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直播探险,出人命了 > 第131章 象雄王朝30

第131章 象雄王朝30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直播探险,出人命了!

把他们连接起来就是:在辛绕永恒慈悲的普照下,没有凡间尘世生死轮回的痛苦,能够如愿以偿地享受永恒的幸福。这样的解释将沃摩隆仁作为一个精神世界的崇拜对象推向了极致。

到了近代,这个概念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它被一分为二,变成两个沃摩隆仁即大食沃摩隆仁和象雄沃摩隆仁。对此最具典型的描述要数夏尔杂·扎西坚赞(1858-1934年),他以“中心”这个词为基础,分成文明中心和地理中心,大食沃摩隆仁是文明的中心,象雄沃摩隆仁是地理的中心,前者实际上就是原有的沃摩隆仁的概念,而后者就成为现实世界的一个部分即以冈底斯山为中心的象雄了。但是,在沃摩隆仁之前冠以大食和象雄两个地名将其分割成两个独立的地理单位,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释两个沃摩隆仁当中名称相同的地理单位。对此,夏尔杂·扎西坚赞的解释为人们消除了疑虑:在两个沃摩隆仁之中都出现的冈底斯山、玛旁雍湖和四条河流均在大食沃摩隆仁,四条河流也是从大食沃摩隆仁流出的,然后流向印度。然而,如此含糊其词的解释并没有影响苯教徒对沃摩隆仁的信仰,虔诚的苯教徒依然相信大食沃摩隆仁的存在并将自己来生的希望寄托在大食沃摩隆仁之上,甚至连现实世界中的象雄沃摩隆仁也因此而变得更加神圣,使他们通过对现实中的沃摩隆仁的膜拜来试图达到来生降生大食沃摩隆仁的目的,因而膜拜现实中的象雄沃摩隆仁也成为人们来生降生在大食沃摩隆仁的敲门砖。作为夏尔杂的弟子,扎敦·格桑丹贝坚赞(1897-1959年)对沃摩隆仁的解释又更进了一步。他同样以“中心”这个词为基础,但他分出的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地理中心、文明中心和准中心。作为地理中心,作者援引了《世间源流》的记载来证明了象雄沃摩隆仁的冈底斯山、馨香山和玛旁雍错湖的神圣的地位,并用《静猛经注》的记载来说明它们的地理位置就在赡部洲的中心,解释了四条河流的走向。认为六合为十八由旬的冈底斯山是盖阔和桑却塔图的圣地,是古象雄的中心,也是苯教前弘期众多的苯教大师们修行并得大成就之圣地。作为文明中心,作者认为大食沃摩隆仁被印度人称为北方香巴拉、被乌仗那人称为西方极乐世界、被吐蕃人称为西北沃摩林。他援引了(经部集要》的记载来描述了大食沃摩隆仁的地貌。另外,他增加了一些佛教时轮文献对香巴拉的描述,显然是想强化大食沃摩隆仁与香巴拉的一致性。对于大食沃摩隆仁至今最为详尽的描述可能是《无垢光荣经》,该经详述了大食、乌仗那、吐蕃、印度、汉地、萨霍尔、勃律、克什米尔、理拜、绰木格萨尔、象雄、姜、霍尔和杂米欣的人,甚至十合之主和鲁、年、萨达等不同生灵对沃摩隆仁的不同称呼,显然,这里的描述己经因为完全被神话而不着边际。作为准中心,他认为就是象雄和吐蕃。前者又分里象雄、中象雄和外象雄三部分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后者分了阿里、卫藏和多康,阿里三围为普兰、古格和日土。卫藏四翼为右翼、支翼、中翼和左翼。多康又分为六岗和四水并有详细的说明。这个准中心实际上不是什么中心,而是历史上的象雄和后来的整个吐蕃,在说明中除了吐蕃包括了安多地区以外所谓的象雄和吐蕃的地理概念实际上是重复的。

道教的始祖为老君,有人老君、神老君之分。神老君为太上老君,译藏文为最圣至上之主的意思。这个老君,依汉人说法,是天地初成时就出世的。有些人认为他就是梵天,我想这种说法也对。因为与《俱舍论》等中所说:世间初成之时,大梵王的无量宫殿和大梵天王次第出现之语颇为符合。其名为最胜至上之主,亦与倡言梵天为创世神等的说法相符合。传说老君自从那时起至于后世,曾八十一次变为人身,其八十一次之数中,将本师释迩佛亦列入在内,此又与说遍人天有十遍人的理论相仿佛。至于人的老君,似指的是八十一变化之一。老子出世的时代与孔子略同。相传他在母腹中住胎八十二年,生时须发皆白,’故名老子,意为老人,后来门徒美其名便称为老君。

据说老子在山洞中得到七十二章天书,精勤研习,遂创出道士教一派。先师汤吉勤巴说:“老君与苯教的教主敦巴辛饶为一人,余意“辛”字可能就是汉语对圣贤称为神仙的“仙”字,藏人读音错讹遂呼为“辛”。

又据苯教文献《玛旁湖历史》(mtsho ma pham gyi to rgyus)记载,辛绕为象雄王子,他有八子,其中贝氏妃赤杰木生子雍仲旺丹(g\yung击ung dbangldan)承袭王位,其子珠格加布(vbrug gi rgyal bo)生子穆本玉丹(dmu bon yovu bdan )。后者子木本唐多(dmu bonthang rdol )、唐多子杰洛查( skye to tshal )、杰洛查子辛卓巴(gshen grol ba)、辛卓巴子木卡布木布( dmu kha spo mi spo)。而史又明载,聂赤赞普之子木赤赞普曾邀请象雄王木卡布木布到雅隆传法,那么,他们应为同一时代人。

在藏文史书中具有普遍性的上述记载如果不误,那么,我们可以推测一下传说中的辛绕米沃的大致生活年代。我们依据两个数据材料来推定古代吐蕃人一代人的年岁间隔:其一,西藏和平解放初期,人均寿命是36岁;其二,吐蕃王朝从松赞干布到朗达玛十代赞普计225年(即617一842年),人均寿命22. 5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