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知青前妻二嫁植物人军官后被爆宠 > 第32章 寻找商机

第32章 寻找商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知青前妻二嫁植物人军官后被爆宠!

沈穗不跟秦晋生讲道理。

可命运什么时候讲道理呢。

老太太生在战乱年代,年幼时经历过战争,又在战场上生死一线过。

这样的人,该颐养天年才对。

不该为儿孙的事情忙碌一辈子都不得闲。

更不该白发人送黑发人。

比起老天爷的戏弄人,沈穗这点强势算得了什么。

可不管沈穗说什么,秦晋生都躺在那里没有任何回应。

沈穗语气轻快地与人道晚安。

收拾好屋里的东西,这才离开秦晋生的房间。

……

家庭战争后的第二天格外平静。

沈穗早起做饭时看到了王庆华一家三口。

他们不怎么用厨房,基本上一日三餐都是在单位解决。

就是陈慧芳路过厨房时,往厨房里看了一眼。

沈穗察觉到那打量的眼神,扭头一看,正好与陈慧芳四目相对。

后者笑了笑,但眼神中却带着些讽刺。

沈穗没去细究。

陈慧芳瞧不起自己,总觉得她是乡下女人,用了不正经的手段上位。

可她对老太太能用什么手段?

瞧不起自己也就罢了,连老太太都看不上,这样的陈慧芳简直不讲道理。

要不咋说人的偏见是一座大山呢。

这山比王屋太行还要可怕。

好在沈穗不在乎。

早饭后,老太太拿手帕擦了擦嘴角,“我出去办点事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小沈你跟小嘉去菜场那边买些菜和肉。”

说着她掏出一把零碎的钱和票,三个孩子一人给了两毛,“买零嘴吃。”

大头都给了沈穗,“觉得屋里头还缺点啥就放心大胆的买,先凑合着花,回头我再去取点钱给你。”

不等沈穗拒绝,老太太就起身离开了。

沈穗看着桌上的一把钞票,“嘉嘉你去给我拿纸笔过来好不好?最好是个没用过的新本子。”

得记账。

老太太信得过自己不在乎她花了什么钱、怎么花。

可这年头挣钱也不容易,哪能乱花钱啊。

每一笔钱的去向都要记清楚才是。

秦嘉连连点头,跑到屋里拿出了一个没用过的牛皮封笔记本。

沈穗:“这是……”

“奶奶给我的,阿姨你用。”小男孩有些不好意思的扣弄着手指头,“阿姨你能不能给我做薯条吃?”

他把最好的本子送给阿姨,那沈阿姨能不能给他做好吃的薯条?

沈穗被小孩的话给逗乐,一把将秦嘉搂过来在他脸上亲了一口,“当然可以啊,本来今天就打算给嘉嘉做薯条吃的。”

秦嘉被这亲昵的举动弄得小脸通红。

他很少跟人这么亲近。

但得到沈穗肯定的回答,小男孩开心的笑了起来,“谢谢阿姨。”

“客气啦小宝贝。”揉了揉小男孩的脸颊,沈穗顺带着把自家那俩小崽子捞过来,“一人一口。”

国人一贯不擅长表达对家人的感情。

几千年来的传统是内敛。

不会把“我爱你”挂在嘴边。

锯嘴的葫芦往往带来彼此的误会。

多说一句话并不会死。

何况良性亲子关系的培养也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正面效应。

沈穗还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欣欣和致远都有些不好意思,总觉得妈妈好像不一样了。

比之前爱笑了。

小兄妹俩都希望妈妈多笑点,这样更好看。

“行啦,现在你们三个站好,帮我数钱。”

三小只排排站,一人一遍把老太太给的钱数了一通。

一共六十七块三毛钱。

沈穗在笔记本上记下第一笔账。

4月13日,星期二,入账67.3元。

解决完账目问题,沈穗这才收拾碗筷,忙完之后又去给秦晋生鼻饲。

老太太给他定了牛奶,平日里鼻饲的营养物质以牛奶为主,毕竟好消化又有营养。

但光喝牛奶哪够啊,沈穗想着等中午再给秦晋生做点能吃的。

现在没什么料理机,弄成肉糜之类的比较麻烦。

但沈穗的时间又不值钱,想要弄也不是不行。

昨天的鱼头汤就挺好,等下看看菜场那边能买到什么,再说给秦晋生做饭的事。

她收拾了一通,让秦嘉领着去菜场。

其实沈穗对这片熟悉的很,毕竟上辈子没少在这里打转转。

但刚进城两天的沈穗不应该熟悉这里。

何况秦嘉很想要当这个领路人,小孩子总想要做点什么证明自己的存在。

沈穗很乐意让秦嘉表现一番,多一些交流对他们彼此都有好处。

倒是欣欣和致远刘姥姥初进大观园,土包子似的打量四周。

他们对菜场的一切都感到无比新鲜。

秦嘉也很友爱的解释,“这里都是卖菜的,等有时间我带你们去百货商店,那里有玩具,那边……”

秦嘉指了指不远处,“还有省图书馆,之前奶奶经常带我去那里玩。”

“图书馆是什么啊?”欣欣不解,她才四岁,从没听说过这些,这是一个她从未接触过的全新世界。

懵懂的孩童来到这个世界,好奇的打量、询问。

换作其他人可能都要笑话欣欣什么都不知道,但秦嘉不一样,他连说带比划,“图书馆就是看书的地方,那里有很多很多的书,书里面有很多好玩的故事。”

“阿姨,你会给我讲故事吗?”秦嘉忽然间想到什么,小声说道:“奶奶会给我讲睡前故事的。”

老太太竟然还挺会哄孩子。

沈穗笑了笑,“那你不嫌弃我讲的不好听就行。”

“不会的。”秦嘉连连保证,他又开始跟欣欣和致远讲解菜场的事。

沈穗也在仔细观察周围,上辈子都在研究什么时候买的菜新鲜,哪个时间点来买菜更便宜,一天到晚想的就是怎么省钱。

如今再去看,就多了其他的思考。

毕竟沈穗手头上还有一千四百块钱呢。

这点钱用来干什么?

买一套院子嘛。

投资房产无疑是好的,起码给孩子安身立命的依仗。

可沈穗还想再做点买卖。

菜场外面也有几个小摊贩,这会儿只要办了证,个体经营也是允许的。

她也想做点小买卖,但做什么呢?

沈穗还在思考这个问题,做绣花鞋来卖不是不行,但耗时耗力也就能赚个零花钱。

她还想找点别的商机。

这里到底是省城,大城市,机会多。乡下的大集和这里没得比。

不过省城也并非全然的先进,虽说已经是进入八十年代的第三个年头,但北方的城市还没被改革的春风照拂。

时代的先锋多是在南方,广州那边才是真赚钱。

然而知道那边赚钱沈穗也不敢贸然过去,毕竟抢钱的更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