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风卷长云 > 第41章 面见

第41章 面见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风卷长云!

果然不同凡响。

郡王妃赞道,“常四姑娘果然是技艺高超,这幅绣品其余暂且不说,最重要的是,绣出了风。”

风本无形,但在这幅绣品里,风却无处不在。

众人恍然大悟,原本就觉得这幅绣品不同寻常,郡王妃这样一说,果真如此。

难怪会有桃花飘落在身上的感觉。

常落瑶阴沉着脸,周世子不是郡王妃的亲侄儿吗?难道周世子吃了那么大的亏,郡王妃就这样罢休了?

常落云盈盈屈膝福了福,“王妃过奖,《桃夭》还不成熟,民女惭愧。”

“桃夭?”郡王妃默了默,唇角扬起的弧度又大了些,“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这幅绣品用这个名字再恰当不过。”

“秦娘子,”她转身,朝向身后的掌眼娘子,“今日的魁首就是《桃夭》了。”

姑娘们又是一阵艳慕的感叹。

常落瑶微低着头,脸色越发难看,既生瑜何生亮,她果真是她的克星。

孔灵儿眼里略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但随即便恢复了温柔可亲,“云儿,祝贺你!”

常落云望着她笑笑,“灵儿,谢谢。”

孔灵儿收回目光,保持着淡定温和的笑容。

刺绣大赛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常落云成了最后杀出的一匹黑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常落云和她的刺绣将成为闺阁女子的谈资了。

郡王妃朗声说,“如今绣品大赛已经结束,除了奖品外,郡王府还备了些许薄礼,请各位姑娘到织造司领取。”

姑娘们欢呼着陆续散了。

常落云到浣纱阁,碧烟正在收拾东西。两人收拾完走出织造司大门,常璞已经等在门口。

长生上来想接过碧烟手里拎着的包袱,碧烟看了常落云一眼,拎着包袱往后面躲了躲。

长生有点诧异,一时不知道碧烟是什么意思。

“云儿,”常璞走过来,“跟我回家去。”

“爹爹,回哪里的家?”常落云嘴角噙着一丝冷讽,“是乡下吗?那就不用劳驾了,我自己会回去。”

常璞略有点尴尬,“云儿,你还在生爹爹的气?”

“云儿不敢,云儿只是可怜自己,从小没有爹爹的疼爱。”

“云儿,爹爹以前确实对你......不够好,以后不会了。”常璞说。

“爹爹,那你相信我没有将五妹妹推下湖里吗?”常落云眼神清澈,望着他问。

常璞,“......”

“爹爹定是不相信吧,或者是不愿相信?”常落云语气中的讥讽更甚,“那请爹爹回去吧,云儿是断然不敢再回青州常家去了。”

常璞脸上升起一团红晕,强压下恼怒,“云儿,你胡说些什么?你是常家的女儿,怎么能不回常家。”

“若是我今天不回去呢,爹爹想要怎样处置我?”常落云双手交握在身前,嘴角轻扬,眼里带着一丝挑衅。

常璞,“.......”

“长生,你去......”

“常少丞,四姑娘。”温婉的声音打断了常璞的话,抱琴微笑着站在常落云身边,说:“安郡王妃让我请常四姑娘到郡王府一叙。”

常璞一愣,安郡王妃请云儿过去?

他表情复杂的看了常落云一眼,“云儿,到了郡王府,你可要守礼,不可造次了。”他的声音含着警告,这个女儿,从小缺少教导,如今更是连父亲都不放在心上了。

“常少丞请放心,五姑娘绣技实在高超,郡王妃只是跟她请教一些绣品上的事情,断不会为难姑娘。”抱琴做了个请的手势。

常落云和碧烟便头也不回上了郡王府的马车。

常璞摇了摇头,他以为这丫头在乡下长大,怎么也比不过瑶儿的,怎知她居然学会了缂丝。早知道这样,他便不该听裴氏的。

郡王府内一片喜庆。

安郡王妃望着眼前的《桃夭》,难掩喜悦。

“王爷,你说若是把这幅送给太后娘娘,她可会喜欢。”

太后吗?安郡王扯了扯唇角,“太后一向娴雅,自然喜欢高雅脱俗的事物。牡丹寿字虽然有烈火烹油的热闹,但这幅桃夭却是热闹得清新脱俗,她自然是喜欢的。”

“王爷说太后喜欢,太后定然就是喜欢的。”郡王妃用手轻轻抚摸过桃夭,触手是冰凉的顺滑,“锦书,你去找个最好的装裱师傅,把牡丹寿字装裱起来,我们带上京城。”

“桃夭呢?”安郡王笑着问。

“王爷,”郡王妃娇笑,“你就不能让我多看一日吗?偏生要说出来。”

安郡王笑着,“如果喜欢,留下就是。让常四姑娘再绣一幅送进宫即可。”

郡王妃笑着说,“《桃夭》在绣品大赛上一亮相,就已经是宫里的了,妾身可不敢藏私。”

安郡王“哼”了一声,“再好也只是一幅绣品而已,堂堂郡王府,如何留不得?”

“王爷——”郡王妃无奈。

安郡王坐在桌前,不再说话,只是斟了杯茶,一饮而尽。

“王妃,”抱琴走了进来,“常四姑娘到了。”

郡王妃看了安郡王一眼,说,“让她进来吧。”

常落云进来,落落大方地朝安郡王、郡王妃行礼,“民女常落云,见过安郡王、安郡王妃!”

她微垂着头,看不清面容,乌黑如缎的秀发下,露出的一截脖颈纤细白腻。

郡王妃怔了怔,向安郡王看了一眼,只见他自顾自喝着茶,仿佛没有看见一般。

郡王妃莫名觉得有点不安,她浅笑着,说,“常四姑娘不必拘谨,今日请你来,只因我十分喜欢你的绣品,加之你绣法新奇,特请你过来一叙。”

“多谢娘娘抬爱,民女受宠若惊。”

郡王妃伸手指着桃夭说,“四姑娘这幅绣品好生别致,我看着这树干如同织在绣布上一般,晕色自然,栩栩如生,只是不知姑娘从何学得这样技法?”

常落云道,“也没有刻意跟谁学,只是觉得既然用经纬可以织出布匹,那可不可以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将自然万物织到绣布上。有了这种想法,后来多做尝试,慢慢地,织出来的东西也就像那么个样子了。”

“常四姑娘果然聪慧过人,只是这一枝一叶如此逼真,这通经断纬如何能做到?”

“熟能生巧而已。”常落云说,“平日里织布,松紧之间的掌握可以决定布匹的好坏,这通经断纬亦然。根据不同的画面物象,选用适宜的丝线,经线不变,灵活处理纬丝的松紧、颜色,可以将事物摹缂的惟妙惟肖。”

“不仅惟妙惟肖,这树干的肌理质感之美,如同活物。”郡王妃道,“只是,这桃花花瓣看着精美,却又不似树干般缂出来的。”

“这是用的刺绣,只是我把绣线分得更细了一些,花瓣看起来更轻薄。”

郡王妃惊叹,“关键是晕色浑然天成,你看,这刚开出来的骨朵颜色和落花的颜色,虽然只有细微之别,但却更显用针巧妙,真正是运针如运笔,出神入化了。”

“我只是用针的时候,更注重花瓣的脉络和阴阳,阴面用色深些,阳面用色浅一些,针法也是,不讲究工整,却注重脉络,故而绣出来晕色更自然。”

“你可听说过朱娘子?”一直喝着茶,默不作声的安郡王突然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