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直播探险,出人命了 > 第15章 锁龙井

第15章 锁龙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直播探险,出人命了!

半个小时后,九儿姑娘讲得口干舌燥。李沫也想起了这次来的真正目的。便问九儿:“双瞳婆婆会不会顶香出马的本事?”

九儿回答说应该没有,她跟师傅学艺三年,从没听师傅提起过会萨满教的这套法式。

李沫有些泄气,提出想去存放镇魂罐的房间看看。九儿姑娘同意了,说看看可以,可他千万别动罐子,李沫点头应允。

二人踱步走进了东厢房,面对满墙的镇魂罐,李沫不禁有些感慨,双瞳婆婆降妖驱鬼的本事还真的厉害!

他仔细看着这些镇魂罐,发现每个罐子的材质和年代都不相同。有些像是明清时期官窑烧出的罐子,釉色盈润,色彩艳丽,十分精致;有些却像是平常的紫砂罐,色泽淳朴,造型普通。

他问九儿,这里这么多镇魂罐,哪个罐子镇压的妖怪最厉害?

九儿指了指正中间的红色罐子“这个,这个里边镇压的最厉害!”

李沫定睛一看,正是上次他看到的盖子顶部有龙型装饰的那一个。

“这个里边镇压的是什么?”

九儿没有回答,反问李沫:“你来北京这么多年,有没有听过北新桥的锁龙井?”

啊?罐子里镇压的东西居然和锁龙井有关?

说起锁龙井,李沫非常熟悉,他大学时很喜欢逛灵异论坛,有一次,他看到帖子上说,在北京地铁5号线的北新桥站点附近曾经有一口井非常的诡异,井口用8条铁链锁住,井里深不见底,有时会从井里传出像龙咆哮一般的声音。所以,这口井也叫锁龙井。李沫记得他当时还专门跑去北新桥找这口井,可惜找了一下午也没找到。

九儿姑娘摇摇头说:“你是找不到的,因为这口锁龙井已经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接着,她讲起来这口井的来历。相传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全国闹起灾荒,而朝廷却救济不力,各地相继爆发了农民起义。乞丐出身的朱元璋走投无路,他铤而走险,加入了农民起义的队伍。

也许是天命注定,朱元璋一路越战越勇,最终消灭了元朝,成立的大明王朝,并定都南京。但是元朝的首都是在北京,朱元璋一直担心元朝的残余势力反攻北京,就派他的儿子燕王朱棣驻守在那里。

一晚,朱元璋在皇宫就寝,梦见一个白发老人,自称是龙王。

龙王对朱元璋说道:“天下本不太平,你常年征战,使得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作为上天对你的惩罚,我要将北京城的水全部吸干”。说完,老龙王就飞天而去。

朱元璋顿时被梦惊醒,他连夜命太监将刘伯温请来商议对策。

刘伯温是明朝第一军师,擅长风水堪舆、精通奇门遁甲,被人称为”刘半仙“。

刘半仙对此事不敢怠慢,次日就启程赶往北京。到了北京城,他经过仔细勘察,发现原来分布在北京城的九个海眼,其中八个已经干涸,若是再晚一些,估计北京城的水真的要被老龙王吸走了。

问题找到了,但是如何解决,刘伯温犯了难。这时有人给他推荐了一个人,这人是北京庆寿寺的主持,名叫姚广孝,这位姚主持不但对北京的地形非常熟悉,而且知识渊博,足智多谋。

刘伯温听后,亲自到庆寿寺拜会姚广孝,见面后,刘半仙发现对方只是个30出头的年轻人。即便如此,刘伯温仍然毕恭毕敬向他请教,如何能把北京城的水留住?姚广孝回答:“若想留住此水,必先制服恶龙。我们只要将北京城重新修建,就会让龙王束手就擒。”说完,就用笔在纸上“刷刷刷”地画了起来。

刘伯温一看大惊,姚广孝画的与其说是城市建设图图,倒不如说是画了一个人,而且画的这个人刘伯温还见过。

原来,就在刘伯温拜见姚广孝的前几晚,他接连梦见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孩对他叫道:“你画我啊,画啊,画我啊。”当时,他百思不得其解,今天看到姚广孝再次画出了这个小孩的形象,刘伯温才意识到他梦里出现的,正是这个穿红衣服的小孩儿。

只见姚广孝画的小孩头上梳着两个小揪揪,穿了一件荷叶边的披肩,肩膀两边镶着的红绸子,在微风吹拂下,像是几条挥舞的臂膀。

这不是八臂哪吒吗?将整座北京城筑造成八臂哪吒的样子,这样就能来降住龙王,这事靠谱!

于是,刘伯温当即将筑城方案快马禀报给朱元璋。朱元璋看好拍板同意,命刘伯温和姚广孝两人共同担任修建北京城的任务,刘伯温从西边修筑,姚广孝从东边修筑,双方在中间汇合,这样不但可以合理安排工人,还能大大缩短工期。

不久后,整座八臂哪吒城就建好了:正阳门是哪吒的脑袋,瓮城东西的城门是耳朵,正阳门里的两眼井是眼睛。正阳门东边的崇文门、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西边的宣武门、西便门、阜成门、西直门分别是哪吒左右身体的八只臂膀。北面城的安定门、德胜门是哪吒的两只脚。天安门是五脏口,从天安门到正阳门长长的小道就是哪吒的食道,路边的大小胡同如同哪吒的肋骨和血脉。

老龙王听到刘伯温筑城的消息,害怕自己被八臂哪吒镇压在北京城下,一旦它被压在北京,就会失去自由,变成一条普通的龙,只能被人用来祈福求雨。于是,龙王连夜逃出北京,但它仍然要将北京的水全部取走。

