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知了日月 > 第4章 我们在太行山上(18)探亲(下)

第4章 我们在太行山上(18)探亲(下)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知了日月!

18.探亲(下)

北陆的劭群正在探亲的路上,火车飞驰。

今天的劭群思念离不开的家,爱如潮水。

12月24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胜利日,这样的日子,劭群总会想起他的老部队,第二故乡,梦里老家。

如果时空可以穿越,你想不想穿越到1950年12月24日的朝鲜战场,三千里江山,白山黑水。如果可以,我们会想,但是我们未必有那个勇气。

12月24日,对西方人而言,所谓的平安夜。

据载,1860年12月24日,英法等联军准备进攻北京之夜。

12月25日,对西方人而言,所谓的圣诞节。

据载,1860年12月25日,英法等联军攻进北京城,火烧圆明园。

12月26日,对西方人而言,所谓的狂欢夜。

据载,1860年12月26日,英法等联军为进攻北京获得胜利而彻夜狂欢。

以上所说,具体时间,经不起推敲。

但是,英法联军1860年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1900年进攻北京,史海钩沉,赤裸裸的侵华战争史。

西方人过的三天洋节,恰恰映衬着中国人曾经的耻辱、失败、悲惨。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重温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1950年12月24日,夜,这一夜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胜利之夜,是祖国的平安之夜。

1950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胜利结束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

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叫嚣: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小伙子们可以在圣诞节前回家了。

美国的圣诞节,意味着中国的传统春节,过大年。

美丽鬼子们想回家过大年的梦想破灭,变成了麦克阿瑟卷铺盖走人,外号“虎头狗”的三星中将沃克也在二次战役溃逃中被联军撞死送回了老家。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长津湖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第二十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十七军,与装备一流战功显赫的美军第十军进行直接较量。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整团“北极熊团”的纪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历经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东线的长津湖战役,“北极熊团”蓝色的团旗被志愿军张积庆班长用来蒸馒头,当包袱皮,后该旗存放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成为展品。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冰雕连”,志愿军烈士宋阿毛,绝命诗。美军在东线战场长津湖战役南逃途中,被“冰雕连”的情景震惊:一排排志愿军战士俯卧在零下40摄氏度的阵地上,手握钢枪、手榴弹,保持着整齐的战斗队形和战斗姿态,仿佛是跃然而起的“冰雕”群像。从此,“冰雕连”成为一座精神丰碑,一种文化符号,被载入军史。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西线战场,清川江战役,是朝鲜战争中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十三兵团沿青川江河谷突袭,打败了美国第八集团军,第八集团军三星中将沃克阵亡,迫使联合国军撤离三八线以北地区。

三所里穿插,“万岁军”。西线的三所里穿插,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十八军一一三师,14小时昼夜奔袭跑完145里崎岖不平的山路,迂回穿插三所里,切断美军第九军南逃退路。一一三师比美军的汽车坦克更快到达三所里,离溃逃的敌人不足200米,他们以血肉之躯像钢钉一样钉在阵地上,尽管腹背受敌,两面作战,英勇的完成了志愿军总部战略意图,成功堵住敌人的南逃路线,不放跑一个敌人。南逃美军和北援美军相隔不足千米,可望而不可即……

三所里穿插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名声最大的一役,美丽军调用100多架飞机和100多辆坦克支援,猛攻三十八军的龙源里、三所里阵地,企图打开撤退通路,英雄的先烈们以血肉之躯守住了三所里。

书堂站战斗又叫松骨峰战斗,志愿军一一二师三三五团三连血战松骨峰,在无险可守的情况下,阻敌数个师长达十几个小时,为主力部队围歼敌人、夺取第二次战役的胜利争取了宝贵时间。

诗人、作家魏巍笔下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作家魏巍从朝鲜战场归来后所着报告文学,最先于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报》刊登,后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让我们再一次重温历史,走近我们的志愿军:

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尸体,做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卡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捺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还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崩裂,涂了一地。另有一个战士,他的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们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折断了。……

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热情。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安安静静坐到办公桌前计划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看我:“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

