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青州雪 > 第23章 作画

第23章 作画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青州雪!

容昭来到公堂之上。

却见匾额之下坐着的,是一道陌生的身影。

紫色官袍衬得他皮肤白皙,脸上带着三分笑意,气质无比柔和。

想来这位就是刚到金陵的虞大人了。

尹之正坐在他下首,一脸的恭敬之态。

公堂之外的百姓议论纷纷。

“今日不是尹大人审理了?”

“不知这钦差大人是何来历,竟能坐在主位上!”

“你傻吗?此人身着紫色官服,乃正三品大员!岂是区区一个金陵知府可比的!”

虞兰川抬眼望向徐徐走来的那道身影。

竹青色的身影无比挺拔,容昭背着光,使他无法看清五官。

虞兰川微不可察眯了眯眼,脸上笑意未收。

只见那道身影越来越近,容昭的五官也渐渐清晰。

而虞兰川看清之后,脸上时刻挂着的笑意,顿时一僵!

好熟悉的一双眼!

他怔愣着,一时没有出声,视线一直停留在容昭身上。

容昭早已察觉到他的视线,此刻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感觉。那道视线中分明没有恶意,但似乎又不太寻常。

他隐隐皱起的眉,都透着些许怀念。

为何会在一个陌生人身上,投诸这样的感情?

她来不及细想,便先抬手行了礼,女子的声音刻意低沉了些:“在下容昭,见过几位大人。”

“真是魔怔了。”虞兰川如梦初醒,他摇了摇头无声道。

仿佛方才的失态是一个虚无的梦境,他又恢复了平时的样子,温和道:“不必多礼。”

随后又看向秦景云:“给容小郎君看张座。”

秦景云领命而去。

尹之正有些诧异,但他到底在官场上浸淫了许久,又是初次见虞兰川,不清楚他平时为人处事的风格,因此闻言并没有说什么。

“谢大人。”容昭不卑不亢,矮身在秦景云搬来的椅子上坐下。

尹之正见众人都已来齐,朝虞兰川方向凑近些许,轻声道:“大人,可以开始了。”

虞兰川含笑点头。

“本官初到金陵城,本不该插手尹大人审理案件,但又听闻此案甚是复杂,且凶手穷凶极恶、狡猾无比!故今日腆脸居于主审官之位,但实际审案的仍是尹之正大人,本官仅在此旁听。”他朝着尹之正拱了拱手,声音温润。

堂外顿时起了阵骚动。

“哎,还以为来了个青天大老爷,这下看来,与尹之正大约是一丘之貉。”

“你小点声儿,不要命了!”

“怕什么,说话也犯法吗?”

而尹之正则是一脸的舒泰,他隐隐挺直了腰板,面上也泛起了红光:“既如此,那便开始吧。”

堂下顿时安静下来。

“嫌犯容昭,可知本官为何传你到公堂之上?”

“不知。”

尹之正似乎笑了下:“须知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有些事犯下了定是会有蛛丝马迹的。”

容昭只是淡淡地回视他,并不答话。

虞兰川一直观察着容昭,见她表情丝毫未动不由得感叹:这小郎君,倒是名不虚传。

若这样的人是凶手,也太可怕了些。

尹之正见堂下并没有人应答,脸上顿时挂不住,他低咳了声,继续道:“你此前说是受丁向之子丁川之托,去的丁家村,是也不是?”

容昭颔首,声音清晰:“是。”

“一派胡言!”尹之正一拍惊堂木,堂下的衙役和百姓都被吓了一跳。

唯有容昭,表情已经淡淡的,身形也未动一下。

“你可知,丁川早在两年前便失踪了!”

“哦?”容昭闻言,这才动了下身子,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

但这一细微的动作落在尹之正眼里,便是她心虚的证据!

他眼神里顿时染上得意之色,扬声朝堂外道:“传证人!”

片刻后,有一道袅袅的身影朝堂上而来,她整个人都笼在帷帽之中,唯有这一身婉约的气质曝露于人前。

“谁啊这是?”

“是个女子,丁家村的村民吗?”

百姓们纷纷猜测此人身份。

只见女子步履未停,由身旁婢女搀扶着,跨过门槛来到了公堂之上。

只见她微微俯身,向堂上的几位官差行了一礼,身姿纤细婀娜,露出的指尖都白的晃眼。

她轻声道:“小女子吴晚,见过几位大人。”

公堂之外顿时炸开了锅!

“吴晚,那不就是丁向的美貌妻子吗?后来跟人跑了的那个!”

“我说背影怎么如此熟悉,原来是她。”

“她原来还在金陵呢,还以为早跟着那野男人走了呢!”

各种难听的声音纷至沓来,吴晚不由得捏紧了手中的帕子。

虽对此景早有预料,但真的亲耳听到又是另外一种心境。

但她仍旧抬手将帷帽取了下来。

不得不说,吴晚的脸是美丽的。

她的眉眼有江南女子的妩媚,鼻梁高挺,菱唇鲜红,一笑之下酒窝隐隐可见。

但她眼里的市侩,却将脸的美感生生破坏。

尹之正也是第一次见严才藏在后院中的女子,一时也是看直了眼。

难怪啊!

