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知了日月 > 第4章 我们在太行山上(17)太行夜色(中)

第4章 我们在太行山上(17)太行夜色(中)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知了日月!

17.太行夜色(中)

白天归顺北陆,勇敢前行。

夜晚臣服灵魂,感悟人生。

有时夜晚也要归寻北陆,一半前行,一半感悟。

紧急集合是参军入伍后新兵训练科目,自然也是学员三个月强化训练的必训科目。

首先是要学习打背包,最简单的最快速的方法就是“一条龙”,被子三折叠,褥子折叠等宽置其上,上又雨衣,成背包基础。宽背包绳“U”横穿基础其后,细背包绳一端打结“o”形,竖向套牢背包基础,快速绕背包基础三周,呈三横压两竖之势。大衣卷筒置顶端,两袖插于两侧。战备鞋横插至于雨衣外侧,弯弓朝下。工兵锹竖插战备鞋与雨衣之间,锹头朝上。一个基本背包就打好了。

还有两条龙的打法,这种方法比一条龙要结实,方法大同小异,细背包绳两端并列平行,从“o”形穿行,穿针引线,齐头并进。

还有一种打法,是劭群后来才学会的,通过捆绑炸药包的方式启发的,又称捆扎法。捆扎法打出的背包,又结实又漂亮,前后都是网格,四四方方,端端正正,打的背包也是平实周正,但是工序繁琐,需要时间较长。

学完打背包,就要学习背背包。自然是从睡梦中醒来,突然进入情况。首先是穿衣戴帽,衣服放在规定的位置,便于取放,还不影响睡觉。然后是打背包,被褥在应该的位置,大衣雨衣在规定的位置,便于使用,还不影响睡觉。背包绳也是在规定的位置,便于取用,还不影响睡觉。

打完背包就要下地背背包,上铺和下铺略有不同,鞋子的摆放位置和摆放方向是自有要求,自然是利于生活,便于战备,因地制宜,又快又好。

下地之后,就要披挂装具,有战斗装具,有生活装具。按照战斗生活明确的前后顺序,分别披挂于身体的不同位置,按方向背负,按层级压覆。战斗装具也有明确的前后顺序,都是严格的规定。生活装具也有明确的前后顺序,长期训练,已经形成习惯。每一个动作都要到位,每一个细节都很严谨。

中国人民解放军永远都是令行禁止,整齐划一。

军号嘹亮步伐整齐,

人民军队有铁的纪律。

服从命令是天职,

条令条例要牢记。

令必行,禁必止,

自觉凝聚成战斗集体。

啊纪律纪律,

纪律中有我,

纪律中有你,

纪律中有无穷的战斗力。

一切行动听指挥,

步调一致得胜利,

咳,步调一致得胜利。

披挂完装具就背背包,就像劭群第一次看部队生们背背包一样,背包外侧对前身,双手协力,向后上方一抛,背包在空中翻一个跟头,就很确实的挂靠在了身体的背后。也可以从侧方背背包,动作不是很潇洒,但是也便捷。

背完背包,领取完武器,就可以冲刺奔向紧急集合场。

不允许说话,不允许开灯,不允许打手电筒。一切都是在静默中进行,紧紧张张,忙忙碌碌,忙而不乱,有条不紊。

刚开始训练的时候,有时一个晚上能拉两到三次紧急集合,被折腾的心惊肉跳,疲惫不堪。

突然从睡梦中惊醒,“嘟嘟嘟”紧急集合哨声犹在耳边,身边便传来“砰叭”的起床声,悉悉索索的忙碌声。睡意朦胧中,身体也不由自主的动作起来。

隐约中感觉到其他床位,床上的东西越来越少,应该是背包快打好了,心中不禁一紧。

突然听到“哐当”一声,有人开始从上铺跳下去了,床铺在大力摇晃中也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音。气氛骤然紧张,空气中全是火药味,心中不禁一慌。

再过一会,地下的脚步杂乱,多个床铺“嘎吱嘎吱”,桌子板凳不小心被碰到发出的“啪嗒”声,脚步匆忙中发出的沉重喘息声,还有个别床铺上传来的小声牢骚怒骂:“毁了,毁了……”“我艹,怎么找不着了?”“完蛋了,完蛋了……”然后就是个别幸灾乐祸的压抑的“噗嗤噗嗤”笑声……这个时候班长往往会轻喝一声:不要讲话!

紧接着,有人领取武器,背起背包,夺门而出。室内场景有些混乱,床铺上下纷飞,板凳碰来碰去,一会儿有人喊: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南方人管鞋子叫孩子),一会儿会听见枪柜:噼里啪啦咣当一大声……有人把枪架拉倒了。又是一声怒骂……

紧急集合场不断有人报到,到了自己的位置等待指令,一边询问时间,一边整理自己的着装。因为还要进行机动检验牢不牢固,还要进行静态检查带没带全。

有的人歪戴着帽子冲了出来,有的人抱着背包冲了出来,有的人衣服敞着怀冲了出来,有的人没系鞋带冲了出来,还有的人跑着跑着裤子掉下来了,腰带开了;还有的人跑出来的时候没戴帽子,大家冲他喊,冲他嚷,他一摸头顶,一声低骂,扭头便回。队伍中一阵阵嗡嗡笑响,有些骚动,……引来值班员一声怒喝:不要讲话,还动!