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三十八军一战封神。

彭总在电报的最后面写上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三十八军成为人民军队历史上唯一获得“万岁军”褒奖的荣誉部队。

从古到今,中国战争史上就没有哪支部队被称为万岁军。

劭群曾经在这支英雄的部队,英雄的飞虎师服役,就在英雄一连郭忠田英雄排。

郭忠田是英雄一连二排排长,在上述战役中,也就是第二次战役龙源里阻击战中,带领全排以灵活的战术,勇猛的动作,创造了歼敌200余人,缴获火炮6门、汽车58辆,而本排无一伤亡的战绩。

凤凰卫视大型纪录片《断刀》以当年自始至终参加朝鲜战争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十八军的战斗经历为主线,以小见大再现出,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领导人指挥志愿军,在那场震撼世界的大战中,一举扭转战局的惊险过程。一段激荡人心的铁血战争史,可谓是:

一场两种命运的大决斗,让人惊心动魄;

一部战争档案的全揭秘,让人明察秋毫;

一腔舍身相依的爱国血,让人潸然泪下;

一曲震天动地的豪迈歌,让人荡气回肠。

劭群不禁想起了10年之前,2013年11月23日,我们伟大的祖国公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自己有感而发,填词一首,记于微博。

《水调歌头.防空识别区》

日 月 作公元2013年12月1日

中国政府于公元2013年11月23日公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以此纪念。

麻姑约王远,沧海变桑田。

中华孔孟无边,灿烂五千年。

何时割地赔款,怎样辱国丧权,入关却闭关。

翻过这一篇,历史不重天。

放狂言,留断刀,无圣诞。

历史旧账清算,国土快回还!

识别区扞主权,解放军打鬼子,英明更能战。

五千年再看,是不是好汉!

世间之事变化很大。大中华灿烂文明,世界民族之林无比。但是从第一个战胜却放弃国土的尼布楚条约开始,逐步沦丧危险到要亡国亡种。

世界多用战刀来形容美国二战传奇统帅麦克阿瑟麾下这一支不可一世的军队。而在1950年朝鲜半岛爆发的那场实力极不对等的战争中,正值共和国建国之初,一穷二白。为保家卫国,去抗美援朝。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放出狂言:朝鲜战事马上结束,让小伙子们回国过圣诞节。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血肉之躯将美国军队这把王牌战刀折断的,美名千古!!!

失落的国土一定要收回。

伟大的中国绝不容欺凌!

小伙子们,不要再过圣诞节了,既然不能回去过,就留下来过春节,举起手来,交出枪炮,放鞭炮,过大年。入乡随俗,既来之,则安之。

美丽人自以美丽,殊不知,猪八戒照镜子,皆因进化不充分。

内外六夷,尚未开化,无知小儿,犯我天威。

想回的回不了,不想回的送走了。美国人需要反思,亟待需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拯救久已失落的灵魂。听天命,尽人事,既来之,则安之,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谨言相劝,点拨一二。足下春秋鼎盛,好自为之,且行且珍惜。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民俗节日,不仅是阖家团圆、辞旧迎新的日子,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年12月24日,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劭群联系了秦奋,去他的苦茶斋坐一坐。

苦茶斋是秦奋的书画工作室,中军帐,火力指挥部,也是二人的点兵台。

劭群听歌,过去的一部老电影《炮兵少校》里的主题曲《什么也不说》:

