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三国之匡扶天下 > 第34章 故人劫道

第34章 故人劫道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三国之匡扶天下!

次日一早,王匡就召集士兵,连同别驾王彧一起踏上了东进之路。

路上,王匡邀请于禁与自己并乘。

早上出发时,于禁已经向王匡辞别,说明要去寻找鲍信。

王匡感知其忠义,没有阻拦,只是感叹大将就在身边,却未能用之,有些可惜。

“文则,我知你有大才,行军作战皆不在话下。

说句心里话,不能得文则,我心中甚是遗憾。”王匡看着身侧的于禁,真诚道。

“于禁多谢王太守厚爱。

只是于禁尚为鲍校尉麾下一卒,不敢相弃,还请王太守谅解。”

于禁也有些感动,这是士为知己者死的时代,有一个“知我”的人是一种幸运。

“我亦知文则忠义,只愿你我先同行,若是有鲍校尉的消息再去相投不迟。”王匡邀请道。

“多谢太守理解,如此于禁先行跟随太守。”于禁犹豫了一下,答应下来。

“如此甚好!”王匡大喜。

一行人来到华县地界时,却遭遇一票人马拦路。

为首三匹高头大马,甚至不凡。

身后刀枪林立,旌旗招展,放眼望去漫山遍野都是人,目测这方人马不下三千人。

典韦,于禁,王盖和王彧等人围聚在王匡身旁,皆是目露凝重之色。

这明显不是寻常的山贼流寇,见其身上穿着,手中武器,还有身后旌旗,便是经过精心训练的精锐。

只是不知来路,所求为何?

“不知何方英雄驾到,所为何事?”王匡大马前行,朗声道。

“哼,我等乃是泰山六霸主,你等欲从此过,当留下资财买命!”

“否则,休怪刀剑无情!”

为首三骑也纵马出列,叫嚷起来。

听着对面的喊声,王匡心中涌上几分熟悉之感,好似曾经在哪里听过。

“在下王匡,我听闻阁下言语颇为耳熟,敢问可是王某故人?”王匡犹豫一番,还是大声问道。

对面三骑闻言,也是一阵骚乱,只见一骑飞马上前,大喊道:“可是泰山及时雨王公节?”

“不敢当,正是王匡。”王匡心想,这估计是遇到以前相助过的熟人了。

三人一听,连忙驱马上前,引得典韦,王盖一阵紧张连忙上前。

却见三人跳下马来就地拜倒磕头,口称恩公。

“恩公在上,请受孙观、尹礼、吴敦一拜。”

“不知是恩公驾临,多有冒犯,还请恩公恕罪。”

“恩公……”

典韦跳下马来,护在王匡身前,已经承担起首席护卫的职责。

听到三人报出姓名,王匡顿时想了起来:

当初孙观一行人走投无路,王匡接济他们兄弟一百金,还共同吃住了数天,后来听说他们是南下徐州做生意去了,没想到是这拦路截道的黑活。

当时对这几人印象还算不错,但是他们现在都做了匪了,恐怕事有多变。

“仲台,你兄弟几人当初不是说去徐州做生意了吗?怎么到此地做了这拦道抢劫的勾当?”王匡见典韦护卫在侧,就有了几分底气,问道。

“不敢欺瞒恩公。当初去徐州想做些买卖,钱没赚到,反而亏了不少。

后来遇到黄巾四起,我们兄弟几个还有臧霸大哥就拉起一支队伍,跟着徐州刺史陶谦征讨黄巾,立下不少功劳,我还被封为骑都尉,好坏算个官。

可惜那陶谦忌惮我等兄弟实力,竟不再提供粮草,还好卸去我等职位,我等一怒之下,占据了开阳县,就自成了一方势力。

只是城中供给不够,偶尔出来劫富济贫,缓解一下城中急需。

此次遇到恩公,实在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识一家人。

恩公,前方就是华县城,暂时算是我等的地盘,还请恩公先入城休整,算是我等给恩公赔罪。”

说话的叫做孙观,也是几人中算是最有才华能力的一个。

“是啊,是啊,恩公。”

“还请恩公入城,我等必定好酒好菜招待。”

尹礼、吴敦也跟着说道。

“三位请起来说话。不想能在此地遇到你们兄弟几个,也是缘分。

对了,仲台,你兄长如今何在?”王匡闻言,心中渐渐有了计较,连忙上前将三人扶起来。

“启禀恩公,我兄长如今在开阳城,和臧帅、昌豨同守开阳。”

“原来如此。你口中的臧帅可是臧霸臧宣高?”王匡问道。

“正是,恩公也曾听过臧帅的名字?”尹礼好奇道。

“不错,我曾听闻他忠孝仁义,且勇猛非常。”王匡笑道。

“正是如此,臧帅德行虽然不比恩公,但是其忠孝在我们泰山郡却是出了名的。

恩公,我们一起去开阳,我接招你们两位英雄认识。”孙观大喜道。

王匡面露犹豫之色,他知道臧霸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其才不在眼前的孙观之下,只是他打定主意早日从琅琊返回,早日上任河内。

毕竟,只有在河内,他这个太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见王匡面露犹豫,孙观三人有些焦急,连忙道:“恩公所忧何事?难道是忧虑我们几个做恩将仇报的事吗?”

王匡闻言,知道几人误会了,连忙道:“非也非也,几位兄弟有所不知。

我不久前被朝廷任命为河内太守,正催我即刻赴任。

只是家中老父命我回琅琊祭祖,我不得不遵从。原打算在琅琊祭祖后即刻出发河内赴任,就是为了不耽误时间,故此有些忧虑。”

孙观三人闻言,不由得感叹,王匡已经做到一郡太守之尊了。

“恭喜恩公,恩公上任太守之位实乃名至实归。”

“恭喜恩公。”

王匡见三人真心道喜,便开口问道:“我观你三人皆是人杰,又与我有一段渊缘,如今我上任河内太守,手下正缺精兵良将,你们兄弟可愿意助我?

放心,只要你们助我必然不缺建功立业之机遇,封侯拜将犹未可知。”

三人闻言,相互对视一眼,道:“故所愿,不敢请尔。”

随后孙观接着道:“恩公,我等自是愿意跟随你建功立业,只是我兄长那边还不知道,请容许我前往开阳讲明此事。

我兄自然是愿意跟随恩公,但是开阳还有臧帅和昌豨之意愿,还要去打探一下。”

“仲台言之有理。

如此就请你兄弟三人去开阳一趟,说明此事。

我等先出发琅琊,等我们回来时再于此地相见可好?”王匡点头道。

“遵命。”孙观等人拱手道。

“好,还请仲台代我向你兄孙康,还有臧霸问好。”王匡拍了拍孙观的肩膀道。

“一定。”孙观看着王匡,坚定地点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