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 第83章 铼单晶叶片成功!追读求数据】

第83章 铼单晶叶片成功!追读求数据】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张志鹏是正在实验室里干活的时候听到国产最新型东风快递试射成功的消息的。

他听到这个消息很是激动,因为,东风快递那可是国家安全最强有力的捍卫者!

东风快递越强,国家才能越安全!

他很骄傲,自己亲手打造的芯片能够助力国防越来越强大!

却说,目前他手上正在忙着制造航天级的单晶炉。

经过一个来月的摸索,他在系统的帮助下,终于是把单晶炉的所有疑难技术都给攻克了。

现在,他的任务就是把单晶炉给打造出来!

制造单晶炉仍然是在西工大的实验工厂车间里。

经过一周多时间的辛苦付出,在郑敬之等人的帮助下,他终于制造出了华夏历史上第一个航天级的单晶炉。

不过,这個单晶炉具体的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加以验证。

如今,就等着铼金属矿的提纯生产速度能够上来了。

一旦原材料准备就绪,就可以马上开始干活儿。

但就是这个时候,从黄龙铺钼矿区传来一个消息:铼金属的提纯遇到了一点问题,目前国内的设备很难从伴生矿中把铼金属提纯出来。

张志鹏没有办法,就只能又跑到了黄龙铺矿区的冶炼厂现场考察。

张志鹏自然知道,铼金属的提炼工艺相当的复杂,需要熔炼,然后再真空蒸馏,再进行电解,工艺繁琐,需要的设备也很多。

目前国内是没有成熟的铼金属提纯加工的工艺的。

一切都得自己去摸索。

张志鹏跑到矿区,一头就扎进了车间里,开始在系统的帮助下摸索改进提纯工艺设备。

当然,有不少的从全国汇聚过来的人才帮助他。

经过两个多星期的摸索,他终于是改进了一整套的提纯熔炼工艺。

然后,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开始进行再一次的试生产。

这一次,张志鹏率领团队顺利地将纯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的铼金属给提纯了出来。

一次提纯的量足足有十多公斤!

这个量已经算是相当不少。

但最为宝贵的是:张志鹏率领团队打造出了一个提纯铼的成熟的生产工艺!

只要可以大量生产铼,那么,飞机发动机的涡轮单晶叶片的批量生产就不会有任何的问题。

铼金属的提纯生产问题解决之后,张志鹏就开始在实验室里利用热处理炉和单晶炉等设备尝试着生产铼单晶叶片。

铼单晶叶片的生产工艺是极其复杂的。

往往需要四五十道工艺。

工艺复杂,而且,一不小心,就容易出残次品。

因此,张志鹏在实验着生产铼单晶叶片的过程中,还在不断地改进着工艺设备和生产的工艺。

经过三四天的尝试生产,张志鹏总算是造出了第一批十片单晶叶片。

经过测试之后,这些被造出来的单晶叶片性能相当的强悍。

飞机发动机最难的技术关卡单晶叶片终于是被攻克了!

测试结果出来之后,试验车间里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郑敬之一边鼓掌一边连连点头,他觉得自己的眼睛又有点儿发酸。

想掉眼泪。

哎!最近的泪点的确是有点儿低啊!

不过,这个铼单晶叶片的制造成功,对于华夏飞机发动机的制造来说,可是向着成功迈出了一大步啊!

这个最困难的技术攻克之后,飞机发动机的研制应该就是一路坦途了吧?

“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我是真没想到,咱们能这么快就把这个难关给攻克了。”

郑敬之取下眼镜,掏出手绢来擦了一下眼睛。

他挺不好意思的。

张志鹏其实这会儿心情也很激动。

不过,他还不至于激动到当场落泪。

“老师,我就说嘛!事在人为!只要咱们全力以赴,这个世界上就没有能够阻拦我们前进的困难!”

“接下来,咱们就把攻克铼单晶叶片制造的这个技术给整理一下,写成一系列的论文,您看怎么样?”

郑敬之欣慰地点点头说道:“好!”

“数据什么的都是现成的!”

“咱们制造出这个铼单晶叶片攻克的难关可是不少啊!”

“热处理炉、单晶炉、铼金属提炼工艺、铼单晶叶片的制造工艺技术,这些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

“这批论文,我来给你打下手,第一作者是你,老师沾沾你的光,就当个第二作者吧。”

张志鹏笑着说:“就这个技术难关,恐怕就能写个十多篇的论文了。”

“老师,咱们分开写吧,您也是需要论文成果的。”

郑敬之摇了摇头说道:“整个的这个大项目就是你主持的,而且,几乎所有的技术难关,也都是你主导攻克的。”

“我能沾点光,当个第二作者,已经是很不错了。”

“行了,别争这个了,还是抓紧时间开始动手写。”

“写论文也不是最终目的。”

“咱们就是借着这些论文来告诉上面,发动机最难的一关已经解决了。”

“现在,可以开始对飞机发动机展开最后的冲刺攻关了。”

于是,张志鹏就开始带着自己的这个团队开始组织写论文。

他这个团队,其中有一个院士,一个一级教授,两个二级教授,还有十来个博士生,阵容不可谓不强大。

也就他本人,勉强算个正在就读的硕士。

但是,这个团队的所有人都对他表现得服服气气的。

不服不行啊!

张志鹏已经是表现出了足够强大的实力,也做出了足够耀眼的成果。

再说,这么重要的一个国家级大项目,是张志鹏自己争取过来的,又是他主导搞出来的。

其他人又有什么不服的?

张志鹏让他们参加这个项目的研究团队,也等于是在帮他们刷科研成果!

论文写作其实没有花费多少时间。

也就用了七八天的样子。

大家一起组织数据,一起论证选题。

最终写出来十四篇的论文。

按照郑敬之的想法,这些论文全部署名张志鹏为第一作者,这也是张志鹏应得的荣耀。

但张志鹏想了一下之后,觉得这样不妥,他最终选择了6篇自己署名第一作者,其他的8篇,郑敬之和另外一个一级教授各有3篇署名第一作者,而两个二级教授则是各有一篇署名第一作者。

博士生们能在论文后面有个名字,就算是很不错的了。

张志鹏这么做,是因为他觉得,这个团队里的所有人,其实大家都是挺努力的。

像郑敬之,都院士了,还是那么全身心的投入,也做了不少的重要贡献。

出了成果,大家还是都雨露均沾一点,会更好。

将来其他的教授和研究人员会更听自己招呼。

一个好汉还需要三个帮呢!

他自己一个人就算是再强,也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辅佐啊!

这就需要学会做人!

再说,不管怎样,这铼金属叶片的成果,就是自己主持搞出来的!

将来历史上要是说起这回事儿,那肯定也是以他的名字为主,其他人都不见得能被提起名字来呢!

所以,该大度的时候,还是要大度一点的!不然就不会有好人缘!

PS:本章为4000推荐票加更,月票再有150票加更,推荐票再有680票加更!感谢书友20220406121231314的打赏,感谢书友20190907204248961的打赏!感谢所有支持小作者的大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