你下你的海呦,

我淌我的河,

你坐你的车,

我爬我的坡。

既然是来从军呦,

既然是来报国,

当兵的爬冰卧雪算什么。

什么也不说,

胸中有团火,

一颗滚烫的心呐,

暖得这钢枪热。

什么也不说,

胸中有团火,

一颗滚烫的心呐,

暖得这钢枪热。

你喝你的酒呦,

我嚼我的馍,

你有儿女情,

我有相思歌。

只要是父老兄妹,

欢歌笑语多,

当兵的吃苦受累算什么。

什么也不说,

祖国知道我,

一颗博大的心呐,

愿天下都快乐。

什么也不说,

祖国知道我,

一颗博大的心呐,

愿天下都快乐。

什么也不说,

祖国知道我,

一颗博大的心呐,

愿天下都快乐。

什么也不说,

祖国知道我,

一颗博大的心呐,

愿天下都快乐。

都快乐。

秦奋作画,最爱梅花。

劭群小时受母亲影响,写写画画,涂鸦而已,但心中常有对画画美的享受和美的追求。

秦奋一气呵成,连作两幅。

第一幅画,隐约一巨石后,梅花盛放,姹紫嫣红。

第二幅画,怪石嶙峋,梅花隐约其后,树影婆娑,纤纤玉手,花红似火,朱唇微启。

多年来,二人成长中,心有所知。书画殿堂,劭群有所耳濡目染。

看画之后,内心澎湃,他谈了感受,毫无保留。秦奋微微一笑,你的悟性就是如此。

每当有感悟,有认识,劭群总会急不可耐的跟秦奋分享,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人总希望成长,尤其是学习中成长,成长的更快,成长的更好。

于劭群而言,秦奋就是磨刀石,如琢如磨。玉不琢不成器。

第一幅画:

寥寥几笔,一块大石头,空旷旷。

整个画面略有静态,但会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饱满的想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画面是静的,想象是动的,波涛汹涌,无边无际。

第二幅画:

一大组嶙峋的石头,像瀑布飞流下川,又像茅草随风上扬,有一种动态。

这种动态,产生错觉,感觉梅花在随风招展,勃勃生机。

整个画面就是动态的,开放的,会使你的内心平静。

奔放的画面总会产生震撼,内心就不觉平静。

两人分别之后,劭群又有感触: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一个作品完全可以借布局或借其他设计,达到作者的本意。

通过石头的流动衬托梅花的迎风飘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通过一个字衬托另一个字。

通过一个人衬托另一个人。

通过一件事衬托另一件事。

正反对比,强弱对比,动静对比,明暗对比,多少对比,大小对比,粗细对比,轻重对比,曲直对比,方圆对比,远近对比,真假对比,阴阳对比,舍得对比,好坏对比,成败对比,古今对比。

而且他把秦奋作的画,发于“三人行”之中,“三人行”是一个小群,秦奋起的,取法“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人行〞群里的主要人物是竹甫教授,他是劭群的书法老师。秦奋经常对劭群说,人生的第一口奶很重要,你的书法第一口奶是正宗的,我喝乱了。

今天的作画和劭群的感悟,竹甫老师没有理会,劭群就有一些失落。

以往竹甫老师都会点评一二,有肯定,有启发。

这些,劭群都会收藏。真实的情感,宝贵的经验。书法鸟之双翼,车之两轮。

好在,劭群今天比较忙,他下午还约了事,去军体训练营,进行志愿训练活动。人一旦忙起来,无暇顾及,不会多想。但一旦空闲起来,就会胡思乱想,瞎琢磨。

下午志愿训练活动,大家跑跑跳跳,打打杀杀,甚是热闹,不觉寒冷。

劭群从一个四岁的小男孩眼中看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亮光,他静静的站在场边,目不转睛的看着别人的对抗,注视着,守望着,不想走。劭群知道,那是喜欢的模样,渴望的眼神。每一个孩子都有梦想,尤其是男孩子,或多或少从小都曾有一个从军报国骑马打仗的英雄梦,这种梦想的种子,早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并长成参天大树。劭群也知道,用不了多久,集体荣誉感,奋发能动性,勇敢自信心,就会悄然走入小男孩的心中,在不知不觉之中。就像漫天的飞雪,在不经意间,一夜之间,染白了苍茫大地。

还有两个小男孩,一个因突然扭伤而懊恼,一个虽然暂败却不断催生取胜的欲望,对胜利的渴望越来越强,勇于挑战的信心越来越强,战胜内心恐惧的念头越来越强。战胜自己,天下无敌。

这就是最好的,这就是想要的,这就是希望和未来。

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夜幕已经降临,华灯初上,万家灯火。劭群的思绪,又搭上了回家的列车。

列车一路狂奔,时间一分一秒,很难熬。仅有立锥之地,不得休息。

迷迷糊糊中,车辆进站停靠,上上下下,人不多,老样子。火车两侧的窗户是可以推上去的,窗外传来了叫卖声,“衡水老白干,衡水老白干……〞那个时候还没有“衡水老白干,喝出男人味”这个广告词。然后就是人群议论,马上要进入山东了。

