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绣云仙阁 > 第39章 冒三缄题诗访友,引七窍入阁言情

第39章 冒三缄题诗访友,引七窍入阁言情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绣云仙阁!

老道清晨起床焚香参道后,子精子忽然走出神庙,跟他说:

“你的道观里所住着的人,愿来是紫霞门徒的弟子虚心子所脱化的,你不要怠慢他。

他想去就让他回去,你不要强留,如果强行阻止,那么就会很不顺心。

在上天或在下地,在这里能结得一段奇缘,顺其自然,不要去改变他。”

嘱咐完毕,又退进了神庙。

老道把斋饭准备好,然后拍门呼叫他用餐。

七窍起身,整理好衣服走了出来。

用完斋后,在道观内逛了逛,显得有一些心思,闷闷不乐。

老道看到了,问他:“相公面带愁容,为了什么这么不高兴呢?

是不是感觉这里比较简陋,居住着不是很舒服。

饮食太过于清淡,不太入胃口吗?”

七窍说:“这里很幽静舒适,不是仙府胜似仙府,斋筵都很精致干净。

都可以同奇异珍肴比了,而没有什么二样。

很感谢每天这么辛苦地招待我,居住了这么长时间,给你带来了许多不便。

我的茫然不安,是因为一直在寻找良友,但是好几年过去了,还是没有找到。”

老道说:“公子既然想访友,离我这观的东边有一明堂宫。

有一位子丹道人,他很早就从昆仑过来,住在里面。

来的都是四方学道的人,以及求卦指点吉凶的人,到这里来的人特别多,络绎不绝。

公子想打探良友的消息,去祈求子丹老道,他会帮你查找,以前来往入住的客人登记名册。

或许能找得到良友在哪里,也不是不可能的。”

七窍大喜过望:“有这么好的地方,我必须要到那里去一趟。但是去的路不认识,道长能带我去吗?”

老道说:“敝观没有人,不能陪你一起前往。

如果暂时把道观的门锁上,带你到三叉路口,就能看得到明堂宫,然后我再回来也是可以的。”

七窍说:“这样太好了,就是又要麻烦道长了。”

临行时,老道询问道:“公子这次去是打算多住些日子呢,还是去了住一天就走呢?”

七窍说:“我把行李带去,如道得到了良友的消息,那么就不回去了。”

老道说:“如果没有得到消息,不嫌弃我这里的话,可以再回来居住在敝观,一直居住着都没有关系。”

七窍说:“如果没有找到良友,自然回到这里来。”

老道于是拄着手杖在前面带路,七窍紧紧跟在身后。走出丛林,一直朝东而行。

走到三叉路口,老道用手指了指说:“公子朝中间一直走去,前面一带很深的树林山脚下,就是明堂宫。从山脚下左转,直接就到山顶,也就是明堂宫的重门。”

七窍说:“这座山叫什么名字,如此幽雅?”

老道说:“俗名这山叫小昆仑。因山势险峻与昆仑一样,所以得此山名。

我就陪你到这里了,但愿公子能查寻到良友,进去了就可以见到。”

说完,拄着杖返了回去。

七窍看老道已回去,孤身只影,向树林深处走去。

总真童子正在天上四处观察,远远看见七窍潇潇洒洒,直接进了明堂宫。

连忙按下云头,降落到宫内,在客人住宿的墙壁上,题了四句:

“征鞭逐逐履尘封,才过西南又转东;访友不逢常念友,聊将信息寄飞鸿。”

下面落款“游山逸士三缄题”七个字。

然后又在落款的下面填写了一行细字:

“明天下榻泥丸观。七窍贤兄如果来到这里,看到这几句话,请速来与我会面。”

写完,仍然驾起云头朝泥丸地界而去。

七窍这时已到了明堂宫,拜见过子丹子之后,在宫的四周游玩了一遍。

慢慢转到了西边的走廊,看到了诗句,于是问宫里的道童:

“贵宫到泥丸观,有多远?”

道童说:“仅十里路。”

七窍说:“观在什么方向?”

