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病弱知青的心尖宠 > 第84章 我想想办法

第84章 我想想办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病弱知青的心尖宠!

【啪】

瓷缸滚落在地上,热水撒了一地。

杯子咕噜咕噜滚了几圈才停下。

沈彦修脸色有点发白,“你说什么?小修被抓进去了?”

“是,我想知道他在里面的情况,但是这里实在是人生地不熟,不得已,只能来拜托。”

晏阳嘉抿唇,他心里有点急,舒修在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现在谁也不知道。

“沈同志,不知道你有没有办法知道舒修现在到底怎么样?”

“我想想办法,你回去等我消息。”沈彦修连杯子都顾不上捡,快速带着晏阳嘉离开办公室。

舒修做的事情,他大概隐隐约约知道一点,现在闹不清楚被举报的人举报了什么。

如果真的像晏阳嘉猜测的那样因为在破屋里面囤东西倒也还好。

谁能规定我放东西就是要卖了?

“我回去找一下那个认罪书,但是现在不知道举报人到底是不是那个知青,所以这个认罪书还不能先拿出来。”

“最好的,是能够明确举报人,确定的话,再把那个认罪书拿出来。”

晏阳嘉和沈彦修三言两句把重点说清楚。

如果他们去问,自然是问不出什么,这个时候就看沈彦修这边能不能找到人探查下。

“这个交给我。”沈彦修和晏阳嘉点头,“我现在就去找人,你回去等着明天的公安问话,有消息我会找人给你递话。”

晏阳嘉深一脚浅一脚的走在回去的路上。

天色很黑,他出来的时候很急,也没带手电筒,只能用头顶的月光照着路。

走到村子口的时候,忽然窜出来一道人影,晏阳嘉心跳都漏了一拍。

“晏知青。”影子一开口说话,晏阳嘉才缓过气,是小三。

“修哥有消息了么?”小三刚在去找晏阳嘉,发现他并不在家,就干脆等在村子口看看能不能蹲到人。

“还没,已经在想办法了。”晏阳嘉情绪也有点低落,“你先回去吧,明天还有场硬仗要打。”

“好,晏知青,修哥肯定会没事的吧?”小三的声音充满了迷茫,在他心中,一向是无所不能的舒修一下子被抓进去,他的心都是吊着的。

“会没事的。”晏阳嘉像是在说给小三听,又像是说给自己听。

他的脸色越发冷凝,第一次,他痛恨自己没有多认识一些人,现在就算想打听消息都找不到人。

晏阳嘉躺在床上,以往一到睡觉的时候,舒修就喜欢把他的手脚缠起来,说要帮他捂暖和。

他蜷缩在被子里,手脚都是冰凉的。

舒修就像是个小火炉,再冷的天,都觉得他身上热乎乎的。

以往有他在,晏阳嘉从来都不知道冬天可以这么冷。

冷到好像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凉气。

第二日,舒修被带走的消息已经越演越烈,昨天过来的两个公安再次来到上元村,找人问话。

上元村的知青们就发现了一个问题,以前就听到村民们说舒修的不好,嫌弃他不正混。

但是公安这次来问话,村民的回答大体都是相同的。

“舒修?唉,那小子可真是,虽然游手好闲了点,但是干活还行。”

“投机倒把?卖什么?就我们村里的这个情况,能卖什么?”

“我不相信他能做出这个事情,他可是苗根正红的娃子,他不会做对不起他爸的事情。”

“公安同志,舒修他爸可是为了咱们镇子牺牲的英雄,你们可不能寒了一个英雄后代的心啊!”

“我修哥?我们天天在一块干什么?公安同志,我们能干什么啊?一起吹吹牛,畅想下以后能娶什么样的媳妇,还能干什么啊?”

“东西?什么东西?你们说那个破房子?那就是个破房子,里面确实放了一些东西,不过那是修哥的东西。”

“修哥之前说,以前闹饥荒死过人,他就想着省下来一点口粮偷偷放在那里,万一哪天村里人实在过不下去,就把口粮拿出来让大家过个难关。”

“公安同志,我们虽然不怎么好好上工,那是因为我们懒,但是我们绝对不会做投机倒把的事情,这多损害村子里的名声啊?”

公安问了一圈,没问出来什么问题,把最后的突破口放到了晏阳嘉的身上。

“你跟他住在一起,有没有发现什么不对的地方?”国字脸的公安眼神很犀利,紧紧的盯着晏阳嘉。

“没有。”晏阳嘉摇头。

“没有?”国字脸不相信,指着厨房里的东西,“没有你们住的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粮食?”

实在是舒修家里的存粮太足,引起了国字脸的怀疑。

现在的家庭,大多是饥一顿饱一顿,就连他们有正儿八经的工作单位,靠着工资吃饭,都做不到家里有这么多粮食。

谁家日子过得不是紧紧巴巴的?

“公安同志。”晏阳嘉一脸正色,“有这么多粮食,是因为我住在这里,我交了伙食费。”

“伙食费你能给多少?”国字脸明显不相信。

而且现在并不是一个有钱就能买到东西的时候,必须靠票。

“公安同志,我还没正式介绍。”晏阳嘉看着国字脸,“我姓晏,是从京市来的知青。”

这个公安自然知道,他们手里都有着上元村所有人的信息,晏阳嘉的自然也是有的。

“可能你们的信息里面没有写,我在下乡之前曾经供职于国家研究院。”

晏阳嘉说的不快,甚至还有点慢条斯理的味道,但是对面的两个公安已经渐渐瞪大了眼睛。

国家研究院!

他们作为系统内的人,自然知道这个地方。

眼前的这个看上去有点冷淡的知青居然是从国家研究院来的?

“这里的粮食,是我提供了钱和票委托他买的。”

“我住在这里,需要他帮忙做饭,费用自然需要我出,我也不能占老乡便宜,对吧?”

这话让两个公安都点了头。

确实,住在人家老乡家里,也不能白吃白住吧?

要说国家研究院的人工资和票肯定是不缺的。

虽然不知道眼前这个人因为什么原因下乡,但是那个地方出来的人,就算下乡了,也不会待太久。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