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九转十世华夏魂 > 第19章 缅区

第19章 缅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九转十世华夏魂!

第十九章 缅区

何立文首先是到了缅北,缅北的问题相对比较复杂,算华夏历史遗留问题了,虽然二战后划归缅甸,不过一直以内至少在国内民间对于目前归属还是保持异议的。

何立文首先是对整个缅北地区进行了扫描,因为面积不大,附带周边也扫描了,发现绝大部分人是带有紫色光晕的,这就说明不管目前这些人的国籍如何,至少是身负纯粹的华夏血脉的。

那么首选问题便是如何对这些华夏血脉的“国人”进行帮助,何立文是七十年代末出生的,至少何立文个人觉得国家和民族认同感还是非常强烈的,帮助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不过大体可以分为上层路线,个人行动路线,或者是两者结合来办。

如果要走上层路线,势必会暴露很多东西,目前何立文还暂时不考虑,而且缅北这些上层领导人的心思也并不清楚,虽然何立文个人是愿意相信所有华夏人的血脉相连的感情的,而且年前最少这些高层的行动表明是这样,对电诈的行动确实也救助了很多国人。。

当然上层路线最大的好处自然是行动会更高效。

何立文回归以后,首先找度娘问了不少问题,比如说 缅北滞留的国人预计还有两三万,另外就是国人在那边从事电诈相关的通缉人员等等。

对于通缉人员这个可以强势一些,找到这些人,趁他们睡着或者是“强行”让他们睡着的时候带回国就是。

而对于滞留的国人这个问题就复杂了,是否是被限制了回国的自由这个是首先要考虑的,如果是其他原因主动滞留的就不是何立文需要去干涉或者说不是何立文可以干涉的了。

回过头来,整个问题的核心似乎还是电诈,国内国籍的国人受骗受害主要还是因为这个,至于战争相对倒是缅北与缅区之间进行,所以首先需要解决的还是这个问题。

于是何立文把所有国内在通缉的相关人员全部整理了一下,先把这些人解决再说,源头解决了或许整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何立文搜索了一大堆相关的资料,然后在整个资料库一一对照查找,差不多一整天的时间就找到了十几个和网上照片对比符合的。时间也到了晚上,何立文准备休息一下就行动,毕竟缅区和国内时间基本上一致的。

何立文定了五个小时的闹钟,这样预计就是晚上两三点左右的时间,这样睡眠时间对于现在的何立文也足够了。

晚上将近三点,何立文起床洗漱,然后吃了点东西(存在空间应急的),然后就按前面的资料对照着去找,其中十一个还在前面资料对应的房子,另外有几个不在,估计是外出了甚至是转移了,这个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搜索资料库花费不少时间,总会有变动,只能一批批来。

十一个人,其中有十个是睡着了的,另外一个不知道在忙啥。

何立文先是把这十个连带着这十个人对应的房子或者别墅里面的全部人都打包“带走”,一起有六十七个 ,剩下的一个目标连带同一房子的倒是只有四个,这样这次行动目标就一起变成了七十一人,何立文的想法是这些人既然住一起那么要不就是同伙要不就是保镖之类的相关人员,反正先弄一块再说。

现在只剩下那一个没有睡觉的了,和他同一套房子的三个人已经睡下了,何立文先把那三个也收起来,然后就用上次应对那个兴奋的小年轻同样的方式也收起来,因为等了十来分钟,前后就花了将近一个小时,主要是每个都要喷那么一下,而且这次的人需要绑起来,何立文前面没有准备,只得临时在这些人住的地方找可以用的东西。

不过全部收起来以后就有点犯难了,原来是打算直接往国内发出通缉令的派出所一送就好的,现在准备送的时候才发现没过脑子,当时只是想着弄回去,如果这么大几十号人没头没脑地出现在全国各地派出所,你不管是藏起来还是咋整,绝对是一件大乐子,毕竟国内的天网不是闹着玩的,几十号人没有来路的出现,不被相关部门盯上绝对见鬼了,当然何立文觉得以现在自己所做的事情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是迟早的事情,不过能晚些就晚点吧,非必要的情况下还是苟着点好,不然弄不好就成了朝九晚五这可不是何立文想要的。

