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协议结婚后,顾团长想父凭子贵 > 第36章 拿回工作

第36章 拿回工作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协议结婚后,顾团长想父凭子贵!

好在江宁坐下没多久,李主任就回来了。

李主任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看着挺严肃的,但她看到江宁的时候,脸上却是带着笑的。

“江……江宁?”语气中带着不确定,毕竟眼前的江宁跟几年前看着有些不一样。

除了外貌发生了些许变化,让李主任不敢确定的是她的眼神。

她之前总共见过江宁两次,一次是厂长亲自吩咐她,让她给江宁办理工作证。

这也是她笑脸对江宁的原因,能让厂长亲自找她这个人事办的小人物办事儿的,这种殊荣,除了厂长闺女,也就江宁了。

第二次是大概过了半年,江宁带着一个男同志来找她,说是要将自己的工作转给她带来的男人。

仅有的两次见面,她对江宁的印象都很深刻。

那时候的江宁眼睛里虽然有光,但不坚定。

而今天见到的江宁,眼睛里不仅有光,还很坚定。

江宁从凳子上站起来,笑着回应,“李主任,好久不见,我是江宁。”

李主任抬了抬手,示意她坐下说话。

“你这次来找我是有什么事儿吗?”不用问其他人,李主任就猜出江宁今天是来找她的。

江宁也没过多的寒暄,看得出李主任是个干脆的人,她也省了那些没必要的步骤。

“李主任,我的工作以后就不用何清洲同志代我上班了,我来给你说一声。”何清洲代替她来袜子厂上班,他是以临时工的身份进来的,办的工作证也是临时工的。

现在江宁要拿回自己的工作,人事这边就得收了何清洲临时工的工作证,也得给相关部门通知到。

李主任顿了一顺,装作不经意的问道:

“是发生什么事儿了吗?”她记得江宁当初带着何清洲来找她的时候有说过,何清洲是她的未婚夫。

工作忽然就不让何清洲代上了,这是闹掰了?

江宁觉得她跟何清洲退婚的事儿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直接道:“我和何清洲同志退婚了。”

李主任嘴角的笑意顿住了,脸上闪过一抹尴尬。

心里不禁唏嘘,还真的被她猜中了,看来自己今天这张嘴是开过光的。

“行吧,我会通知下去,以后何清洲同志就不是我们红星袜子厂的临时工了,至于你的工作,你以后是自己要来上班吗?”短暂的尴尬过后,李主任又成了那个不苟言笑,工作态度严谨的女领导。

“麻烦李主任了,我的工作我目前还没决定好是自己来上班,还是有其他的安排,不过我会很快给李主任答复的,最多不超过三天。”

三天时间,足够她处理好工作的事儿了。

要她来袜子厂上班,肯定是不行的。

但要怎么处理这份工作,她目前还没决定好。

其实,她更想将这份工作卖给别人,毕竟像红星袜子厂这种国营企业,以后会被市场淘汰,没有太大的发展前景。

但她家里人却不知道以后的发展趋势,再者这份工作还是原主父亲用命换来的,于情于理,她都要跟家里人商量一下。

李主任今天意外的好说话,“行,三天后你给我个准确回复。”

从人事办公室出来,江宁今天来县里的第一件事儿算是解决了,比自己预期的还要顺利。

这会儿时间还早,看太阳的位置,估摸着还不到十点。

江宁走到大门口的时候,门卫周大爷笑着跟她打招呼,“小姑娘,这是要走了?”

江宁心情好,对着大爷语气不由带上了几分喜悦,“嗯,大爷,我要回去了,今天的事儿处理完了,不过我三天后还会来,到时候大爷可不许不让我进门啊。”

周大爷笑呵呵的,语气随和的打趣,“放心吧,姑娘,下次我就是不让厂长进门,也不能不让你进门。”

虽说开玩笑的话,却还是把江宁逗笑了。

她赶紧摆手,“大爷,倒不用把厂长关在门外不让进,只要下次你看到我,不拦着我不让进门就行。”

周大爷笑呵呵的应了一声。

从红星袜子厂出来,江宁直接去了县里最热闹的那条街。

太平街,羊城曾经最热闹的街道。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现在也开始慢慢恢复了一些人气。

跟两年前相比,最大的改变就是街上人多了,还有私人商贩在偷摸着摆摊。

这个时候,允许私人交易的政策还没下来,但管的却没以前严了。

有些胆子大的,偷摸着开始摆摊了。

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这句话还真的没有说错。

从街头走到街尾,江宁心里大概有了数。

一番打量下来,她发现最受欢迎的还是吃食。

虽说现在部分人温饱问题能解决了,但还有一部分人挣扎在温饱线上,对挨过饿的人来说,吃饭是最大的事情。

逛了一圈,江宁的肚子也圆了起来,这个摊子来一块烧饼,那个摊子上来一碗稀饭,再去另一个摊子上来两个包子。

一圈走下来,江宁最后是扶着腰走路的。

但她也发现了重大商机。

她发现摊子上就没有卖馄饨和油条的。

作为最受欢迎的小吃,居然没有在摊子上出现,江宁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但很快她就想明白了。

这些摆在外面摊子上的东西,成本都比较低,大都是一些油水少的,就是唯一卖包子的那个摊子,卖的都是一些素包子。

而馄饨和油条,是需要肉和油的,大家都不舍得下血本,也不敢冒这个险。

但江宁却是个胆大的,她直觉油条和馄饨以后会成为和平街最受欢迎的吃食。

心里有了打算,江宁就想着尽快将摊子支起来。

毕竟饿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嘛!

从和平街出来,江宁又去供销社转了一圈,这个年代的供销社与后世的大商场是没法比的。

货品种类不全,样式也比较土。

一圈逛下来,江宁就买了一个后脑勺夹头发的卡子。

这是给王大花买的,以前买给王大花的那个卡子被何母那个老白莲用过了。

卡子虽然被江宁拿回来了,但她并不打算给王大花用。

别人用过的东西不适合再拿来送人,王大花也不需要用别人用过的二手东西。

她买的这个卡子比何母戴过的那个要好看,颜色也要去比那个亮。

这次,她特意选了个大红色的,因为王大花最喜欢的颜色就是红色,她挑的这个颜色,王大花肯定会喜欢。

从供销社出来,江宁又去肉摊买了两斤肥瘦相间的五花肉,毕竟要包馄饨首先得要有肉。

这个时候,除了买一些大件的商品需要票,其他东西都不需要票。

买肉比以前容易多了。

买完肉又去粮油店买了一袋五十斤的白面,用来试做油条和包馄饨。

顺带又买了一桶二十斤的菜籽油,炸油条很费油,她记得家里的油不多了,都快要见缸底了。

买完这些东西,总共花了不到三十块钱。

一斤白面两毛钱,江宁买了五十斤,才花了10块钱,一斤菜籽油八毛钱,总共花了16块钱,两斤猪肉花了三块钱,总共加起来才29块钱,连三十块钱都不到。

东西有些多,但对有大力气的江宁来说那都不是事儿。

她轻轻松松提起面袋子扛在肩上,又一手提油和肉,步履轻快的去找王叔坐牛车了。

她来之前,王大花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不要误了坐牛车回村的时间。

抬头看看头顶的太阳、这个点儿已经是中午了,想来王大花已经回到家了,估计又在念叨着自己呢。

想到有人在家等自己,江宁脚下的步子不由加快了几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