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知了日月 > 第4章 我们在太行山上(5)饭前

第4章 我们在太行山上(5)饭前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知了日月!

5.饭前

饭前干什么呢?大家都是互相约饭,然后准备,然后赶路赴约。

好像没有太多新意。不像茶余饭后,聊天散步。打打麻将,推推牌九,唱唱歌,跳跳舞。总之五彩缤纷,色彩斑斓,思之不竭,玩之不尽。

北陆学院的饭前,很金贵,就跟饭钱一样。米兜子,钱袋子,菜篮子,吃饭全靠它了,糊口的家伙事。四年如一日,天长地久,好多毕业需要完成的内容,都是利用饭前点点滴滴的时间,个人进行查漏补缺,个人自我精雕细刻,揣摩,琢磨,打磨;学习,研习,练习。博采众人之长,才能长于众人。天道酬勤,勤能补拙,驽马十架,功在不舍。

各班各排,因时而动。有走队列的,有打军体拳的,有学唱新歌的,有练器械体操的。

不一而同,热火朝天。

刚一入学,单双杠的器械体操,自然是部队生的天下。单杠五练习,又叫屈身上,踹腿穿裤子的动作,看到地方生们目瞪口呆。奈何自己不会,还差老鼻子远了,心里只有不服,往后的训练就会跃跃欲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理论永远是行动的先导。

那个时候人相对简单,都不懂,什么叫不服高人有罪。都不懂,业余的跟专业的相比,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神仙打架。哲学是自然科学的灯塔,而自然科学的尽头是神学。器械体操,部队生是地方生的灯塔,而地方生的尽头是专业。当然,这些都是后来的事。

来自于不同部队的部队生,动作大抵相似,但也自成风格,独有风味。双杠的二练习,部队生们大幅度地摆浪,身体高高的、平平的送出,同时利用技巧,每一个摆浪都把双杠整体带的“哐当哐当”作响。太令人震撼了,太开眼界了。当时有一个从西北军区过来的,叫张国祯,十班长。他的双杠二练习,能把身体平平的摆到最高点,而且身体能把杠带的向上飞,发出“哐当哐当”的响声,野蛮粗暴,雄性的美。张国祯班长挺喜欢跟劭群开玩笑,劭群有时管他叫猛男,这个时候张国祯班长就故意把胸挺起来,胸肌非常发达,大家很是羡慕,很是仰望。张国祯班长霹雳舞迪斯科跳的也很棒,西北风味,尤其是倒立起来,狂野的节奏。“我也想这样”,估计不单是劭群在这么想,大家都这么想,包括有些部队生。因为不是所有的部队生军人素质都好,能进本科生队,都是靠文化成绩来的。所以也有一些部队生,文化成绩可以,军事技能一般。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英雄的心。自古英雄出少年。

每一个人都有一颗勇敢的心。是人就从不认输。

饭前小练兵的开幕,一下子把大幕拉到四年之后的毕业,这个舞台的屏幕自始至终就没有降落。

在这里,大家文韬武略,学文化,练技能,比输赢,同台竞技,谁也不服谁。聚是一把火,散是满天星。火烧的越旺,星星越亮。

他们每个人最终都会飞上自己的轨道,燃烧自己的星迹,画成自己的星云。或远或近,或明或暗,或长或久,或大或小,或冷或热,都归属于自己的星空,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小练兵结束,就要吃饭了。小练兵的时间很短,但也热闹非凡,大家兴致从来不减。小练兵的时间也挺合适,练多了,练过了,影响胃口,不想吃咋办。如来佛祖早就安排好了,一切为了战斗力,一切保障战斗力。想练多也不让你练多,想不吃饭的可能都没有。倒是想多吃,不够吃,时有发生。有一次晚饭,劭群吃了18个包子,还是饿,大家也是饿。那一次,中队领导满脸笑容,开心喜悦地说:大家不要着急,还有,包子马上下屉,马上好。一顿晚饭,相当于做了三次,终生难忘。中队领导们也是惊呆了,这是怎么了,他们怎么这么能吃。

去饭堂的路上,整个队伍按学员编组区分,逐次前进。

边行进边唱歌,边喊呼号。

有时,队伍疲疲沓沓,松松垮垮,喊不响,唱不响,带队值班员会勒令部队原地踏步,响了再走。效果当然立竿见影,跟打了鸡血一样,嗷嗷叫。军人,就是要军令如山倒。

有时相邻两支队伍之间,还相互拉一下子,比一下士气,火药味十足。谁也不想一辈子平凡,谁也不会轻易认输。军人,就是要视荣誉为生命。

到了饭堂前,就是整队讲话。初期的讲话,讲的大,讲的宏观,告诉你世界有多大,明确就餐秩序,相关注意事项,饭后安排,比如出公差,领被装等。中期的讲话,讲的稳,讲的政策,告诉你我们有多大,强调作风纪律,安排下午工作。后期的讲话,讲的小,讲的人情,告诉你自己有多大,强调互相配合,关注毕业考试。

劭群当时在一班,他的班长也就是一班长,能当一班长的自然是百里挑一,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中队领导的左膀右臂,就像现在大学的学生会成员。

班长叫陈江南,老家南方人,普通话还可以,一米七七的个子,清瘦利落,属于那种长得不丑,看上去很精神的人,就是长得不帅,比较耐看。

陈班长在一百多个学员前面,看上去,面不改色,心不跳。讲起话来,有点摇头晃脑,踌躇满志的样子,还时不时的指手划脚。

劭群当时心里就想,他怎么这么得瑟?他跟我们不一样吗?他怎么会这样?

劭群也知道,自己是完全没有这种资格上去讲话的。即便有,自己也不知道讲什么。可能都会脸红的说不出话来。

但是,陈班长第一次讲话,给他留下的音容相貌……他每当想起来,自己就会微微一笑。

好多年之后,他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百多人的队伍,上千人的队伍,也能从容不迫。并不是脸皮厚,不要脸。人越多情怀越大,越能豪情万丈。

人在年轻的时候不都这样吗?

不应该这样吗?

年轻的时候不这样,什么时候这样?

陈班长来自于一个功勋卓着的部队。红军的时期就有了这支部队。抗日战争年代也是英雄辈出的部队。解放战争时期就是战功卓着,战无不胜。抗美援朝更是打的美丽的纸老虎屁滚尿流,威震敌胆,天下无敌。一支享誉中外的万岁军。

这个陈班长开口老部队,闭口老部队。

久而久之,天长地久。劭群就很向往。

之后,真去了,这一去十六年。

不觉岁月流逝,恍若还是少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