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农家福女养家日常 > 第71章 痴心妄想的吴家

第71章 痴心妄想的吴家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农家福女养家日常!

赵云熙看着痴心妄想的父女俩,气的火冒三丈。

整个赵家除了你们父女俩,没人愿意你们吴家的闺女嫁进来。

三房有你和你闺女霍霍赵家还不够。

还想另一个来毁了大哥二哥,你们想都别想。

正准备开口的赵云熙被一旁的杨氏抢了先。

“三弟妹,亲家大叔。

大郎的事情由我们大房和家中二老操心就行了。

弟妹你好好操心自己闺女和儿子就行。”

何氏也跟着开口道:“我这人说话直,也不怕得不得罪谁。

我儿子不愿意的事情,不管是谁,我都不会同意她进我们二房的门。”

吴氏一听两个嫂子的话不乐意了,见自己爹也是一脸的难堪。

“大嫂二嫂你们这话是什么意思?这是看不上我娘家了?”

“你想多了...”

杨氏的话还没说完,赵云铮就开口将话接了过去。

“三婶多谢你的好意,目前我们都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然后转身对着老赵头道:“阿翁,这件事情我们在回来的路上就已经商议好了。

目前我们想专注学习,不想考虑其他的事情,还请您谅解。”

赵有财见他爹脸色不太好看,想到回来的路上两个孩子说的。

劝解道:“爹,孩子们有志气是好事情,我们应该支持。

再则他们现在还有功名在身,根本不用担心娶不了妻的事情。

正好趁着年轻有精力专心的学习,看看还有没有进一步的可能。”

原本抱着和吴家一样打算的老杨头,听到两个孩子的话,瞬间打消了自己的想法。

“亲家,两个孩子都是有志气的,不妨给他们几年的时间试试。

就算最后不成,像有财说的有功名在身,也不怕耽搁这点时间。”

老赵头当然期盼孩子们有进一步的可能,但是另一方面又觉得娶妻生子也不影响。

犹豫之际又看着两个孩子自信满满的样子,又有些拿不定主意。

老赵头下意识的看向了小孙女。

见阿翁的眼神看过来,赵云熙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不知道为什么,见小孙女也同意,老赵头瞬间想通了。

清了清嗓子,笑呵呵的道:“既然你们有志气,那祖父应该支持你们。

议亲的事情暂时就先放一边。

但是如果你们二十三岁还没个结果,那就不能再耽搁了。”

见祖父同意,赵云峥和赵云松两人都轻松了不少。

坐在堂下吴老头见事情不仅没成,连转圜的余地都没有。

撇向一边的吴氏,双目泛毒的看着她。

吴氏见事情尘埃落定,低下头颅根本不敢抬头看。

原本她也以为这件事情是肯定能成的。

毕竟她娘家侄女长得确实不错。

只是吴氏的想法其他人不知道。

要是知道,肯定当着她面说:你哪里来的自信。

坐在另一边的大房和二房听到这话,倒是彻底放松了。

不仅是因为吴家女。

今天吃饭的时候有不少人明里暗里都在打听。

越是这个时候他们越不敢掉以轻心。

毕竟是关系孩子一辈子的事情,他们肯定希望能选一个孩子真心喜欢的。

而且娶妻当娶贤,妻贤夫祸少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夜里。

躺在床上的赵云熙并没有睡觉,而是在空间翻看书籍。

这次收晚稻的时候,赵云熙发现了几株差异化较大的植株。

这几株水稻是这几十亩地里结穗最多,稻杆更加粗大。

她已经将这几株的种子分别拿了一些种植在空间里。

准备和空间种植出来的水稻以及地里普通水稻进行杂交育种。

只要种植出来有差异,那明年就可以拿一些地出来试一下。

多试几次,也许杂交的水稻就能慢慢的被培育出来。

有了期待的赵云熙,睡觉都是一脸的笑意。

次日,赵云熙外祖一家因为忙翻地准备种植冬小麦。

所以吃了早饭之后,一家就已经回了杨家堡。

何家和吴家吃过早饭之后,也跟着走了。

奇葩的是吴家走的时候,在赵家借了两石粮食走。

理由是今年家中收成不好,而赵家今年不用交丁税和田税。

简直就是强盗理论,我穷我有理。

而赵家碍于情面,最后给了一半。

次日一早,当赵云熙踏进堂屋的时候。

就只见周氏和赵云彤在屋子里。

赵云熙昨日和王珺瑶将开店铺的事情大概商议好了。

所以现在想要问问大家的想法,见大家都不在便看向老太太。

“阿奶,阿翁他们去地里了吗?”

周氏头也不不抬的回道:“没有,他们一早去县城了。”

周氏一说赵云熙就知道缘由了。

当年老赵头外出学习也好,考试也罢。

家中里里外外多亏了大房一家的照顾。

这件事情在两个哥哥考上秀才之后,大家就集体商议过了。

到时候堂伯家写五十亩地到老赵头名下。

上次赵云熙统计过,经过近一年给家里的田地增肥。

目前赵家拥有肥沃的田地近100亩,剩下的220亩全是贫地。

按照大历朝的地税肥沃的田地交税三成,贫地一成。

额外征收不算,其中永业田不用交税。

所以看着田地多,但地里的产量少。

交税之后,风调雨顺大家还能安稳的度过一年。

要是遇上灾荒什么的,那就不敢想象结局了。

而且即使有这么多地,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情况下。

家家户户都是先紧着肥沃的土地中,剩下的贫地只能敷衍的解决。

只要每年的收成能应付税收就行了。

其次就是因为沙田村特殊的地理原因,整个沙田村有一部分的永业田和口分田是山地。

虽说永业田不交税,但也因为有一些是山地,永业田的收成只能说是能缓解一部分。

所以即便是赵家,因为税收太高。

还要供家中孩子读书,生活条件也不是太好。

所以大家才会在赵云峥兄弟两人考上秀才之后,那么的兴奋和激动。

不仅因为能够免役,最主要的就是能够免税一百亩。

这样赵家就会有更多的存粮,解决温饱的问题。

士农工商。

农户的生活比其他三个阶级差得太多了。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农户弟子,想要通过出仕解决这根本上的问题。

当然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和正义,我们只能尽自己的努力去拉近双方的差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