。”

许惟本来是想着后面还得再杀杀价,给出了一个比心理阈值高些的价钱。

张老板确实直接点头,“那就这个价吧,姑娘是个爽快人,这生意我接了!”

干脆的让许惟觉得自己这个价给低了。

既然对方以及同意了,许惟也不多数什么,指了指自己的背筐,“这里头装满的都是这板栗,张老板称称有多少,今天就先放你这了。”

伙计马上机灵的开始动作,许惟继续说,“这货我那里还能拿出个四五百斤,三天内就能给你送来。”

一颗板栗树大概能产十五斤左右,许惟发现的那片板栗林大概有上百棵树,她抛去一些可能的损失和要同营地做的生意,给里张老板这个数。

张老板听后笑了笑,“这得是种了几亩地的成年板栗树吧,真是大气。”

也不问许惟这来东口郡不久的人是那里来的货源。做生意,有时候知道的太多也不是好事。

伙计很快就称完了,进来对两人说,“老板,姑娘,一共是八十七斤的板栗。”

这个数字和许惟估算的差不多,到是张老板吃的一斤,“如此分量让姑娘一个女子背到这儿来,真是辛苦了。”

一点不辛苦,她是到了营西镇之后才从空间内取出来的,再说这点分量对她来说确实不算什么。

心里是这么想的,许惟面上确实表现出一丝无奈,“总归还是没办法,只能靠我这一趟趟的走。”

张老板听到这话唏嘘了一声,给许惟数出了八串钱,比原先的价钱多了一串多,“这多出来的份,下次租个车来吧。”

许惟没想到装可怜还有这意外之喜,当即收下后对张老板说了声谢谢。

来这的事办完了,许惟还和张老板要了几个麻袋,下次装板栗用,随后便与他告辞出门了。

看着许惟的背影,张老板长叹了一口气,伙计问他这么了,他也不说,只是在心里放下了一丝结郁。

薛将军的这位外孙媳妇看来是能担事会过日子的,希望将军的亲人能过的好一些吧。

张老板又叹了一口气,想到了以前的旧事,回后院给自己倒了一壶酒喝了起来。

许惟不知道自己给这位老板带来了什么忧愁情绪,拿着新鲜到手的八百文钱,她打算在这镇上好好逛一圈。

首先自然是先去卖了些调味品,江家仅剩的半包盐也所剩无几了,许惟卖了一斤的酱油并一斤的盐,酱油二十文一斤,许惟没有装的东西,还要了一个罐头,总共二十四文,盐到是比许惟想象中的便宜,十六文一斤,和五花肉一个价。

她还看到了有糖卖,问了下价格,最便宜的麦芽糖也要十文钱一两,蔗糖十五文一两,许惟两样各要了一两,回去试试看区别。

除了调料,她还卖了一些菜,家中只剩下几颗白菜了,这大冷天也没有别的新鲜的菜可以买,于是许惟就买了一缸十斤的腌咸菜,连缸四十六文,顺带买了些黄豆,这个便宜,两斤就只要3文钱,许惟打算回家发豆芽吃。

一路走到了上次的那家肉铺,剩下的东西不多了,许惟看着要了两斤的瘦肉和一个猪心,这时候的调味料少,内脏之类的腥味不好去,人们也不爱吃,于是卖的很便宜,一整个猪心就只要八文钱,许惟还顺带又要了几根猪骨棒。

吃的东西卖的差不多了,许惟在心里算了算价格,一共花了一百五十八文。

想着还剩下不少钱,许惟打算去看看布料的价钱,江家人穿的衣服都不够厚,江启康的小脸时常都是被冻的红红的,一人也只够两三件衣服,现在天气还没正式入冬还好一些,等到了十一十二月份,绝对是受不了的。

一路上找到布料店,这家的生意很不错,许惟还眼尖的看到门口挂着一个香囊,绣工很好,样式在这一众里头也新潮,她认出来了这是薛氏绣的,看来这家店就是当时和薛氏一起去的那府人家开的。

店里的伙计见许惟只是在门口看着不进来,走出来一看,就见她盯着那香囊看,“姑娘别看这个了,这东西不卖,只是挂在这里展示的,你要买布料的话往里边看啊。”

“展示用的?就是日常还是卖的喽,不知这东西作价几何?”

伙计见她这么问,看了看许惟身上的衣服,委婉的说,“这可是苏绣的香囊,工艺好又复杂,一个月也就出个二十件,还是小件,我们东家找来的绣娘做的,也才售卖了两个月,价格就被镇上的姑娘小姐们炒上天了,普通人根本没的买。”

许惟听他这么说,那就是搞限量销售,价高者得了,薛氏做这一个拿到的价钱是二十文,看来这店家是翻了好几个番卖出去的。

这绣工也不是一般人家能有的,不知道江家人流放之前是个什么身份?

许惟将心中的疑虑放下,不管什么身份,现在他们一家老的小的残的,这个冬天没有自己可能都过不去,还是先看布料。

她朝着店内走去,里面的布料颜色种类不多,几个鲜艳的就是红色粉色,其他都是偏淡的颜色。

许惟让伙计介绍了一下价格,最便宜的一种是麻布,一匹布只要一百五十文,够一家四口人各做三身衣服了,好一些的有素缎,棉布,前者两百文一匹,后者两百四十文。

许惟摸了摸料子,感觉做成单衣都不太够保暖,需要在里面加上点棉或者其他才行。

她又问了问伙计,“你们这里有棉花卖么?”

“有的,棉花也分好坏,棉絮多的去了籽的是七文一斤,小一些的没去籽的是四文一斤,客人你想要哪个?”

“棉絮多的,要十斤。”一人一件外衣,还可以再做两床棉被,十斤差不多。

伙计回了声好,立马跑去后头给她称棉花了。

许惟最后是卖了半匹的棉布和半匹的素缎,加上十斤的棉花,总共是二百九十文。

十斤棉花的量很大,店家一共给她塞满了两个麻袋。

许惟背上背着个背筐,两只手上还各拎着一个麻袋,有些滑稽的走出了店门口。

东西买的差不多了,她赶紧出了镇子往回走,等一路上都没有人了,才将棉花收进空间,留下背筐装样子,一脸轻松的赶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