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开局一个箱子,结局一个王朝 > 第24章 勇冠三军

第24章 勇冠三军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开局一个箱子,结局一个王朝!

这次不用江一目尝试,朱任侠自己摸起来一根攥在手里。

只见这长枪大约一人半的高度,粗细正好趁手,重量约莫十七八斤左右。

朱任侠出自宗室,小时候也跟着靖江王府的教头练习过武艺,一柄长枪挥舞起来竟然有模有样。

“侠哥哥好帅!”

江阿秀捋着又粗又长的麻花辫,一双水汪汪的美眸几乎看的痴了。

正在制作弓箭的路不平也是连连称赞,“好枪法!”

披着床单,腰间别着木剑的江小鱼却是毫不留情的道:“姐夫既然这么厉害,为啥哪天还挨了打?”

“小鱼,别乱说。”

江阿秀瞪眼训斥,“双拳难敌四手,猛虎架不住群狼。”

江小鱼叹息着离开:“唉,女大不中留啊,还没出嫁就胳膊肘子向外拐,我怎的这么命苦啊?”

“多谢天尊赠送兵器。”

朱任侠仰面朝天,抱枪致谢。

朱长安昨晚没有睡好,此刻上下眼皮直打架。

“你们把这些钢枪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当做兵器了,本尊睡觉……那个修炼去了。”

话音落下,朱长安打着呵欠钻进了卧室,倒头就睡。

朱任侠与江夫子、江一目清点了一下钢枪,不多不少,正好二百支。

在阳光的照耀下,一支支长枪熠熠生辉,发出夺目的光彩。

“真是好铁啊!”

江一目赞叹不已,“我打了三十年的铁,还没见过这等质量的钢铁。”

江夫子抚须道:“整支都是钢铁铸成,实在有些浪费。倘若全部加工一下,一支长枪就能制作十几杆红缨枪,这两百支长枪足够武装两三千人的军队。”

“有神仙帮忙,咱们的物资取之不竭,老夫子就别忆苦思甜了。”

朱任侠招呼了五六个年轻人过来,一起把兵器抱进了当做仓库的茅草屋。

“有劳一目大哥把所有的长枪装上红缨和手柄。”

朱任侠又指挥众人把江一目的打铁炉与风箱搬到了仓库旁边,这样方便他干活。

“交给我了。”

江一目一口答应下来,“但是我家里红缨只剩下几簇了,怕是需要劳烦妇女们帮忙制作。”

不等朱任侠开口,江阿秀就自告奋勇:“这个任务交给我了,我去找二婶跟春梅、香儿她们帮忙。”

“嗯……有劳秀儿了!”

朱任侠欣慰的摸了摸自家媳妇精致的脑瓜。

江阿秀笑笑:“相公一个外人为我们江家村劳心费神,我怎能光吃饭不干活!”

江夫子笑道:“任侠现在是我们江家村的女婿,还是指挥官,哪里是外人。”

“叔爷爷说得对,我找人干活去了!”

江阿秀做个鬼脸,蹦蹦跳跳的走远,快乐的像个百灵鸟。

江一目手里握着一柄“长枪”上下打量。

“这长枪结实归结实,就是不知道这后边留着一个孔做什么?”

朱任侠望着拳头一样大小的针孔,同样百思不得其解,“也许是用来锁住敌人兵器的吧?”

顿了一顿,遗憾的说道:“枪是好枪,就是没有一个用枪的高手教导村民枪术。我们靖江王府有个用枪的高手,名字叫做徐子龙,如果能把他挖来做教头就好咯!”

“徐子龙?”

就在这时候,披着床单的江小鱼又回来了,“名字取得挺威风,但他能有我三叔厉害吗?”

“你三叔?”

朱任侠一脸不解,“哪个三叔?”

江夫子接过话茬,满脸自豪的道:“呵呵……小鱼说的是我家老三,原名叫做江三礼。”

“哦……我想起来了。”

朱任侠挠挠头,想起江阿秀跟自己提起过这事。

江夫子有三个儿子,老大十岁的时候夭折了,老二就是江二虎,老三叫做江三礼,听说好像在北方当兵。

当时,朱任侠只是随便一问,也没怎么往心里去。

江一目又接过了老头的话茬,一脸崇拜的道:“三礼可是我们江家村的骄傲,甚至是饮马镇的骄傲!”

“哦……详细说说。”

朱任侠登时来了兴趣,一边帮着江铁匠干活,一边唠嗑。

“公子知道戚家军吧?”

“当然知道,戚将军保家卫国,杀倭寇安百姓,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可惜我出生的晚,没机会一睹戚将军的风采。”

江一目一边生火,一边说道:“我三礼兄弟就在戚家军效力。”

江夫子手抚胡须,满脸自豪:“呵呵……”

江小鱼也不再顽皮,安安静静的站在一旁聆听,目光中满是崇拜。

“我三礼兄弟生的猿臂蜂腰,浓眉大眼,那叫一个相貌堂堂。”

江一目赞不绝口,“当然,公子也是一表人才。”

“接着说。”

朱任侠笑笑,向炉子里夹碳。

“我三弟从小就矫健敏捷,八岁的时候跟着一个云游的道士习武,苦练枪法,一条长枪使得出神入化。

在他十九岁的那年,前往浙江投奔戚大帅,跟随戚家军南征北战。

不过五六年的时间,就被提拔到了千总的位置,并被大帅亲自改名‘江冠军’,称赞他的武力勇冠三军!”

“这么厉害?”

听完江一目的介绍,朱任侠不由得心驰神往,“被戚大帅称赞为勇冠三军,这武功得多厉害啊?”

江夫子突然叹息一声:“只可惜,戚大帅去世后戚家军群龙无首,三礼已经五六年没有回来了,也不知道现在是死是活。”

朱任侠喟叹道:“千总好歹也是个从六品官员,县衙就没有优待下老夫子吗?”

江夫子苦笑:“听说朝廷的大员格外排斥戚家军,就连戚大帅都在生前被贬回了老家,县衙能给什么优待啊!”

朱任侠感慨道:“要是有一天,三礼哥能回村就好咯!”

到了傍晚时分,各司其职的村民纷纷前来报信,报告说城墙基本上修缮完毕。

朱任侠与江夫子一起巡视,只见城门已经被铆钉加固,里面用一人粗的木栓插死,就算是水牛也很难撞开。

四道城墙上的阶梯也已经被细化,三米高的白玉石上被砌筑了九层台阶,方便上下。

除此之外,城墙上也砌筑起来了许多墙垛,与城墙上的箭垛几乎一模一样。

不过,由于这道城墙的周长达到了两千米,墙垛只是修建了小部分,要想完全建好,至少还需要半月的时间。

巡视完毕,朱任侠召集村里的所有男人开会,要求凡是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村民全部到场。

集合地点定在南城门下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