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开国皇帝大乱斗 > 第39章 锋芒毕露

第39章 锋芒毕露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国皇帝大乱斗!

“不知对方是何人,能蒙受曹爱卿如此抬爱?”

“回皇上,乃是臣的儿时旧友,并无功名在身。”

“可是颖川郭嘉,郭奉孝?”

“是…是的。”

本来镇定自若的曹操,心中忽然一惊,天子居然知道郭嘉此人,还知道对方的字。

“此人患了什么病,伤寒症?”

李义回忆历史,记忆中,郭嘉是在曹操征伐乌丸中得了伤寒症而死的。

伤寒其实是一种急性的肠道感染疾病,在古代伤寒几乎是没有办法根治的疾病。

“皇上料事如神,奉孝的确是得了伤寒症。”

曹操的话里,带了一丝不易察觉的颤音。

太可怕了,天子对于他曹操的情况竟然如数家珍。

这小皇帝之前一直在隐藏自己,现在终于要锋芒毕露了吗?

“嗯,奉孝才策谋略,世之奇士,他若是死了,绝对是我们大周的损失。”

“传旨,让太医院最好的大夫,拿上最好的药,马上前往颖川救人。”

李义对着李辅国传旨道。

还没等李辅国应下,曹操连忙劝道:

“皇上,伤寒症乃是不治之症,臣曾寻遍全国各地名医,都说对此束手无策。让太医去怕是也无济于事。”

其实他曹操早就找过太医了。

他现在只想找个由头离开京城而已。

如果真的被禁足在京城,万一以后天下有变,自己岂不是将毫无作为。

白白便宜了已成气候的四征军府。

“朕的太医们乃是大周最好的大夫,相信他们可以治好奉孝的病。”

“曹爱卿,你只管待在京城,等待好消息就行。”

虽然李义结合前身记忆,不太清楚太医院里有哪些人。

但看御膳房和天牢里的情况,太医院里面的人物想来也不会太差。

而且在这节骨眼上,就算太医院里的人都是废物,也要把他们都说成是神医。

总之,绝对不能让曹老板就这么跑了!

“皇上,这…”

“退朝!”

李义当机立断道。

“退朝…”李辅国马上大声喊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只能向天子行退朝礼。

此时殿外,天已大亮。

李义则直接摆驾去了太医院,他想看看里面有无可招揽的人才。

“叮,恭喜宿主完成第一次大朝日上朝,在千古一帝的道路上走出标志性一步,特此奖励宝物《伤寒杂病论》,目前存放在御书房中,奖励冀州强弩三万人,目前驻扎在京畿之地背夜山中,凭宿主手令可调遣。”

真是瞌睡了有人送枕头。

这大名鼎鼎的《伤寒杂病论》,想来在这异世界中有其强大的天赋特性。

也不知道太医院中有没它的作者张仲景。

而那冀州强弩,是历史上东汉时期建立的军队。

史书记载:“幽州突骑,冀州强弩,为天下精兵。”

三国时期的袁绍,手下就有这么一支精锐部队,在统一河北的战役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又是驻扎在京畿之地?

李义坐在九龙车辇上,若有所思。

而在太极殿外,一些大臣目送着天子乘辇而去,久久不愿离去。

“孟德兄,皇上已经走远了。”

一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武将装束的大臣往曹操的肩膀上拍了一下。

平南将军刘备。

“玄德,今后你我怕是要同做笼中鸟了。”

曹操眉头紧皱,脱口而出道。

朝堂下,他曹操和刘备私交甚好,经常戏称“天下英雄唯史君与操耳”,所以言语间比较随意。

“嘘…”

刘备拉了一下曹操的衣服,一脸警惕地观察着四周陌生的士卒。

好在这些看起来精悍的士卒似乎对他们这些大臣的谈话都无动于衷。

“噢,玄德,操在附上已备上好酒,不如一起去寒舍喝上一杯?”

“孟德兄好意,备怎能相负,请…”刘备做出请的手势。

“请…”

两人快速向朱雀门走去。

在他们身后,则是以朱棣为首的一小群人也以相同的速度往宫外赶去。

“提督大人,皇上这道旨意对咱们来说是好事啊。”

一位身材高大威猛,不苟言笑,一副武将标准长相的大臣对着朱棣小声说道。

兵部郎中张辅。

“你懂什么!回去再说。”

朱棣加快脚步赶紧离开皇宫。

昨晚整个京城,许多惊天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真假难辨。

加上今天的天子实在太反常了,所以他朱棣要马上回府跟众人商议一二,好准确应对接下来的局势。

李善长紧跟着朱棣,听了张辅的话后,微微摇了摇头。

事情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之前皇室或者说以太后和皇后为首的后宫,都是联合非四征军府的势力来威慑和打压他们。

可现在据说已经重夺大权的天子突然来这么一出。

实在是不合情理,古怪之极。

一群人略微喘息地走出皇宫,走到自家马车旁时,正好看到以李隆基为首的征北军系大臣正快速乘马车或骑马离去。

像是家里有什么急事似的。

其他大臣也都神色匆匆地往自己府上赶回去。

反常的天子,和最后那道非同小可的旨意,果真令众大臣惶恐不安。

一位护卫装束,长得跟张辅很像的马夫,拉起马车布帘,示意让朱棣上车。

他是张辅的父亲,名叫张玉。

“朱兄,朱兄请留步…”

已经登上马车的朱棣回头一看,只见是其貌不扬的刘彻喊住了他。

这个刘彻虽然和他一样,同为四征军府在京城的质子,地位相当,但平时并无交集,最多也是个点头之交。

“刘兄,不知有何指教?”

朱棣又重新跳下了马车,朝着对方拱了拱手。

其他朱系大臣也只好停步,一起打量着这位相貌普通,才学据说是“大有为”的年轻人。

“指教不敢当,想我四征军府系代表,在朝为官多年,却视同陌路,实属不该。”

“故彻在府上略备薄酒,特邀三位于今晚酉时在鄙府共饮,不知朱兄意下如何?”

刘彻向朱棣作揖询问,对着其他人也是微笑示意。

更是对对他有戒备之意的武人张玉也半点不怵。

好一个不卑不亢!

相貌虽是普通,可这气度着实不凡。

“不知其它两家可愿赴宴?”

“赵兄已经答应了,李兄在下还没来得及邀请,人却早已走了。”刘彻如实相告道。

显然他也看到李隆基一行人匆忙的身影。

“既然刘兄盛情相邀,棣自当准时赴宴。”

“好,在下就在府上恭候朱兄大驾,请。”

刘彻做出请的手势,示意朱棣先走。

“请。”

朱棣回礼,然后登上马车打道回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