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县令大人:小女子要搞钱 > 第55章 罗大姑到访

第55章 罗大姑到访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县令大人:小女子要搞钱!

之后,罗安也是,大哥、至哥儿的乱叫。

直到有了大嫂,为了树立严至的伟岸高大形象,罗安才管住了嘴,没再叫至哥儿。

“是啊,今年的流民,比去岁这个时候,多了五倍不止。”

“听小东他们说,那些流民大都是南边的。”

“前年,老天爷不赏脸,庄稼也就收了四五成,都不够交朝廷的粮税赋,家里还要添上些银钱。”

“去岁大雨又下个不停,庄稼都泡在了田里,颗粒无收。”

“为了活命,他们也只得出来,兴许还能度过这灾年。”

严至说着听来的消息,心情也有些低沉。

城外的棚子里,到了明年春天,不知道还能有多少人!

“说是南边赈灾,朝廷从各处调了大批的粮食过去。我看咱们肃宁城最近的粮价,每斗也涨了三文钱。” 这也是罗安最发愁的。

棚子外的流民,她有怜悯之心,却人小力微,只得偶尔赈济。

“摊子和铺子,这些吃食,都是用面的。马大哥酿酒也要粮食。”

“若是这粮价涨起来,咱们这小本生意,可经受不住啊。”

罗安严至兄妹对视一眼,都想到两个字 “屯粮”。

罗安是个行动派,说干就干。

她又在后街租了个小院子,不大,却是足够用来囤粮食了。

院子有正房两间,三间厢房,还有一个杂物房和一个猪圈。

罗安先把厢房腾空,在地上整齐的摆放着砖石,再找些木板子,搭在上面。

砖石和木板隔出的空档,通风透气,能让粮食少受地上的潮气,防止发霉。

粮食多了,这耗子自然就多了,罗安又在院子里放了几只猫。

严至又在院子里的墙根处,做了些布置。

肃宁城里大粮店就那么四五家,小粮店却是不少。

半个多月的时间,罗安严至,陆陆续续的从城里的粮店买粮,小院的厢房已经摞起了好几排的粮食,装满了多一半。

之后两人还要陆续的再买,把正房和厢房都装满。

谁能想到,普普通通的小院,里边存了这么多粮食!

冬至过后,天气愈发的冷了。

罗安忙过了午食,打算回后院歇息一会,晚食忙起来,再去铺子里帮忙。

她抱着双臂,缩着脖子,跑回了后院的正房。

到了房门口,就听见屋子里传来一阵爽快的妇人的声音。

有些熟悉,罗安却是记不起来是谁的了。

正房东屋,炕头铺了个小垫子。上面盘腿坐着一个妇人,脸盘圆润,面色莹白。

穿着绸布的袄子,外罩比甲,同色的罗裙,小富之家当家太太的打扮。

“老三,咱娘那脾气你还不知道,也就她那老四最宝贝,你别和她一般见识。”

“还有咱爹呐。”

“你也别和娘置气了,你这老大也找回来了,咋也得回去给他爷奶磕个头。”

“咱这做小辈的啊,还是得先低头。”

罗老三低着头,闷不吭声。

妇人又对着郑氏劝道:“老三媳妇,你们妯娌几个,你是最通情达理的。”

“你也劝劝老三。”

“这亲母子,哪有隔夜仇。”

“十月怀胎,生恩大过天呐。”

郑氏眼圈又见红,“这些年,娘说啥我都听,我对娘这一片心呐,她咋狠得下心就扔了自己的亲孙子!”

妇人的语气也有些气愤,同仇敌忾的说道。

“还不是马仙婆,话说一半,等着咱娘自己上套呐。”

“咱娘也是被那马仙婆吓唬住了,那婆子就是想多要几个钱,才说的邪乎。”

“这啥事都有破解之法,她还想着娘多花银子,找她破解呐。”

“谁承想,咱娘那听风就是雨的性子,倒是差点害了我大侄子。”

妇人拍拍郑氏的手,“这回的事,是怪咱娘,让你受苦了。”

郑氏抹了抹眼角:“大姐,这个家里,也就你能说句公道话。”

原来是大姑!

罗安嘴角露出一个嘲讽的笑。

罗大姑最会做人,每次回娘家都是面面俱到,哪怕是最不受人重视的郑氏,她也温言细语,引得郑氏和她交心。

上辈子,罗安也觉得大姑好。

每次回来,大姑都会给她些时下小娘子喜爱的小珠花小首饰。

兵乱起后,大姑一家是和罗家一起逃难的。

爹掉下山崖后,她和娘母女二人无依无靠,每次分到的食物都是最少的,有时候干脆就没有。

每到这时,大姑都会从自己的口粮中节省一点出来,让她和娘不至于饿死。

谁能想到,靖北关下,青州城外,大姑向阿爷献计,大表哥联络,把她送入了守备府后院。

她和阿娘不肯,大姑又劝说阿娘,这乱世进了守备府或许还能活命,阿娘信了。

大姑又和她说,进了守备府,还能接济你阿娘,得了守备大人的宠爱,将你阿娘接进府里也未可知。

她也信了,因为那是大姑!

上辈子,直到她把钗子插进喉咙都以为大姑一心为她着想。

直到她当了阿飘,一路跟着罗家人,才知道这一切都是大姑背后推波助澜。

罗安甩了甩头,推门进屋,一股热气扑面而来。

“哎呀,安儿回来了。”

“快坐大姑这来,让大姑好好看看。“

罗大姑亲热的招呼着罗安,罗安却扯了扯嘴角,坐到了柜子旁的长凳上。

罗大姑一据,随即又牵起了嘴角。

又接着继续劝说着罗老三。

“大姐,娘这一次次的所作所为。“

“老四要卖了好儿,她不拦着,还帮着他遮掩。“

“说到底,我这孩子遭的罪,都是我这个当爹的没用。”

“你也放心,该给爹娘养老的银子,我一文不差。”

“别的,就别想了,许是我没那母子的亲缘。”

当着大姐的面,罗老三也发泄着心里的不满,和阿姐说着心中的委屈。

罗大姑见劝和不成,也知道罗老太这次做的太过分了,短时间内不好转圜。

“哎!不管咋地,咱们兄弟姐妹的情分可不能疏远喽!”

罗大姑又提起以前小时侯的趣事,罗安就当听讲古了,空出一只耳朵听着,一边琢磨着罗大姑的来意。

倒是有一事引起了罗安的注意。

罗老三三四岁上,被掳走过一次,罗大姑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家,愣是跟着那人贩子的马车追出了二十来里路,被发现了,还差点被一起掳走。

也是那人贩子没长眼,掳走了嘉城关守将家偷溜出府的小公子。

最后,一队护卫赶来,抓住了人贩子,救出了自家的小公子。

其他的被拐的孩子,也都被护卫送到了就近的府衙,罗老三姐弟也顺利脱险。

罗安心里不由叹了口气,难怪她爹对大姑如此亲近。

一时姐弟两个愈发亲热,屋里的气氛更加热络起来。

罗大姑还笑着对罗安打趣罗老三,道:“你爹啊,从小就是个淘气的。”

“那院子里的树嗖嗖几下就上去了。比直儿还皮实呐!”

“现在也成家立业,有儿有女了。”

罗大姑欣慰的看着罗老三,又接着道:

“你这分家出来,大姐之前也不知道,要不咋也得伸把手,帮你拉扯这一大家子。”

“好在你也能干,还有头脑,如今也算置下一份家业了。”

罗老三呵呵的笑着,一脸的憨厚。

他对现在的日子也很满意。

罗大姑继续说道:“不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