刘伯温算到老龙王不会善罢甘休,就找来了当时守城的大将高亮帮忙破解。

刘伯温叮嘱高亮,务必要在今天的午时,身着战袍,骑着战马,前往城东门外去寻找一对老夫妇,这对老夫妇应该是寻常农户的打扮,最明显的标记便是二人共同推着一架水车。

刘伯温再三嘱咐高亮,见到这对夫妇后,什么话也不要说,就用你的兵器将水车刺坏,然后立刻返回城门,中途不要回头,一直奔回西直门内便可化解这场灾祸。

得了刘伯温的命令,高亮将军一点也不敢马虎,立刻换上盔甲骑上战马出了城。按照刘伯温的指示,他果然在城东门外看到了一对推着水车的老人。

高亮谨记着刘伯温的嘱托,目不斜视地冲到车前,拎起兵器就将水车刺了个七零八落,然后转头飞驰朝城内奔去。

事情到了此时已经成功大半,可高亮将军得意忘形,竟然将刘伯温的告诫忘在脑后,他想看看被自己刺坏水车的夫妇是什么神情,他便转头看了一眼身后。

哪知就是这一眼,他发现突然出现百尺高的海浪向他袭来,高亮将军连喊都没喊出一声便被吞没在巨浪里。

龙王虽然杀了高亮将军,但是他的计策也被刘伯温破坏了。他眼见北京城有刘伯温坐镇,自己一时半会也奈何不了,只得潜回海里,静待日后的时机。

刘伯温这边也知道,这老龙王定然不会善罢甘休,但现在北京城已经固若金汤,它要想再兴风作浪只能从城中遗留的“海眼”进入了。

此时,刘伯温收到朱元璋的诏书,让他回到南京处理朝政。于是他找来了当初与自己一同修建北京城的姚广孝,希望他能代刘伯温继续保护北京城,姚广孝欣然同意。

刘伯温将事情的原委告诉了姚广孝,叮嘱他应该如何防范。姚广孝逐一记下。

刘伯温这边前脚刚离开北京城,后脚老龙王就动起来收回北京城水源的念头,它这次请了修蛇出马。这修蛇本也是上古的凶兽,即将演化成蛟龙,凶猛异常,修蛇对龙王承诺一定会完成任务,将北京城的水吸干,让其变成一座死城。

北京城里的姚广孝得到刘伯温的嘱托,不敢怠慢,每天都守在北新桥那处“海眼”旁。

功夫不负苦心人,一天,姚广孝听得海眼里咕嘟咕嘟、源源不断的涌泉声,他心知这是龙王一伙要来了。

只见他腾空而起,挥出法杖,三两下便将涌出的海水封堵回了海眼中。继而又凭着自己多年修行的功夫和刘伯温走前的指点,将刚刚冒出来头来的修蛇捆绑得结结实实。

可如何处置这灵蛇却让姚广孝犯了难。毕竟这修蛇也是龙王一族,算是半个神仙,如果真的斩杀了它岂不是给北京城埋下了祸根,可若不对它施以惩戒,给龙王点颜色看看,日后又怎能保得北京城风调雨顺呢?

左思右想之下,姚广孝看向了那口刚刚被堵上的海眼。

既然龙王想要凭借海眼才能来到北京城,那不如就将这条灵蛇镇压在这口海眼之下,来警示龙王。这样一来,北京城也无后患之忧了。

于是,姚广孝就在北新桥的交叉路口,绕着海眼的位置修起来了一圈井沿,垂下去了长长的大粗铁链,困住修蛇,旁边另起了一座庙宇,用来镇压这口海眼。

灵蛇知道,自己此后怕是很难见到天日,在被投入这口海眼井中之前转身质问姚广孝,自己何时才能从这口井中脱身而出呢?

姚广孝沉默片刻,继而答道:“等这儿的桥旧了,你能听到开城门打錪的声音的时候,就是你的出头之日。”

灵蛇因为得了姚广孝的承诺,就选择顺从地被镇压在了北新桥下的那口井里。

周围围观的民众听了却不乐意了。要知道,古时候没有钟表,大家全靠打錪声音来报时,早、晚开城门都打錪为号,这样一来,修蛇岂不是每日都能听到打錪声,只等桥旧了就能再度出来兴风作浪吗?

姚广孝笑了笑,告诉崇文门负责打錪的小吏,让他取下城门上悬挂的錪,改挂上一口钟。从此,崇文门处开关城门只有钟声,再无打錪声。

另外,姚广孝还让北京城的太守将此处改叫做“北新桥”,这样,“新桥”就永远不会变“旧桥”,灵蛇也再无出头之日了。

这就是北新桥锁龙井的由来。

1937年,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日寇攻进了北京城,在城内大肆烧杀掳掠。而这口充满传奇色彩的锁龙井也成了日寇的目标。

日军大佐并不相信锁龙井下锁着一条灵蛇的传说,他们觉得,这口井下一定隐藏着什么神秘的宝物。于是浩浩荡荡召集了几十名日本兵,拽起井口的铁链子就开始往外拉。可诡异的事情发生了,他们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拽了3天3夜,铁链也没拽到尽头。

更可怕的是,随着铁链的不断拉出,井里开始黑水翻滚,并伴随着一阵阵腥臭味,还时不时传出怪异的叫声,似乎一个怪物即将冲破井口,吓得日本兵赶忙将铁链扔回井中落荒而逃。

建国后,北京城要拓宽道路拆除锁龙井,九大宗族商议,各宗族派出高手将从修蛇从九龙井放出,这时修蛇的功力已经大减,众人合力将它安放在镇魂罐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