要进山东了,快到家了,一番喜悦,尽管还是站着,终究有了盼头。

又是一阵迷迷糊糊,火车又到站停靠了,窗外传来了叫卖声,“德州扒鸡香万家,德州扒鸡人人夸……”劭群感觉到有点饿了,估计别人也是饿了。

他们看到有座的人们,正在幸福的享受美食,啤酒,火腿肠,袋装的小咸菜,有的还有鸡爪子,热水泡熟的方便面。香气四溢,随风飘来。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没有这么惨,心里这么喊。又饿又馋,又累又困,毫无办法,只能忍耐。

车辆又启动了,慢慢就又迷迷糊糊,似乎过了好久,稀里糊涂中,劭群听到陆宇航说,“他们要下车,有座了,快点抢。”陆宇航总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外界反应极其灵敏。果不其然,劭群定眼一看,座位上有些人开始整理行囊,这是准备要下车了。劭群就攥紧了自己手中的背包绳,时刻准备加入抢座大军。他现在知道了,抓住背包绳,包就跑不了。

这一站,竟然是省城济南,已经是凌晨两点了,下车的人比较多。他们好几个人,抢到了座。当然不能高兴的太早,总有几个倒霉的兄弟。新上车的人,人家是有座的票,对票入座,你得让开。几番折腾,诸神归位之后。大家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比刚才强多了,可以轮换一下。这点同学情谊还是有的,毕竟是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袍泽之谊,意重泰山轻,都是山东人。

还是陆宇航能折腾,他竟然把分散的大家凑到一起,跟人家好说歹说调换了座位,外交家,实干家,纵横家,一会就要过家家。大家都清楚,一会就要干够级了。还真有带牌的,只不过碍于先前没有座位,没有机会发挥罢了。大家就开始紧锣密鼓的打够级,动作大,嗓门高,小话一套连一套,不觉引起了众人围观,男男女女,七嘴八舌。越是有人围观,越是打的激烈。在这个纯真年代,绿色军装是多么的让人羡慕。红牌学员,未来军官,是多么的幸福自豪。

“啤酒饮料矿泉水,香烟瓜子火腿肠……”一声声叫卖,由远及近。

全国标配,全国通用。

车厢能流通,叫卖从不空。

大家也开始,买啤酒,买吃的,轮换吃,轮换打。

大家在玩乐中,劭群看到了,有的人耳朵上面贴着个大家伙,黑色的,长长的,叽里呱啦讲着话,怪怪的。后来才知道,这叫大哥大,那是有钱人。

坐车回家乡,快乐大本营。

多少年之后,劭群想起来,非常思念,非常留恋,再也回不去了。

就像魏军胜跟劭群讲的一样:部队是我们的家,但是,离开了,就回不去了,再也回不去了。

一模一样的。

李鹏举倒是比较乐观,一句话三个字就打发了:“俱往矣!”

俱往矣。

火车到达潍坊,劭群到站下车,现在是茕茕孑立,孑然一身。他没有跟王中平会合,按照母亲信里所讲,母亲是走过一次的,又经常坐火车,有经验。他在火车站的出站口,张望寻觅着,果然有招揽旅客的公共汽车。他刻意关注着:“莱州,莱州,莱州〞,一声声传来。他就是要坐这班车,他问了一句:“到莱州,通过新hu吗?”“新hu”是胶东方言,实际上叫新河。确认之后,他就登上了车。

买票的时候,他说的还是普通话。家乡话竟然有些说不出口。车辆一直向东,走的是烟潍公路。他目不转睛看着窗外,一点都不困。外面的房子,道路,树木,行人,都是他所熟悉的。这片土地养育了他,也养育了跟他一样的许许多多人,祖祖辈辈。

渐渐的,他感觉离家越来越近,他看到了家的影子,他闻到了家的气息,他有了触摸家的感觉。

一过胶莱河大桥,便是新河,很快就会到达邮电局大楼,这里就是他跟家里人约好的接站地点。他已经坐不住了,内心激动,热切的望着窗外。果然,那个国群就在邮电局大楼下面焦急的等待着,向来路张望着,关注着一辆辆驶过的公共汽车。

