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县令大人:小女子要搞钱 > 第40章 罗好丢了

第40章 罗好丢了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县令大人:小女子要搞钱!

罗安得了消息,就放下了手里的活,来了前面的铺子。

这一抬头才知觉,天都暗下来了。

她是从铺子和后院连着的门过来,在后面听了一会,不由得板住了脸,阿奶这是要坏了她们一家的名声。

东家的名声都臭了,这铺子的生意自然就不行了。时下的百姓对孝道可是很看重的。

她进了铺子,就朗声的招呼道:“吴大哥,快请了阿奶上楼上雅间,在做两碗馄饨,多放些大骨汤,给阿奶润润喉!”

“不用,我坐这就挺好。人多,热闹!”罗老太没好气的道。

罗安让掌柜的再给她端吃食,她却没拒绝。

刚才她吃的那羊肉汤味道还在嘴里,她还真想尝尝那馄饨是什么味。

罗安眼神暗了暗,“阿奶这是稀罕我爹呢,我爹和阿奶也最亲香。”

这话听着罗老太脸上的肌肉抖了一下,看了眼旁边碍眼的老三,不自觉的撇了撇嘴。

“这不,前些日子四叔娶小四婶,我爹怕阿爷阿奶为发愁,把我们三房住的房子给腾了出来。”

“阿爷也心疼我爹呐,整整给了五两银子让我爹出来讨生活!”

罗安说着好听话,语气却带着讥诮。

五两银子,穷苦的人家,够生活一年了。

能来铺子里吃羊肉的,又有几个穷苦人呢。

听了罗安的话,铺子里的食客恍然大悟,看向罗老太她们的眼神就变了。

罗老四急忙解释道:“可不是因为我,那是。。。”

罗老太打断了罗老四的话,狠呆呆的道:“死丫头,你说啥呐,都被你那个坏出水的娘教坏了!”

罗安冷脸道:“阿奶是长辈,只有说我的份,我爹也孝顺,随阿奶说吧。”

她提高音量道:“各位因着铺子里的家事,吃晚食受了叨扰。”

“吴大哥,每桌上一盘猪头肉,算铺子里的。”

食客们说着,姑娘客气了。

罗安脸上带着笑,心里却在想着,但愿能堵上他们的嘴,别听风就是雨,到处编排!

罗老太想发作,但这铺子里都是人,到底她还要些脸面。

她看罗安要走,忙叫住她,“三丫头,你先别走,我有话说!”

小赵氏也过来拉住罗安,“四婶嫁过来这些日子,还没好好和三侄女说过话呐!”

“你四叔回去都说了,三丫头啊,是真能干,看着铺子张罗的,有声有色。”

小赵氏说话温温柔柔的,还有些文雅。

这意料之外的热情,让罗安有些摸不着头脑。

索性坐下来,看看她们到底意欲何为!

小赵氏曼声细语的从罗安长得漂亮,到罗安会做生意,到罗老三和郑氏有福气,到铺子红火,眼见着要夸到后院的狗的时候。

罗安才后知后觉的发现,天都彻底黑了,罗好还没回来!

平日罗好下了书院回家,都要告诉她一声,才自己做先生留下的课业的。

罗安蹭的一下站起来,“吴大哥,看见好儿回来了吗?”

吴掌柜想了一下:“今天还真没看见,是不是回后院了?”

罗安忙要去后院找一下,罗老太不悦的道:“一个丫头片子,也就你爹娇惯着!”

“还上什么书院,还能读出个状元不成?”

“六七岁的丫头了,还能丢了!”

罗老四也阴阳怪气的道:“是啊,三哥,你这事办的还真让弟弟我佩服!”

小赵氏忙过来拉罗安:“三丫头,四婶和你投缘,还没说够话呐!你快过来坐。”

罗安着急,一把甩开小赵氏的手,大步往后院跑去。

她迈过铺子的后门坎时,还能听见罗老太太的喝骂声,“三丫头真是越来越没规矩了!”

罗安找遍了后院,都没找到罗好,她有种恍惚迷蒙的感觉。

甩了甩头,让自己回神。

罗安才跑回铺子,“爹,好儿不见了。”

罗老太和罗老四她们还在说着什么大惊小怪,一会就回来了,娇惯之类的话。

罗老三也急了:“安儿你先别着急,我去书院找找,许是先生有事被留下了。“

罗安忙叫过小六子,“小六儿哥,你快跟我爹去!“

小六子应了一声,也急急的追着罗老三出去了。

现在白日短,集市歇市就早了半个时辰。小六子收了集市那边的食摊子,就来羊食馆子帮忙。

罗老三他们走了一刻多钟,羊食馆子来了一位食客,对着罗老四轻轻的点了下头。

罗老四道了声:“既然铺子里还忙着,我们就回去了。“

就和小赵氏一起,扶着罗老太,大摇大摆的走了,那背影姿态颇有几分得意。

罗安此时心急如焚,哪还能注意到这些。

说了句,“阿奶,四叔、小四婶,慢走“,就又盯着书院的方向看。

二楼楼梯处,杨县令却把一切都看在眼里。

他对随从点头示意了一下,随从杨大就也出了铺子,跟着那给罗老四示意的人而去。

杨县令今天下了衙,就想着去羊食馆子看看,那些曾是乞丐的少年们,现在是什么模样。

顺便来吃个晚食。

到了羊食馆子,杨县令眉毛微挑,心里不由得一震。

羊食馆子里的伙计,大的有十几岁,小的也就十岁左右。

都穿着靛蓝色的粗布褂子,干净整齐,胳膊上搭着白色的布巾,铅尘不染。

虽然还有些清瘦,脸色却是透着健康的气色。

和之前真是云泥之别。

杨县令不由得有些敬佩,罗姑娘的善举,足以改变这些少年的一生了!

京里那些夫人小姐们的,说起来也都是良善人。

谁谁谁初一舍了米银,谁谁又捐了善款。

到了冬日,更是几府一起,就搭起了粥棚。

可她们做这些,不是祈求善举能换成福报,就是想给自己或府里,赚些良善的名声。

又有几个是真心的可怜、帮助这苦难的人的呢?

罗老三和小六子,一路跑回来,又是着急,大冬天的,两人满头都是汗。

“爹,怎么样?”罗安一直等在铺子外。

罗安没看见罗好的小身影,心里明镜似的,却依然小心期盼的问道。

“没有!书院都黑了灯,守门的老先生挨个打开了书舍,连茅厕都找过了!”

“这孩子去哪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