这样剩下的选择就不多了,一个是在国境线旁边国境内找人没有监控的位置放下,这样呢就是妥妥地在国内应该是逃不脱的了,而且何立文可以选择在警察快到的时候才把人放下,这样就绝对地妥妥地了,然后电话报警或者书信通知,第二选择就是交给同盟军处理,这样也顺便可以确认一下同盟军的态度,毕竟他们前面也移交了不少电诈相关人员到国内。

第一选择有一定的风险,不过对于何立文想要的结果来说,相对比较稳妥,第二选择的话就有可能面临同盟军不向国内移交的风险,毕竟以前的了解仅限于网络并没有真正了解过,甚至连直接的接触都没有。

何立文思索良久,最终选择两条腿走路,把那些国内通缉的人送国内,剩下的交给同盟军,这样就两个目的都达到了。

何立文在边境线上找了很久,感觉都没有监控死角,如果没办法找到监控盲区这个就不好操作了,其实也可以理解,毕竟国内都到处是天网,没道理边境更放松。

破坏一处监控?问题是如何合理的做到,只是让监控短时间失效何立文最少有一百种办法,问题是如果监控短时间失效然后突然国内多了几个人这不是掩耳盗铃吗。

如果是放到边境线缅区这边倒是简单,只是这样的话国内接收这些人估计还得绕一大圈。

国内有时候要办点非常规的事情还真不好整。

实在不行就全部交给同盟军了,不过何立文这人稍微有点轴,计划的事情不达成总不那么容易放下,关键是那些受害人是如何被悄无声息地带入缅区的,找到这个不就是一举两得,即可以暴露他们的通道又可以达成目标。

何立文又直接回家问了度娘不少问题,比如如何私下通过边境进入缅区,缅区秘密通道,缅区偷渡方式等等,还真找到不少答案。

虽然边境长达两千多公里,何立文觉得既然网上很多人说一觉醒来便到了缅北,那么这个通道必然不应该在很远或者越过高山什么的应该在相对平缓且交通方便的地方,这个目标就不算大了。

何立文又回到边境,从边检站开始观察,果然不到二十公里就找到一条地下通道,通道长达六七公里,国内出口在一个山洞,山下面是一条乡村公路,何立文也没有想再去花时间找,毕竟快天亮了,这个位置也非常理想,附近没有监控,离边境线估计最少有一两公里远,而且有些东西不能追究太深的,何立文决定就选这里了。

何立文原来打算电话报警的,但是这样就得回去用自己或者附近的电话,一者不合理,二者容易留下麻烦。

最后何立文只是打印了一个地图并附上了几个电诈人员照片(黑白的),标注好位置并说明相关情况后用信封装起来,信封家里有,因为何立文前面做生意开单的时候习惯用信封把单据装起来,所以家里备有挺多。

何立文的想法是到边境站那边找个小贩什么的给个红包让帮忙送边境站或者派出所,所以单独打印了一张纸,上面写着麻烦帮忙把这封信送给边境站。

因为没有现金,何立文还特意在早餐的时候找借口从老头子那里了一张红色的,这是平时留给老头子应急的,为了不留下指纹何立文特意用湿毛巾擦过,至于信件那些何立文没有直接上手所以更不担心。

等到边境站后,发现这边已经相对热闹起来了,所以何立文特意找了一个看来面相比较实在的人,趁他回头和别人聊天的时候,把信放在底下,上面是那打开的纸,最上面就是一张红票子,这样从多眼杂的应该就不会引起太过麻烦的事情了。

果然那小贩看到以后四周张望了一下,然后才拿起来钱和下面的纸条,看完他准备打开信封又犹豫了一会,还是跟旁边的小贩招呼让帮忙照看一下,就直接过去边检站找站岗的,然后把信交给他,并重复说明了一下情况,那值勤的士兵询问了一番又给小贩登记了一些信息才转身回去报告。

士兵进楼报告以后把信交给值班领导,领导一边看一边听士兵汇报,看完后就叫来拍档商量并布置,不得不说国人在效率这块很高,不管真假先办事。

很快,边检这边出动员了一队人一台卡车,可能是感觉人手不足或者是与派出所相关,很快隔不远的派出所也过来了三台车十来个人,然后一起奔何立文地图上指示的方向去了。

这里离目的地就十几公里,按路况估计十来分钟就差不多到了,所以何立文提前过去把人放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