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咸鱼翻了个身 > 第88章 饶恕

第88章 饶恕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咸鱼翻了个身!

“下官认为此事还需从长计议。”何南忠也想不出什么好方法,只能含糊而过。

“下官倒是有一计策。”宋赟摸了摸鼻尖,虽然他的方法挺损人的。

傅轩和何南忠都看过来,“说说看。”

“现在不是苏系的官员并未处置吗?我们抓其中几个领袖,反正盘查反贼师出有名。这都是文官啊,有三寸不烂之舌的文官啊!”宋赟言尽于此,武官和文官打嘴仗用脚指头想都知道打不过,但文官和文官打嘴仗,那就是狗咬狗一嘴毛,或许还有突破口。

傅轩和何南忠两人如醍醐灌顶,意味深长的看着宋赟。

苏州本就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浓厚,四品以上的官员都有三四十人,还没算四品以下的京官,还有苏系大官底下的门生,至少得上百人。这百人只要都同意陛下增加三甲人数,在朝堂上定能舌战群儒。武官根本没有发挥余地,能说会道的上不了战场,上得了战场的唇舌愚笨,若能说得过文官也不至于被打压几百年了。

“下官相信只要有一线生机,这苏系大人们都得用力抓住。”

何南忠竖起大拇指,“高啊。”

狗咬狗,到时候就看哪一方能胜利了。

傅轩思考片刻这计策确实能行,苏系一派的官员大都告假在家闭门不出,府中没有卖身的仆役几乎自赎出去,门庭前都是些烂菜叶子和臭鸡蛋。这些人出不了镐京,已经存了死志,就等陛下下令了。

“行了,你俩先回去,我去宫里禀报陛下。”傅轩看了宋赟一眼,大步流星的往外走去。

……

宋赟和何南忠刚匆匆吃过午饭,傅轩就带了圣旨回来,让两人去荣阁老、章侍郎、秦侍郎府上抓人。

两人单膝跪地接过圣旨,底下的人已经将马匹牵来了,两人翻身上马,身后跟着几十个锦衣卫还有上百银麟军的人。

何南忠直接去了荣阁老府上,宋赟带着人去了章侍郎和秦侍郎府上。镐京城内民众见锦衣卫出动,纷纷侧首看去谁家抓人了。

宋赟在章侍郎府门前下马,挥了挥手,底下的人上前去拍门。一个老妇人惶惶然的打开门,双膝跪在地上,“大人,我家老爷在前院。”

宋赟跨过门槛,走进去一看,以前门庭若市的侍郎府现在连落叶都没人清扫,杂草都从砖隙间长出,真是树倒猢狲散。

章侍郎领着家人站在前院,曾经意气风发的侍郎现如今已是老态丛生,鬓角斑白。幼小的孩童些躲在大人身后,女眷脸上苍黄暗淡,自知时日无多,纷纷拿着手帕擦眼泪,哀泣不已。

“宋大人。”章侍郎微微拱手道。

“奉旨调查反贼,章侍郎,得罪了。”宋赟让银麟军将人押送回锦衣卫。

两个银麟卫上前给章侍郎带上镣铐,其他女眷和府上公子们都没被抓,章侍郎也有些发懵,抄家灭族的大罪怎么可能只抓他一个?朦胧间似乎看到一线生机,不由得问道:“宋大人,这是?”

“只是请章侍郎去锦衣卫走一趟,有没有罪还没有定论。诸位都可以散了,但这家还是得抄。”

宋赟为什么要带这么多人?方便抄家啊!

抄家就有银子,这银子可都是民脂民膏啊!

章侍郎暗淡浑浊的双眼瞬间有神了,虽不清楚仁宗帝打什么算盘,但像这种轻拿轻放肯定是不可能的,除非他还有用。章侍郎暗恨最近怎么没上朝,都不知朝中发生何事,现在抓住这‘生机’才是最关键的。

宋赟带着上百人手如一阵风一样,将章侍郎府的地皮都给刮了三遍,抬着十来口满满当当的箱子回去了。然后又去秦侍郎府上刮三遍,将秦侍郎也抓走了。

回到锦衣卫,宋赟亲自给三人松开镣铐,将人请进大厅,并且让人送来茶水糕点。荣阁老即使满头灰白的头发脊背也挺得直直的,文人清俊的傲骨在他身上展露无疑。

荣大学士全名荣南帧,是荣氏嫡支一脉,他并不是个贪官,家中摆件在镐京中都算不上奢华,府上银两也只有一万余两,随便一个四品官都比他家银子多。凤阳长公主掌权时期率领文官与朱氏一族斗了多年,虽然最后败退了但也等到仁宗继位,同时也是全心全意的辅佐仁宗的,至少荣阁老在内阁并未糊弄过仁宗。