车一停,劭群拎着手提箱,远远的朝大哥国群喊着,“哥哥,哥哥……〞家乡话脱口而出,那么的纯真,那么的浓厚,丝毫不用顾忌,不用转换。

大哥国群也非常兴奋,军官弟弟回来了,一身军装,令人羡慕,大哥也是幸福笑着,看个不够。周边的人也不禁投来关注的目光,新鲜好奇,眼馋羡慕。在媒体不太发达的年代,没有多少人看过多少军装,更何况是穿军装的人。一身绿军装,一俊遮百丑,最帅的存在。

大哥骑机动三轮车来的,大哥不停问劭群想吃什么,蛤蜊吃不吃?白的,花的,毛的?都有卖的。皮皮虾吃不吃?螃蟹吃不吃?一会说带着他去买这个,一会说带着他去买那个。专挑认识他们家的人或者大哥的熟人,这样的一些地方,去买,去转。劭群也很享受,这种感觉一直享受了二十年。

这次回家,劭群特意去了一下二哥永群家,二哥永群和嫂子高兴坏了,嫂子开心的还流了泪。

全家人在一起过了一个团团圆圆的幸福年。母亲满脸笑容的跟嫂子们一起包饺子,老爹躺在炕上翘着二郎腿讲着过去的经年累月和村里的左邻右舍。兄弟们一起喝酒,嫂子们一起打牌,欢欢喜喜,开开心心过大年。母亲埋怨,打牌不带她玩,老爹就在旁边笑。唯一的遗憾,吃饭喝酒时,母亲和嫂子们不能上桌。

同学发小,基本没有聚会,人不太齐。堂哥建群在哈尔滨,军亮也去了东北,云飞也去了东北,还有去其他地方闯荡的,劭群不太记得了。

不多的几个发小同学坐在一起,大家看着劭群,问这问那,军衔领花帽徽等等。冬天穿的是冬常服,八七式的涤卡的冬常服,风纪扣到脖子。有同学竟然给他解开了,里面露出了领带。他们很好奇,部队还扎领带。后来他们在劭群家中,看见了好多军装照,各种军装,确实有扎领带的。这些,平常是看不到的,电视里也很少看到,也看不全。这些,足以让同学发小羡慕,足以使劭群感到自豪。

劭群还去韩家镇赶了一个大集,在大集上还碰见不多的两个当兵的,一个是陆军,跟他一样绿军装。另一个是海军,应该是海军陆战队的,迷彩服花白色的。三人在大集上,主角的存在,焦点的存在,回头率绝对百分之百。母亲也好,大哥国群也好,总是没完没了的,带他到这里转转,到那里转转,转个没完,说个没完。那时家家户户都这样,大家都穷,好东西少。有个好东西就会出来显摆一下,生怕别人不知道。有点像马戏团的猴子,供人参观。有点像博物馆的展品,供人观赏。现在不一样了,可不敢高调,可不能出头,隐瞒,躲藏伪装,就会安全的很,大家都晓得闷头发大财的道理。更何况瞒都瞒不住,藏都藏不了,装也装不久,不用去显摆,如果想知道,大家马上就知道。大家什么都知道,没有秘密可言。

网红校长郑强呼吁,青年人不要讲低调,低调就是隐瞒躲藏就是伪装。青春永远不低调。

青春需要奔放,青春永远不能低调。

从韩家镇返回铁匠王家的路上,劭群在邮电局大楼附近碰见了迎春,他哥就在这里上班。邮电局已经改成了邮电所,他哥好像就是这里的负责人,也叫所长。两人聊了好大一会,迎春一直在听,就说了一句话,你跟以前不太一样了。

时间推进,短暂而又幸福的寒假,马上就要结束。

回到现实,等待他的还是又苦又累的训练,九阳真经和葵花宝典还没有练成;又严又怕的管理,陈班长的护身符和紧箍咒随时出现。可是美好的前程在向他招手,一切都是值得的,值得奋斗,值得追寻,值得期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