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 群雄篇——颜良文丑

群雄篇——颜良文丑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颜良(?~200年),东汉末年袁绍部将。

颜良性格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为一夫之勇。官渡之战中,袁绍令颜良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司空曹操采用军师荀攸“声东击西、轻兵掩袭”之计,亲自率军兼行,击破颜良军。颜良本人也被关羽斩杀,白马之围遂解。

明代小说《三国演义》只保留了亲斩颜良的关羽之勇,而忽略了奠定胜局的荀攸之谋。

颜良是东汉末期袁绍部下的武将,有威名。颜良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少府孔融以袁绍军队的颜良、文丑勇冠三军而劝谏曹操应该投降袁绍。

建安五年(200年)二月,袁绍、曹操于官渡交战。袁绍派大将郭图、淳于琼、颜良进围白马。袁绍引兵到黎阳,即将渡河。

(《后汉纪》记载,此战沮授也有参与。《三国志·袁绍传》则记载,沮授反对独任颜良去进攻白马,于是劝谏袁绍,说道:“颜良性格促狭,虽然骁勇,但不可以让他独自担任大将。”但是,袁绍不从,依然单独留颜良为大将进攻白马。)

面对这个形势,曹操的谋士荀攸建议,率军先佯装在延津(今河南汲县东)渡河,做出袭击袁军后方的姿态,诱使袁绍分兵延津。然后,轻兵急进,奔袭白马,攻其不备。曹操依行其计。袁绍果然分兵,挺进延津。

在袁军奔赴延津后,曹操趁机引兵向白马疾进,及距白马十余里时,颜良大为震惊,仓促迎战。曹操以中郎将张辽、偏将军关羽为先锋,曹操又亲率裨将军徐晃等人后续部队继进。关羽望见了颜良麾盖(大将所乘戎车,设幢麾、张盖),在张辽军队与颜良军队交战之时,关羽策马冲到颜良身边,在万众之中用刺击类的武器杀死颜良,斩其首级而归。袁军诸将都不能挡住关羽。最终,袁军大败溃散,白马之围遂解。

家族成员

根据南朝梁时颜之推所撰《颜氏家训》中的《诫兵篇》,在训示子孙不要从事武职时,提到祖上“齐国有颜涿聚,赵国有颜最,东汉末年有颜良,东晋有颜延,都担任过将军的职务,最终都遭到悲惨的命运。”颜良或与颜之推有同族之谊,甚至可能就是山东临沂人。

轶事典故

位于黄河的两岸分别有郭子仪和颜良的寺庙。当时,有在离祭拜颜良的庙宇十五里之内,不准设置祭祀关羽的寺庙的这种禁忌。但当地的县令不去遵守,甚至下令要在颜良庙的庙会上,非让演员们演一场有关三国演义的戏剧不可,并且会亲自观赏。结果在当天的戏剧才上演的不久,突然刮起一阵狂风,致使台上的演员因狂风引起的意外而去世。之后,离庙宇十五里之内的地方,发生因瘟疫的传染使当地人和家畜去世的现象。

———————————————————

文丑(?~200年),东汉末年袁绍部将。

文丑为一夫之勇。建安五年(200年),带领左将军刘备进驻延津,误中曹操军师荀攸的“饵敌”之计,其麾下“五六千骑”惨败于“不满六百”的曹军骑兵。文丑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葬于河南省禹州市。

明代小说《三国演义》将此段历史改编为关羽斩文丑。

文丑是东汉末期袁绍部下的武将,有威名。文丑与颜良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出兵攻打曹操。曹、袁两军初战白马,曹操使计分散了聚集在黎阳渡河攻白马的袁绍主力,解了白马之围,杀了袁绍负责进攻的将领颜良。曹操认为白马并不适合防御,主动放弃在白马的据点,沿河向西转移人口和物资。袁绍渡河追击曹操的运输车队。但曹操并不情愿把官渡和黄河之间的土地都留给袁军。他想抵抗袁绍进军,在回援官渡前让袁军付出惨重代价。由于曹操在白马之战中佯攻,袁绍前锋部队沿河向西面的延津进发。他们很可能在那里渡河且未受曹操军阻拦。此时,袁绍几乎正处在曹操在官渡的防御工事和大本营都城许都的北面。

曹操军队到达延津,在白马西20里、南50里的南阪下扎了营寨。因曹操营在距离河岸有一段距离的防洪堤坝南侧,当曹操派人哨探袁军动向时,袁绍却看不见曹军。探子起初报告有五六百骑兵在路上,后又报告骑兵稍有增加,步兵不可胜数。曹操不让探子再报,让骑手卸鞍放马。白马县运输车队出现在堤坝的北侧了,处在了袁绍军的视野内。曹操的一些将官为敌军骑兵众多而不安,建议返回守营。军师荀攸却反对:“这正是我们的诱敌之策!我们怎能离开?”

袁绍的骑兵主将文丑和刘备率五六千骑兵相继追来。曹操的军士想上马,曹操不许,直到袁绍的骑兵越来越多并分散开来劫掠物资。这时曹操让军士上马,曹操手下不足600的所有军士跳上马冲击袁军。袁绍军战败,文丑阵亡。

历史评价

孔融:颜良、文丑,勇冠三军。

荀彧: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

沮授:良性促狭,虽骁勇不可独任。

也从另一方面说明,袁绍实在没有识人之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