荣大学士两袖清风,清正廉洁。

但仔细清查荣氏一族,就会发现所有的好处都向族内倾斜。仁宗帝去年下旨将硝石矿控制起来禁止民间开采,闹得最凶的便是苏系一派的荣氏官员,因为荣阁老宗族内的子弟多在地方上当官,手中有多处硝石矿。即便不知道硝石矿除了药铺需要还有何作用,但见姜文都在囤积此物会下意识的想控制在手里。

如此贪得无厌之徒,若非仗着族里有一位阁老坐镇,又怎会如此?

都转运盐使司共六个:两淮、两浙、长芦、河东、山东、福建。章氏有人在两浙地区任职都转盐运使,私发盐令,盗卖官盐。那位盐运使在秦勐反叛之前便举家逃回了金陵,每年送往章侍郎府上的银子可是足有上万两。

秦氏一族和何氏一族一直都是与荣氏、章氏同气连枝,不止朝堂上共进退,地方上也是相互照应。

各地方上的锦衣卫都在缉拿这四族之人,秦巍在秦勐那里折戟,见扬州还能镇守得住,便拿着天子剑往各地去抓这四族之人了,皇权特许,可先斩后奏。

何氏全族等战事结束便要押送回京,由大理寺审查。

“不知傅大人将我等三人带来此处有何用意?”荣南帧问道。

“将东西给三位大人过目。”傅轩说道。

何南忠将荣寅、荣杰、章正轩、秦方四人的认罪书递上前,荣南帧接过认罪书,足足列举了十二条罪状,荣南帧越看越心惊。

白莲教在德宗时期兴起就有四大氏族的背后支持,在并州被德宗打散之后又转为地下,福王能逃出镐京照样有四大氏族的影子,这些年安插在镐京不少眼线,醉香楼是其中最大的据点等等。

“无论傅大人信与不信,但老夫真不知此事。没想到这么多年族里与我等并不是同心协力,早已各投其主。”荣南帧灰心不已,被宗族放弃的那一刻都不如现在灰心,宗族在很早很早以前便将他们这些在镐京的京官给放弃了,可怜他们一心还为宗族着想。

“我当然相信此事与阁老大人无关。”傅轩喝了一口茶,冷冷笑道:“这也是阁老大人察觉到宗族有异,告知与下官彻查宗族之事才查出这些罪状。”

荣阁老瞬间抬头看向傅轩,罪状也许是 ‘催命符’,但同时也可能是他们苏系京官的‘救命符’。

何南忠提着茶壶进来给茶杯满上,笑道:“三位大人不必意外,这今日已经查明了大人身上的冤情,等会就能回府了,明天也可上朝了。”

他们现在是无颜上朝,上朝等着别人参他们一本吗?便是连荣阁老都告假在家,但何千户这样说定有其用意,看来得回府整理一番明日开始上朝。

荣阁老朝着皇宫方向跪下,章侍郎和秦侍郎同样朝着皇宫方向跪下,“谢陛下圣恩。”

三人抱着必死的决心到锦衣卫,结果不到一个时辰走出了锦衣卫,不止他们三人意外,整个镐京的官员都大跌眼镜。

次日朝堂上,荣阁老姿容齐整的出现在早朝上,将四大氏族的罪状呈上,大声痛斥延陵荣氏一族,并与之断亲。其他苏系一派的官员纷纷效仿,并且甘愿捐出府上所有金银财宝送往边关支援战事,言辞激烈的向仁宗帝表忠心。

仁宗端坐高堂,大度的原谅他们,并且赞扬了一番捐出财物的举动。朝上的人都不是傻子,以前怎么没见仁宗帝这般大度过,叛国都能如此大度了?

宋南章出列道:“朝廷人才空虚,增加贡生人数势在必行。”

工部尚书出言反驳:“宋大人,朝中众位官员各司其职,官位也没有空缺,根本不需要增加贡生。”

“陛下,老臣有句话不知当不当讲?”荣阁老道。

“阁老请说。”宗政越来了点兴致。

“我北周泱泱大国,这片土地上也有几千年历史的延续,老臣也是自幼便爱看经史子集,但总没将这些书看完过,许多孤本更是寻觅许久。现在老臣已然年迈,如今回首往事都是一大憾事。老臣提议命人编修一部国书,也将陛下之名传诵千古,后世之人也能从我们这一辈中找到源头和血脉。” 荣阁老双膝跪地,好似只是一位将死的老人提出的遗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