道童说:“西面。”

七窍说:“从贵宫出去,又要朝什么方向走?”

道童说:“向左。”

七窍问清楚路径后,心里惦记着良友,离开了明堂宫,朝泥丸观走去。

大约走了十多里路,出现了两条路,一上一下,两条路都是朝西的去路。

七窍不知道应该走哪一条路,暂时先在路边休息,等候有路过的行人再打听去路。等候了许久,过来一老人。

老人说:“向下的路是到黄庭观,向上的路是到泥丸观。”

七窍询问清楚后,拜辞了老人,走到上面的一条路而行,竟然很快就到了泥丸观。

观的东西两个方向都是厢房,西厢壁上早被总真童子题上了诗句。

七窍参拜了老道,来到这间厢房,看到墙壁上的诗句念道:

“一观游余一观遥,诗题壁上指征镳;君行莫谓天渊隔,急向前途折柳条。”后面落款也是三缄题。

七窍念完,心里暗暗想着:“我访三缄数载,也是太奇怪了一直无法相遇。有幸今天看到了二次寄诗,也补尝了我这么多年来访友的真心,但是不知还在不在观里?”

问了问道童,道童说:“题诗的人昨天到这里来过,临行前询问我黄庭观的路怎么走,想必是到那里去了。”

七窍听后,就想立即追踪过去,只是天色已晚,一片昏黑,只好留宿在这里。

紫霞真人知道总真童子冒名题诗,将七窍的行程引到泥丸观内,马上知道了这样做的目的:

“然而在泥丸观寄诗二首,目的是引诱七窍进入黄庭,然后再慢慢带他到洞中,去见灵宅子。

如果见了灵宅子,必定令七窍改变心性,成为破坏大道主要的人。

我不忍心,我的弟子丢了仙根,还是要尽到师徒之情,如实告诉他。如果仍然不听我的话,等去破坏道的时候,再作打算。”

紫霞真人主意已定,按下云头,来到了泥丸观中。

这时,七窍因为连日来辛苦奔波,神疲力疲,早已进屋里睡在了床上。

幸好这间卧室内只住着七窍一人,紫霞化作老道,拍门呼叫。

七窍惊醒了过来,突然问道:“良友来了吗?”

紫霞哄骗他说:“来了。”

七窍大喜之极,急忙起身打开了屋门。

等紫霞进入室内,盯着看了看,原来是一黄发老道。

七窍马上兴致索然,勉强询问说:“道长访我,有什么事情吗?”

紫霞说:“我观的老道爷特地送来一壶香茶,给相公解渴。”

七窍说:“有劳深夜送茶来到这里,用什么来谢你呢?”

紫霞说:“相公是异乡来的贵客,敝观是一个穷道观,没有什么可以款待,有些怠慢了。但是想问相公,所访良友是谁呢?”

七窍说:“是三缄这人。”

紫霞说:“贫道的俗家离三缄不远。前些日子,清明佳节拜扫刚回来,听说三缄一直守在家里,奉养着他的两位双亲,以尽儿子的孝道。

问的多了也知道一些,听说自从出仕昆明,又充军发配蛮邦,如今名利心越来越淡泊。

从今以后,已经不愿再被尘世干扰。你又怎么能遇到他这个人呢?”

七窍说:“你说的不对了。我在明堂宫看见过他题的诗句,后面落款标注‘三缄’二字。又在泥丸观题诗寄于我,他如果不是三缄,为什么要冒充别人的名字呢?”

紫霞说:“相公数年访友,途中所有的经历,有没有遇到过山妖呢?”

七窍说:“有的。”

紫霞说:“如果是山妖假冒,恐怕对你就不利了,相公不可以不小心。”

七窍说:“但是看见三缄的名字,我才追踪到这里。即使知道是山妖假冒,也不惧怕,更何况不一定是呢。”

紫霞见说不进去,提起茶壶就走了出来,叹息道:

“天这么大,地这么广,自然每一个人的想法是由不得你左右啊;这事如果以后出现了波折,难道让仙真去。退一步说先听其自然,顺也好逆也罢,随遇而安吧。”叹罢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