第一次紧急集合,劭群记得大多数人用了十几分钟时间,还有几个用了20多分钟,还有的就没出来。十几个用了五六分钟时间,真的是很快,很快的都是部队生,训练有素的老兵。后来大家都能做到5分钟以内,都是千锤百炼,千万次问,千万里寻,可是没人在意,这不像是在我的梦里,在梦里这不是我的唯一。

然后开始机动检验,有的人边跑背包边散开。有的人往前跑着,却不知道自己背后的白白的褥子,拉开了长长的一条,在地上拖着,像皇帝的新装,令人忍俊不禁;有的人一边跑着,背包边散开散落着东西;有的人干脆把背包抱在胸前,或者夹在腋下,已经没法背了……

机动检验完就是静态检查,背包的样式五花八门,有的像烧鸡,有的像葫芦,有的像烤地瓜,有的像向日葵;当然有的像豆腐块,漂亮的很。背包的顺序不对,颠三倒四。背包的内容不全,缺东少西……

紧急集合,打背包,又紧张,又麻烦,难度系数高的很。

拉完一次紧急集合,大家如释重负,回到宿舍准备休息。刚一上床,熄灯准备睡觉,突然又是一阵紧急集合哨声。

大家懵懂中,不明所以。班长一声轻喝,快点,又是紧急集合。又是如此这般,再来一遍……

折腾几次,大家习惯了,哨音就是命令,演练就是敌情。

有几次,区队的值班干部拿着手电到每个房间宿舍检查,边检查,边笑着说,都脱了衣服,赶紧睡觉,不会再拉了,踏实着睡吧。

大家信以为真,紧绷的弦就松弛下来,就准备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睡一个美觉。谁成想,又是一声急速的紧急集合号。大家恍惚中,突然打了一个趔趄一般,有的人甚至从床上蹦了起来,如果是下铺真的是撞到脑袋……

从此之后,区队值班干部的笑容,总让劭群他们感觉到不觉明厉,心里有阴影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真的是应了部队那句老话,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

夜间的集合不仅仅是紧急集合,还有大队集合,集体活动,通常是看电影。

看电影通常是露天的,就是劭群刚入学,看到的那个露天大电影场。

集合看电影的时候,大家的心情是放松的,快乐愉悦,脚步也轻松起来。有些人的脚步故意摩擦地面,三接头钉的铁掌,与地面的摩擦发出了,“咔噔咔噔”整齐响亮的声音。有些人还故意脚底拖地,铁掌与水泥地面摩擦出火星子,远看像风火轮,连成一片,像一条火龙。大家就会彼此效仿。行进的队伍,整齐的步伐,响亮的口号,火龙穿行其中,也是一道特色风景,蔚然壮观。

声音越响,大家使的劲就越大,尤其是两个学员队相遇的时候,会不自觉的较劲,一浪高过一浪,一响压过一响。部队的集体,就是争荣誉,只能赢,不能输。谁都不能输,谁也输不起,输了回不去,交待不了。打赢了,擅自行动,师出无名,自然功过相抵,惩前毖后。打输了,败军之将,何以言勇?必须罪加一等,以儆效尤。这是规矩。生不卸甲,死不交枪。

大家看电影都带着小铁凳,劭群小时候看电影也是拿着小凳子去占地方。现在不用占地方,每个学员队的地方都已经区分好了。大家要做的就是,到达指定位置放凳子的时候,看谁做得齐,谁放的响,比的就是这个。不像他们小时候,互相攀比,谁能买爆米花的零食,谁能买很少买得起的瓜子。这些小零嘴,劭群刚开始看电影时也买过,回味一下过去的童年,弥补一下童年的缺憾。但是,中队集合到大队集结,再到全院强调,不允许在电影厂吃零食,当然也不允许丢弃垃圾。

学院纠察,一直在巡逻中。尽管黑暗中,大家穿着基本相同,不好区分。都是江湖中人,道上的兄弟,服装还是能看出来的。后背带两个铜扣子,前胸五个铜扣子,就是干部大衣,就是地方生学员队或者大学生干部队。后背没有扣子,前胸也看不见扣子,就是士兵大衣,部队生学员队。以此为基础,再细分甄别,就简单的多了。

无论穿哪种大衣,大家都是相互羡慕,相互嫌弃,靠实力说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世易时移,看法变矣。

查到问题,全院通报。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自己的身家前途搭在这一贪嘴之上,成为人传笑料,历史笑柄。

学院里总会有一些史传笑料,届届相传。人传人,笑死人。据传,学院家属院曾经发生过不小的风波。家属楼并不高,建筑相对简易,不像现在钢筋水泥浇筑,全封闭落地大阳台,还有飘窗,设计多元,设施完备。夜幕来临,华灯初上,光亮总会洞穿一切。就有人曾经,在家属院逗留偷窥。有说是外面进来送货的,有说是家属区各服务场所的员工,有说是教练营的,有说是学员队的,众说纷纭。据说偷窥发生不止一次,偷窥衣物,偷看洗澡。后来被迂回包抄,围三阙一,堵在胡同,然后扭送公安机关。此事每逢思想政治教育,必是老生常谈,进行警示教育。生活中,大家自然讳莫如深,偶尔私下谈论,自我警钟长鸣。

夜间的集合,还有夜训。夜间实弹射击和夜间战术训练。

学员的夜晚,等同于白天。一天到晚游泳的鱼啊,鱼不停游。

沧海多么辽阔,再也不能回首。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