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快穿:虐文女主她是修无情道的! > 第64章 复仇文里女扮男装的驸马爷(九)

第64章 复仇文里女扮男装的驸马爷(九)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快穿:虐文女主她是修无情道的!!

眼看状元郎毫不犹豫开始动笔了,剩下的人也都陆续入座开始动笔。

只是,不少人都是面带愁色。

一来,这问题于他们而言,有些太过深远了。

他们不过是新科进士,虽然被授了官职,但真的等到被陛下重用,成为朝廷的肱股之臣,还不知要多久。

这种问题,便是浸淫朝堂许久的老臣都极难作答,何况他们。

二来,这问题太得罪人了。

难道如今除了陛下外,没人发现朝廷冗官一事吗?

自然发现了。

开国之时,吸取前朝亡国之惨痛教训,为避免朋党之争,大邺大量设置官职,后又大量任用官僚,使其互为牵制监督,从而加强皇权。

但从而造成的问题,便是如今的官员冗杂问题,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

但若要清除冗官,动了多少人的利益。

有些事,可以是旁人提出,他们去做。

但若是自己提出,那便等于把自己放在了满朝文武的对立面。

这不是等于绝了自己的前程吗?

看着底下各位进士脸上的神情,圣上的眸中是复杂莫测的情绪。

他手中的那串伽南香金粟寿字十八手串拨动得极快。

一般这种正式场合,陛下是不会带这串手串的。

可如今,陛下却带了。

内侍官看见这一幕,悄悄将头低得更加恭顺了些。

希望这些进士中,能有一两个答得合陛下心意之人。

不然,他们这一届进士,怕是全都要冷板凳一直坐到死了。

而此时,北面高处的观景台上,柔嘉公主正拿着千里镜,有些羞涩地看着集贤院的方向。

她的身旁,是皇后娘娘以及她的生母平婕妤。

皇后凤仪端庄坐在观景台内侧的楼阁内,看着柔嘉公主的模样,低声对身旁的平婕妤道,“看来柔嘉有相中的人选了。这次新科进士,本宫找了平阳王妃进宫问过,状元郎时冉,听说是上京城有名的美男子,人也有才学,迦南伯府的出身也算过得去。唯有这庶出的身份,略差了些。”

平婕妤是个温柔谦卑的性子,听着皇后这么说,立刻道,“庶出不庶出,还是看人是否勤奋上进。既然娘娘说这人好,那必然是好的。只是,还得看柔嘉自己的心意。”

皇后对平婕妤的态度很满意,笑着点了点头。

“自然,柔嘉的婚事,还是得她满意才行。”

不过,皇后也看过此次一甲进士的画像,这其中,这位状元郎简直是貌若潘安一般的出众。

柔嘉不会不满意。

如今,就看陛下是否满意了。

两刻钟之后,时苒收了笔。

一直在关注她的圣上,一眼便看到了。

轻轻挥了挥手,旁边的内侍官忙走向了时苒。

朝着时苒恭敬一笑,内侍官将时苒面前的纸张轻轻放到了托盘上,小心端着跪呈给了陛下。

圣上原本是面无表情拿过了那张策论,可仅仅看了开头,便双眼放光,整个人的身子也直了起来。

策论上,时苒开篇便点明了一件事,冗官,必须是要裁撤的,否则日积月累之下,必将拖垮一个盛世王朝。

但,裁撤冗官、精简官僚,将触动许多人的核心利益。

毕竟,在数量庞大的官员中,有相当部分人是闲置的。

他们因为“恩荫”及“任子”制度得了一官半职,但实际并不担任实际官职,对朝廷也没有半分贡献。

偏偏朝廷却要花大价钱养着他们。

所以,裁撤冗官,裁撤的就是这批人。

但偏偏这批人背景雄厚,一旦处理不好,极容易引起动荡,甚至动摇王朝根基。

所以,时苒提出的解决办法,并不尖锐。

首先,是建立明确的官员磨勘升迁制度。

每月一小评,每年一大评,不光要上级官员评价,更要官员自评,同时还要同级官员匿名评。

这评选也不是只凭个人意愿评选,若有三路的评选分数相差较大者,便要由朝廷派人进行细查。

看看到底是哪方出了问题,届时再行奖惩。

同时,只问政绩,不讲资历年限,废除之前官员的熬资历一说。

五年内官员若无升迁或贬黜,便要该官员及直属长官入上京城述职。

说白了,就是讲讲你这五年的工作。

若无政绩可奏,自然是被罢官一个下场。

这也避免了有许多官员一辈子在一个职位上干到死的下场。

既能提拔真实有才干之人,也能避免了无能之人浑水摸鱼空领俸禄。

其次,便是将如今只有官衔,并无具体职务的官员,统一建立天子府监进行官员管辖。

所有官员,必须按时点卯。

这必然会迎来一波阻力,毕竟这些冗官大多是享受家族庇荫入朝,金尊玉贵的公子哥们。

哪里愿意每天天不亮就去上朝。

那便厚赏。

天子府监主要职务,是协助六部公务,同时府监内每年一试,不光考诗书礼乐,更有弓马骑射、天机算术。

头甲三名,由圣上亲授男爵。

前百名者,可候补六部及地方实缺。

而后百名者,则是免去官衔。

被免去官衔之人自然不满,但架不住前头的人能够得到切实的利益。

要知道,许多人享受家族庇荫得了一官半职,但一辈子都摸不到六部的边儿。

毕竟,那里头才是真正的实职!

他们也不想如此碌碌无为。

但科举三年一次,无异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他们没有那个把握能够稳妥度过。

而且这么多没有实职的官员等着,好容易出一个空缺,怕是都要打破头去抢。

但如今,他们却有了办法能够得一个实职。

不会有人觉得自己是那后百名,他们都只会看到前头的人所能享受到的利益。

而这套方法一旦运转起来,前面的既得利者就会自觉去压制那些反对之声。

所以推行起来,有阻力,但绝不会像想象那般大。

而陛下所收获的,一是能够熬过府监考试的真正有才之人,毕竟这些世家豪族也不全是酒囊饭袋。

二则,是一批批被清退出去的无用之人。

而那些人,还半句陛下的不好都不能讲。

否则,就等于得罪了更多的人。

这等于,将陛下同世家豪族之间的矛盾,转移到了他们的群体之中。

陛下得到的,只有美名。

“好!好!”

看完这篇策论,圣上居然亲自起身,走到了时苒的面前。

“时爱卿实乃旷世之才。大邺开国,科举不下百十余次,选拔英才近万人,但你这篇策论,当属第一。”

这般高的评价?!

旁边还在奋笔疾书的众进士都停下了笔,一脸呆愣地瞧向了恭顺站在那里的时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