这果然是值一万两纹银的买卖。

虞兰川淡淡扫了眼尹之正,他勾了勾唇,抬手便将手中的茶杯放下。陶瓷与桌面发出的细微声音顿时将尹之正的魂拉了回来。

尹之正清了清嗓子:“证人吴晚,你与丁川及丁向是何关系?”

“我此前与丁向是夫妻,后和离。丁川是我俩唯一的儿子。”

尹之正点头:“你有多久没见到过丁川了?”

“两年多了。”女子轻声道,眼角微红似有热泪:“阿川他……他两年多前便失踪了!”

话音刚落,吴晚顿时哽咽,热泪滚滚而下。

容昭看着那道哭的梨花带雨的身影,喃喃道:“不去做戏子真是可惜了。”

明砚舟在她身侧,清晰地听到了这句话,他略略挑了挑眉毛,赞同道:“嗯,你说得很是。”

容昭循声望去,只看见对方挺秀的侧脸和微扬的唇角。

她的眼里也染上笑意。

明明是那么严肃的场合,两人却似乎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尹之正见容昭并不辩驳,以为她无话可说,急忙趁热打铁:“失踪了?”

吴晚掖了掖脸上的泪,抬起通红的眸子:“是的,大人。”

“报官了吗?”

“报了,丁向于丁川失踪后报过官,但一直没有再有过阿川的消息。”她隐隐又流了泪,真是我见犹怜:“且若我家阿川回到金陵,那为何不先来寻我或者寻他的父亲,反而要寻一个无关之人呢?”

“大人,他定是信口胡说的,还请大人明察!”

堂外有百姓缓缓点头。

“魏清!”尹之正扬声道:“有寻到丁向报案的案卷吗?”

魏清捧着案卷上前,俯身道:“有,两年前的五月,丁川在府衙报了丁川失踪,这是案卷文书,请虞大人、尹大人过目。”

他呈上案卷,先递给了虞兰川。

虞兰川随意翻看了几眼,又将之递给了尹之正。

他有点期待容昭的反应。

只见尹之正拧着眉仔细地看了眼,随后握着案卷向众人示意:“证人及案卷俱在,容昭你还有何要说!”

许久未动的容昭此刻终于抬眼,她笑道:“大人,我确实于半月前见到了丁川。”

“死到临头还想狡辩!”

“非是狡辩。”容昭缓缓起身:“大人,这名女子口口声声说丁川失踪了两年有余,而我方到金陵城,若我没有见到过他,定是画不出他随身携带的那块玉佩的。”

尹之正神情一凛,是这个道理。

那幅画他已请丁家村的村民确认过,都说确实是丁川常挂在腰间的那一块。

只听见女子靠近吴晚,声音轻却有力:“若是一枚玉佩不够佐证我见过他的话,那我也可以当堂作画。”

“我可以画出丁川的脸!”她扬声道。

吴晚不敢置信地看着她,肝胆欲裂!

丁川已死了两年有余,便是她将尸首挖了出来,此刻应该也面目全非。

怎么还能还原丁川的脸!

难道,这世上真的有鬼!

她的心猛烈地跳起来。

尹之正却不妨她会说出这样一段话,他暗暗地瞪了眼魏清,却见后者也一脸诧异。

他不知该作何反应,四下寂静。

而虞兰川一瞬不瞬地望着堂下满身风华的小郎君,笑道:“那不妨便画一幅吧,也让左邻右舍瞧瞧,画中人是不是丁川。”

容昭朝他行了一礼。

秦景云遣衙役搬来桌案及笔墨纸砚,甚至贴心地备了画人时用得上的颜料。

竹青色的身影缓步行至桌案之后。

她轻挽起袖子,笔尖蘸满了墨,随后在宽大的宣纸上落了笔。

容昭一笔一笔,画得认真。

虞兰川却似乎来了兴趣,起身从高堂之上走下来,靠近尹之正道:“尹大人,不如我们也前去一观?”

尹之正此刻的表情早已无比难看,闻言只得强打起精神道:“下官便不去了,大人请便。”

“也好,那你坐着吧。”虞兰川理了理官袍,缓缓站到了案后。

明砚舟站在容昭身侧,看着她笔下的小郎君渐渐有了神韵。

他挽起笑:“栩栩如生。”

容昭隐隐露出一个笑,因身旁围着的人越来越多,她到底没敢出声回他。

虞兰川走近些,只觉得容昭的眼睛与故人越看越像。

他不由轻声道:“不知小郎君家住何处?”

“回大人,我乃淮县人氏。”容昭没有抬头,下笔如有神。

淮县?

离汴京无比遥远,且他是男子,便是再像也不可能是她。

虞兰川摇头暗自失笑,随后又转身回到了高堂之上。

做回了那个为人所知的三品大员。

只有明砚舟拧眉看了他一眼,但他记忆早已消散,前尘往事尽忘,便是什么也记不起了。

大约过了一柱香的时间,容昭缓缓放下笔,随后有衙役将宣纸提起来向众人展示。

纸上的小郎君十六七岁的样子,头上簪着根木簪,身上穿的衣袍半新不旧的。

他的眼里微微带着笑,五官青涩。

正是丁川无疑!

堂下的百姓纷纷认出了那画中人。

包括吴晚,她的脸顿时苍白!

容昭将她的反应尽收眼底,眼里笑意冰冷。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