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六零四九城:我穿成了秦淮茹 > 第86章 爱美是错误

第86章 爱美是错误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六零四九城:我穿成了秦淮茹!

连着下了两场秋雨,天就凉了下来,转眼到了立冬。

曾经是南方人的覃如上辈子从来没把立冬看在眼里,因为这节气跟不存在一样,天气不咋冷,花卉照开,草木照绿,没有半点萧瑟。

来了六零年代的四九城,她才知道为什么立冬会成为二十四节气之一,这尼玛温度降得也太快了吧?真有冬天的滋味,都零下了。

缸里的水都冻成了冰,要说没有零下七八度,覃如是不信的。

抡起从犄角旮旯里翻出的锤子,她用力砸冰,好烧水煮饭。

“祖宗,你别把缸也给砸了!”

高俊一把夺过锤子,忍俊不禁。

“都怪我,昨天晚上就该把缸搬屋里来。”

他说着,举起锤子沿着边缘一点一点的敲,跟绣花似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磨洋工呢。

覃如不管了,拍拍屁股走人:“你今天不出门就在家带孩子吧,我去一趟四合院。”

快一年没回四合院,早该去看看了。

“行,你去吧。”

高俊没有阻止。

覃如拿好钱票,围上围巾,戴上手套,推出许久没用的二十六寸自行车,挎着灯芯绒包包出了门。

南锣鼓巷边上有个国营饭店,她打算吃点儿热的再回四合院。

一走进去,迎面袭来一股暖风,随之而来的还有炸油条的浓郁香味。

是的,香味很浓郁,让人想吸进肚子。

其实,这就是上辈子各位小仙女避之不及的油烟味。

“妹子,来,两斤油条,一碗豆腐脑。”

舍得在国营饭店吃早饭的不多,没有排队的,这可把覃如乐坏了,赶紧走过去,掏出钱票,招呼服务员。

服务员十七八岁,梳着俩齐肩麻花辫,脸蛋皲的通红,洋溢着青春与蓬勃朝气。

她笑嘻嘻的站在那里,看起来很好说话。

果然不出所料,听到覃如的声音,笑的更甜了,甜的让覃如受宠若惊。

服务员与服务员是不一样的,除了涉外宾馆、饭店里的服务员有服务意识,服务态度良好外,其他服务员作为国家的主人翁,要求不高,能做到“不殴打客人”就行了。

听听服务员怎么说的,你就知道覃如为什么受宠若惊了。

“油条马上出锅,姐,您先坐,好了我给您端过去。”

听听,能不受宠若惊吗?

从北京到上海,绝对没有给你端上桌的国营饭店服务员,只有骂骂咧咧喊你自己动手的服务员。

覃如脑门直冒冷汗,这妹子想干什么呀,热情的让人受不了。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

王婆给潘金莲献殷勤,结果潘金莲给武大喂了药,和奸夫西门庆一起都被武松杀了。

及时雨宋江给卢俊义献殷勤,结果卢俊义大名府豪商员外当不成,只能跑去梁山泊混黑社会。

这都是血的教训啊。

等油条出锅的覃如坐立不安,不时看一眼服务员,再看一眼翻滚的油锅。

越看越觉得锅里炸的不是油条,是她的一颗心。

“姐,油条来了。”

服务员笑容满面,“您一个人吃不了,我一猜就知道您给家里人带的,索性给您分开装了,您拿好。”

覃如僵笑道:“是是是,谢了妹子。”

埋头吃豆腐脑,装作没看到对方贼亮的眼神。

豆腐脑几口吃完,她不打算堂吃油条了,就想起身离开。

“姐!”

服务员一把拉住,“姐,您别急着走呀。”

覃如松了口气,另一只靴子总算落下来了。

“妹子,有什么事儿,您直说,我听着。”

“姐,您坐,咱们慢慢说。”

服务员拉着覃如重新坐下,又跑后厨倒了杯茶。

虽说茶叶是高碎吧,也很满足了,这会可不兴提供免费茶水给顾客,谁来也不行。

“妹子有啥事儿您直说,怪吓人的。”

覃如抽抽嘴角,不自在的说。

“嗐!”

服务员不好意思的笑道,“我就是想问咋样才能像你皮肤这么白。”

覃如一愣,摸了摸脸。

本来她就白皙,服用灵泉水后更不用提,说二十五六岁都有人信。

“你平时用什么?”

想了想,覃如决定普及一下护肤小知识。

“我基本啥也不用,皲裂的时候擦擦裂手油。”

服务员大大咧咧的说,“姐,我叫邓卫红,你叫我卫红就好。”

“我是覃如。”

覃如建议她用淘米水洗脸,买雪花膏或者蛤蜊油护肤。

四九城国营饭店服务员这样的好工作,值得投入部分工资提高颜值。

她还分享了不少小技巧,比如夏天可以用黄瓜片丝瓜水做面膜。

这都是容易到手的美容圣品。

“我用了能像姐的皮肤这么好吗?”

卫红追问。

“可以,少吹风,捂严实,用好护肤品。”

覃如肯定的说,“慢慢你就会发现不同。”

挺意外遇到一个敢于公开追求美的女孩,一般大家都是偷偷摸摸,私下交流。

唯恐被戴上“资本主义娇小姐”、“腐朽的享乐主义者”这样的帽子。

是的,这不是个可以公开追求美的年代。

两人小声交流完毕,覃如起身告辞。

“有空再来啊,姐。”

卫红恋恋不舍的将人送出门。

看的路边行人惊讶不已,什么时间国营饭店服务这么好,都送客人出门了?难道市里又搞什么新运动了?

这个年代运动挺多的,比如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爱国卫生运动等,不全是坏的。

覃如拿好油条,挥手告别,把自行车蹬成了风火轮。

风大,天冷,靠着院墙晒太阳的大妈大爷还没出门,整条南锣鼓巷只听到孩子的喧闹声。

到了95号院,覃如下了车。

“哟,三大爷,最近有什么好事,都胖了啊。”

三大爷一如既往的站在门口。

“嚯,淮如,好久不见。你怎么来了?孩子都好吧?”

三大爷激动的打招呼。

能不激动嘛,阎老四成了轧钢厂正式工,一个月拿三十二块五,还不是托覃如的福。

可以说,三大爷一家是沾光最多的。

阎老抠虽然抠门,但做事有底线,不像二大爷一大爷。

尤其二大爷,坏种一个。

“都好。挺长时间没回来了,看看街坊邻居。”

覃如说的好听,反正好话不花钱。

“快回家吧,棒梗几个都在呢。”

三大爷摆摆手,“中午都来我家吃饺子,我让你三大妈去买肉。”

覃如当然知道这顿饺子代表了什么,没有拒绝:“行,好久没尝三大妈的手艺了,指定又进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