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 第401章 方光琛的建策

第401章 方光琛的建策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崇祯十七年:这个大明还有救!

方光琛看向朱由哲,又连忙低下头 ,但语气中却带着一些倔强,“陛下,臣还是有点小才的。”

朱由哲笑了笑,“朕不怀疑。目前京营各军都设有赞画,行献策谋划之责,你就暂时为旅赞画吧!享从三品待遇,协助平辽候,助朕统御关宁军。”

方光琛脸色微变,但他很快冷静下来,抱拳道:“臣谢过陛下!”

朱由哲点了点头。

方光琛是吴三桂的亲信,他的话可能会影响到吴三桂最终的决策。

关宁军目前本就是吴三桂在掌控,即使朝廷任命了新的赞画,也未必能做的了什么事。

既然如此,就借花献佛,任命方光琛为赞画。

如果吴三桂依旧心向大明,那他会认为任命他的亲信方光琛为赞画,是崇祯皇帝在拉拢他,会心存感激。如果吴三桂目前已经存了投清的想法,任命方光琛为赞画,也可以在他们之间埋下一根针。

朱由哲有意拉拢方光琛,但看他神色,明显更心向吴三桂,看来还不够。“方爱卿,如今天下大势,你有何以教朕的吗?”

方光琛本就经常自比管仲,诸葛孔明,觉得自己有良辅之才。闻听崇祯皇帝向他请教,顿时双眼都亮了,沉默了片刻道:“陛下,目前闯贼逼近京师,东虏更是尽起其众入关,其目的都为夺取天下。两虎相斗,必有一伤。只要能够拖延下去,最后取胜的一定是大明。”

朱由哲点了点头,问道:“如何拖延?”

方光琛道:“目前京师已是死局。能不能守住,全看留守兵卒。但陛下可在外尽量挑起闯贼和东虏矛盾,令其提早开战,那京师压力就会锐减。”

朱由哲想了片刻道:“多尔衮派了宁完我前去李自成那里,谈双方合作,并得到了丞相牛金星的支持。李自成很信任牛金星,有他从中调和,短时间内闯军和东虏恐怕难以破裂。”

方光琛笑道:“陛下,您多虑了。东虏二十余万大军,闯贼数十万。他们来到京畿,在无法马上拿下京师的前提下,他们定会分兵夺取、抢劫京师周边州县。只要其分散兵力,会不会爆发冲突就不是多尔衮和李自成能轻易做主的了。”

方光琛看向朱由哲,“陛下,你之前在香河大破东虏,得到了不少他们号旗和铠甲。可令大明将士穿上他们的铠甲,随意进攻分散后的闯军。同时,又可令他们再打着闯军的旗号进攻东虏。开始小矛盾,最后大矛盾,终有一天,他们会打起来的。”

朱由哲微微点头,“如果他们俘虏了我军士卒,发现是我军故意挑起他们的矛盾怎么办?”

方光琛笑道:“陛下,您多虑了。如果有机会,无论是东虏还是闯贼,都恨不得对方死。我军只是为了给他们一个由头,让他们的矛盾提前爆发而已。”

朱由哲笑着点了点头,“以前只觉得自比管仲、诸葛孔明只是自夸。现在看来,假以时日,你或许真可为一代良相。”

方光琛笑容灿烂,抱拳行礼,“陛下谬赞,微臣实不敢当。只不过微臣还有一些另外的建策。”

朱由哲点了点头,“你说,朕听着呢!”

方光琛道:“陛下,以目前之情况,最先进攻京师的肯定是闯贼。但闯贼进军太快,后方不稳。臣以为陛下可以派兵扰其后方,使闯贼不能全心攻城,甚至回兵增援。那同样,京师的防守压力也会顿减。”

朱由哲赞同的点了点头,说道:“朕也想过此事。爱卿以为,我军从哪里进攻最为有利?”

方光琛道:“先攻洛阳,再下彰德。然后北进潞安,威逼平阳府,甚至太原。如此,闯贼必然震动。”

看朱由哲皱眉沉思,不断点头,方光琛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陛下,山海关坚固而兵多,而多尔衮又有意通过不战而逼迫平辽侯全军而降。所以,他很大可能不会直接进攻山海关,而会在卢龙城部署兵力,阻断山海关到京师的道路,以此围困关宁军,逼平辽侯归降。”

朱由哲微微点头,“不是很大可能,而是一定会那么做。”

方光琛笑了笑,接着道:“但只要有海路在,关宁军就有充足的粮草,这是多尔衮绝对忍不了的。当其不愿立即与闯贼决战时,一定会引兵南下,进攻山东。一方面夺取山东,阻断海路运送粮草去山海关。另一方面,夺取地盘和粮草。毕竟这次东虏倾族而来,粮草是个大问题,他们不可能待在京畿坐吃山空。”

朱由哲轻轻的叹了一口气,“朕对此也有防备,所以山东朱大典的近十万众,朕一直没动。”

方光琛摇了摇头,“陛下,据臣所知,朱大典的近十万众多数为新招募之卒,他们不是东虏兵的对手。”

朱由哲紧皱眉头,没有说话。

方光琛继续道:“陛下,鲁西北地势平坦,无险可守,靠黄河和运河,是挡不住东虏的。陛下应该提前做好放弃整个鲁西北的准备,东撤青州,北撤兖州,依靠当地的有利地形防守。”

朱由哲和方光琛谈了很久,直到庞天寿和冯元彪过来催促,他才起身,笑着向方光琛道:“方爱卿,你有大才,和你相谈,朕受益良多。多留两日,朕还有很多事要向你请教。”

方光琛深深一拜,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尊重,“臣领旨。”

朱由哲走上前,拍了一下他的肩膀,“方爱卿,去看看吴襄吧!回去后告诉平辽侯,他不负朕,朕定不负他。”

朱由哲再次离京,带走了吴襄、祖氏,以及吴三桂之弟吴三辅。不为别的,只想让吴三桂想要投清的时候会有所顾忌。

当然,以吴三桂的秉性,这所有的筹码都不如他个人的利益重要。到最后,还得让他看到希望。

只有这样,吴三桂才能下定决心。

或许,能不能成事,最后还真的吴三桂的临门一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