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七零,我在军属大院当乖女坑爹 > 第200章 这个黑饮料你能做吗?

第200章 这个黑饮料你能做吗?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七零,我在军属大院当乖女坑爹!

李英泽头一次想讨价还价,因为他不想陶桃为难,

于是找了售货员,利用年龄优势,乖巧的说道,

“姐姐,我们就是奔着电视机来的,没想到一挑就挑了这么些零食。

“你看,这带的票差了点儿,能不能我们多给些钱,明天过来的时候把票补上。”

其实,所谓的补票只是个场面话。

售货员是有内部票的,如果陶桃他们愿意多给钱,其实就等于售货员把内部票卖给了陶桃。

陶桃得了方便,他们得了钱,双方各取所需。

而且,陶桃上次买电饭锅一把拿出来了十张外汇券,今天又是十几张副食品票。

今天还又订了电视机,所以,

在售货员眼里,陶桃他们肯定是不缺这些票券的,不过是真的刚好不凑巧了。

售货员在多拿了李英泽递过去五块钱后,就同意了。

陶桃很高兴,她买的糖果和巧克力饼干都是按口味挑的,

一种口味也就四五颗,就是为了买回家后好分给大家都尝尝的。

要让她舍弃哪一颗她都觉得为难。

好在最后都留下来了。

陈修之看了看李英泽,面上不显,心却悬了一下。

之前没机会接触李英泽这些方面,倒是没想到,这小子在人情世故上,比陶桃懂得多。

平时李英泽一副万事听陶桃的样子,还以为是没长大的孩子,不想原来是个早慧内秀的。

从陈修之的角度来想,陶桃要是真和他在一起,可真说不好是好还是不好。

陶桃是一个纯粹的研究人员,像这种人性的弯弯绕绕,她可不如李英泽通透。

只是如今还早,陈修之也只能先把这些藏在自己心里。

几人买了东西回家,陶源迫不及待的去厨房拿杯子。

先开了一瓶可乐,给每人的杯子里都倒了一杯底。

然后先端给孙秀芝,“外婆,快尝尝,英泽哥说这是外国人喝的饮料,我们也试试这个东西是个啥味儿的。”

陈修之喝了一口后有些意外,“味道不错。”

李英泽点点头。

陶源喝了后眼睛一亮,“姐,嗝……这个黑饮料你能做吗?”

陶桃:……

李英泽听了这话眼睛一闪,又喝了一口,细细的感受味蕾和碳酸气泡在口腔里的反应,

肯定道,“能!回头我们就试试。”

最后这句话是对陶桃说的。

陶桃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想了想还是点了点头。

算是应下了。

系统捶胸顿足,“李英泽啊李英泽!你怎么可以被一口喝的给转移了注意力呢!

“你可是医药天才啊!难道不应该专注于医药研究吗?”

陶桃:“……呵呵,怎么就不能为了一口喝的去做研究了,

“就短期的经济效益来说,说不定可乐带来的收益比制药还高呢。”

系统无话可说。

如今的可乐都是进口的,国内还没有一家企业想到去研究这玩意儿,

毕竟,如今的企业都是国家计划经济,

一切为了人民的吃穿住行还忙不过来呢,哪里有空去研究外国人喝的饮料。

而且,如今能喝得起外国饮料的人太少了,而喝过的人又没谁是会考虑饮料市场经济的。

可乐属于碳酸饮料,可如今的夏国饮料还是酒水果汁为主。

不过,这也确实是个不错的方向,正好有点空,就当时是换脑休息了。

这玩意儿在陶桃看来真没什么技术含量。

就连李英泽都通过一次品尝,大概知道这玩意儿的制作原理了。

只不过要想让这饮料的口感更舒服,还需要做一些实验罢了。

陶桃对这个兴趣不大,但是吃了晚饭后,还是跟着李英泽去了实验室,

不过一个晚上,李英泽就把本土版的可乐给弄出来了。

还别说,喝着口感没太大差异,

没有可乐果,少了咖啡因,

只是用红糖、小苏打、水和白醋也能制作出来差不多的口感了。

但是要想像可乐一样装瓶,并保证装瓶前后的口感没变化,这就要去找饮料工厂实验了。

李英泽有点儿兴奋,“你说这玩意如果做出来,我们有没有可能赚外汇?”

自从陶桃用解毒药给国家赚了大笔外汇后,李伯安对于赚外汇这个事情就特别热忠,

可是如今夏国挖掘出来能出口的品类有限,有的产能还跟不上,自家用都不够谈什么赚外汇。

李伯安在家里念叨的多了,李英泽也就记在了心上。

陶桃听得李英泽这么问,愣了一下,

而后不确定道,“这玩意儿外国应该很多吧,我们想要做出口,估计市场有限。毕竟市场已经被他们给瓜分过了。”

李英泽听了这话,眼里兴奋瞬间消失。

陶桃不忍心,安慰道,“这东西做出来也是有好处的啊!至少我们以后想喝,不用再花好几块的冤枉钱了。”

李英泽一听就笑了,“对!不出口也可以自己喝。”

说着,他就把实验成功的饮料用个实验室的烧杯给装上,“带回家给我爸妈尝尝。”

陶桃:……

系统吐槽,“你们做医药研究的人自己没个忌讳,可你们也不想想,其他人敢不敢喝你们实验器材里装的东西啊!”

陶桃不乐意了,“我们怎么就没个忌讳了?

“那个烧杯平时都是装纯净水的,我们也是会分门别类的好吧。”

系统:……

第二天,陶桃和陈修之要去百货大楼取电视机,李英泽也跟着一起去了。

三人再次过来的时候,售货员很热情,几人直奔电视机柜台,

陶桃看着李英泽和小舅把电视机抬走,就看着相机有些走不动道了,

“这是相机?昨天没见呢?”

售货员一见就知道陶桃的意思了,“今天刚到的,这东西贵,一般一个月也就送几台过来,卖得快。”

言下之意就是,陶桃如果不是今天来取电视机正巧碰上了,没准过两天就没了。

“多少钱?”

“1268元。”

李英泽正返回来喊陶桃,就听到了这个话。

他抬头看了过去,相机。

这东西不仅是贵,关键是相机胶卷属于必需耗材,用相机可比什么都费钱。

最便宜的胶卷都要十多块钱一卷,好一些的更贵,需要三十多块钱了。

他为什么会知道呢,因为他拿到奖金后第一件事,就是买相机,

他想把陶桃的每个精彩瞬间都记录下来。

只是他相机买回家自己还没用呢,就被他爸给借走了,说是有用……

李英泽还没法拒绝,因为相机票是他爸特意帮他找人换的,

当时就说好了,买了相机的话,他爸如果要用得给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