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快穿:虐文女主她是修无情道的! > 第46章 替身文学里的冒牌和亲公主(二十二)

第46章 替身文学里的冒牌和亲公主(二十二)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快穿:虐文女主她是修无情道的!!

那位专心修仙问道的陛下,自然是没有异议。

或者说,他有异议也不会被太子采纳了。

一个早就失了对前朝掌控权的皇帝,如今不过是个吉祥物罢了。

于是,任命宗俨之为平西大将军的圣旨很快便降下了。

他将带着各地合计十万余士兵,与边关裴聿珩的二十万戍边将士汇合。

宗俨之为主将,裴聿珩为副将,同西越开战。

至于还在西越的惠仪公主……

太子曾私下同宗俨之说过此事。

“皇妹既然是和亲公主,就该知道和亲公主的宿命,便是为故国而生,为故国而死。”

对于这个同胞妹妹,太子早就没了什么印象。

他虽然和宗兰漪是同胞所出,但既然都能写信申斥其多管闲事,自然也谈不上感情多么深厚。

“她和亲西越,便是为故国而生。而如今大魏和西越战事将起,她自然也该明白,为故国而死的含义。”

用她的死,激起将士们的复仇血战之心。

无论是淳于狄安杀了她祭旗, 还是她自尽。

都可以。

宗俨之眼神一暗,没想到太子当真如此心狠。

不过,这倒也和他的计谋对得上。

反正,阿苒和真正的宗兰漪,两人会各归各位。

宗兰漪逃避了这么多年和亲公主的责任,如今,也是时候还回来了。

半个月后,宗俨之带着大军前往了凉城。

而皇都的英王府内,林庶妃突然病重,很快便报了病故。

顶了六年林兰漪名字的宗兰漪,如今则是被捆起来一同带往了凉城。

宗俨之到了凉城后,很快夺了裴聿珩的兵权。

出乎意料,裴聿珩半分反抗也无,十分痛快交出了兵符。

宗俨之只以为这是裴聿珩识时务,在确定了他并没有故意设局使坏后,宗俨之很快便开始接手了军营的一切事务。

发起战争,自然得师出有名。

大魏这边给出的理由,自然是西越强迫大魏百姓为奴。

宗俨之找了一些文人,将西越以工抵地这件事以春秋笔法大肆传播。

在宗俨之找来的文人笔下,日子过不下去主动前往西越谋生的百姓们,成了被奴役的可怜人。

而西越免除赋税一事,则成了诱人前往的诱饵。

大魏百姓在那里,是低人一等的奴仆,要夜以继日为西越人干活。

如今,大魏发动战事,并非撕毁两国在六年前订立下的休战盟约,而只是为了解救被奴役的大魏百姓。

是西越撕毁盟约在先。

大魏,不过是奋起反击而已。

几篇檄文,几乎传遍了大魏。

但时苒早就料到了这些。

早在宗俨之抵达军营之前,诸峪便在有心之人的谋划下,生了一场风波。

先是几个大魏百姓突然妄图在田地间喷洒毒药,想要将数千亩良田毁于一旦。

而同时,覃仓城也出现了一样的情况。

反应最为激烈的,不是西越人,而是辛勤耕种这些土地的大魏百姓。

他们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就是为了依靠粮田生存下去。

这些人毁掉的,不是西越的良田,而是他们的未来。

接着,迁移而来的大魏百姓中,又有几个刺头站出来。

他们说,既然这两座城池的土地都是大魏人耕种。

那这两座城池,便应当属于大魏。

这可吓坏了其他大魏百姓。

他们老老实实耕种土地,为的只是一家人能够过上吃饱肚子的日子,哪里存了这样骇人的心思。

况且,西越的军队可就驻扎在这附近,要是知道他们居然还念着大魏,岂不是大祸临头?!

这下,不少人也察觉到了不对。

怎么这桩桩件件的事,眼瞅着都是不想让他们在西越安稳待下去呢?

很快,西越军营里传来消息,西越抓获了一批大魏探子。

这些探子妄图在覃仓和诸峪二城挑起事端,激发大魏百姓和西越当地百姓之间的矛盾,届时制造人命冲突,以此光明正大发起战事。

这消息,和大魏的檄文几乎是同一时间。

两座城池里迁徙而来的大魏百姓几近绝望。

大魏此时发起战争,便等于彻底不管他们这些人的性命了。

毕竟,两国战事一起,他们这些还在敌国的人,最终都难逃一个死字。

就在百姓们惴惴不安之时,天汗妃的御令传到了这里。

“奉天汗妃命,两国交战,百姓无辜,凡在覃仓和诸峪二城登记在册之子民,皆可受西越庇护。”

这些大魏百姓们在领取土地之时,都是进行了登记记录的。

而如今,时苒的御令,便是认可了他们是西越子民。

一时间,众多大魏百姓的心情是又喜又悲。

喜的是,他们保住了性命,不至于被推出去斩杀。

悲的是,他们彻底失去了大魏百姓的身份。

即便当初是为了活命,主动拖家带口来到了西越,可终究大魏是他们曾经世世代代生存的地方。

如今,他们成了西越人,再也回不到故土了。

但很快,这种悲便被冲淡了。

西越回应了大魏的檄文。

是以时苒的名义。

大致的意思是,当初身为公主,自己奉大魏惠帝命,为两国之邦交,跋涉千里,和亲西越。

在西越的这六年间,也一直在竭力促成两国之和平永固。

为此,在大魏遭受雪灾之时,西越破例开覃仓和诸峪二城,接纳流离失所的大魏子民。

更是以十三年为期,为其提供粮田及居所,却不强迫入西越籍。

此乃西越为和平之最大诚意。

但大魏惠帝一心问道,不问朝政,不顾民生。

太子更是独断专行,不顾官员之反对,一力挑起战事,而后更不顾边关百姓之安危,甚至派出探子妄图以大魏百姓之死,激发大魏将士血战之心。

自己也在西越王庭,遭到了贴身侍女阿奴的刺杀,身受重伤。

自己乃是大魏公主,但更是西越汗妃,更清楚知道,两国交战,于百姓民生苦不堪言。

可大魏惠帝及太子孤行己意,已然不顾及百姓及自己这个和亲公主的生死,那么,西越将也应下此战。

这是一封血书。

字字泣血,令人闻之落泪。

一个为国和亲的公主,却遭到了故国之人的刺杀。

这无疑是极为讽刺的一件事。

当年阿奴的死,时苒并没有让人上报大魏朝廷,而是瞒了下来。

如今,恰好成了最为致命的一把刀。

公主的贴身侍女刺杀她,那会受了谁的指使呢?

此刻惠仪公主一死,又将有利于谁呢?

结合着覃仓和诸峪二城有探子妄图斩杀大魏百姓嫁祸西越一事。

一时间,即便是大魏自己的人,都对这场战事开始游移不定了。

这般手段,的确有些下作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