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军婚七零,女配靠男主女们烂摆 > 第6章 男主的独门独院

第6章 男主的独门独院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军婚七零,女配靠男主女们烂摆!

愤愤离开的刘凤英朝知青院跑去,知青院在村西头,那里原本是一座土地庙,现在里面啥都没有。

67年,第一批知青到来,因为没有合适的院子,便把人安排在村民家中,谁知闹出不少丢人现眼的事,于是大队掏钱把破庙修缮,知青们全都搬过去。

负气离开的刘凤英,在家中排行最小,她怎么也没想到轮到自己下乡。

要怪只能怪她嘴不够甜,呜呜呜~~,所有人都欺负她。

刘凤英不管不顾的往前冲,凌雪艳气喘吁吁在后面追,时不时还要停下来喊:“小英你跑慢点,小心摔倒。”

自知自己是个狗腿子,凌雪艳不敢怠慢,紧随刘凤英。

埋头往前跑的刘凤英一头撞在郭岩身上,郭岩是第一批知青,下乡两年多,他已经被生活摧残的跟村民差不多。

他朝前踉跄了两步,肩上的水桶摇摇晃晃,桶中的水‘哗啦啦’洒的一地。

因为惯性,刘凤英摔了个屁股墩,“哎呦!什么人呀!走路不长眼啊!”

细皮嫩肉的刘凤英坐在地上,怒瞪摇晃身体的郭岩。

“是我没长眼还是你没长眼!”

“你说谁没长眼。”刘凤英爬起来指着郭岩的鼻子。

“跑着快,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赶着投胎!”

“你个乡巴佬说谁呢!你才赶着投胎。”

郭岩被气死了,眼前这个女人居然说她是乡巴佬,气死气死了。

“你再说一遍,谁是乡巴佬。”

“同志,对不起,小英才下乡一时接受不了,她不是有意的。”

凌雪艳满脸写着我们是小可怜,她搀扶起刘凤英,“小英你没事吧!摔疼了没有,要不要去医院看看。”

“干嘛跟一个泥腿子道歉,我们是城里的高材生,下乡支援农村大建设,他们应该对我们客客气气才对,你道什么歉。”说着一把将凌雪艳推开,掐腰怒瞪郭岩。

郭岩也不是泥捏的,他似笑非笑的打量刘凤英,“哟!城里来的,你是不是不知道自己的户口现在在哪里?”

“户口......”提到这个,刘凤英就蔫了,她的户口现在在王集公社。

他们的争吵声引来人围观,郭岩可不想被人看笑话,挑起扁担就走。

刘凤英见人走了,语气又酸又刻薄的嘟囔半天。

“小英,我们回知青院吧!”

嘴巴恶毒的诅咒郭岩一番,她气的跺脚,没好气的说“走回去吧!折腾几天了,身上都臭了。”

眼巴巴看着那男人远去的的背影,凌雪艳觉得这人好像也是知青。

大队长接他们回来,送他们去知青院的时候,她只是匆匆扫了老知青几眼,刚才那个男人好像就是在厨房刷碗的那个!

收拾好心情的两人朝知青院走去,刚进院子,就见刚才那男人在洗头。

刘凤英“他怎么在这?”

凌雪艳摇头,她怎么知道!

郭岩对新来的女知青没有感觉,都是被家中抛弃的人,虽然他很介意被骂泥腿子,可他现在就是泥腿子,也不知道这辈子还能不能回城。

此时,刘凤英也觉察到不对,她口口声声泥腿子的男人也是知青。

男人古铜色的皮肤暴露在外,郭岩上衣穿着军绿色背心,下身穿着一条灰扑扑的裤子,整个人弯腰在洗头。

“小英,刚才是我们的错。我们去跟这位同志道歉吧!以后还要仰仗他们多照顾,如果和知青院的人关系闹僵了,我们要吃亏的,我们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

刘凤英也不是猪脑子,思索再三,她和凌雪艳一起对郭岩道歉。

郭岩“嗯嗯呃!”表示接受道歉,事实他懒得理会,作为过来人,他能理解她们的心情。

中午,肖卫国离开大队长家,并没有回知青院,他在村子里四处闲逛,对地形摸索了个七七八八,他看中牛棚不远处的小院。

顾家姐弟几人休息半个小时,又要往学校赶,下午还有两节课,顾悠悠不想去,可她不去又能干什么?

他们这只是偏远的山区,外面的动静再大,对他们的生活影响不大,虽然已经取消了高考,但工厂招人,对学历还是有要求的。

上学的路上,顾悠悠在回想剧情。

顾曼曼已经见过男主了,接下来她应该会找机会接触他,至于女主,他们的大姐。

她真担心顾曼曼会如她刚穿来在梦中看到的那样,找人围堵顾甜甜,然后毁了她的名声,然后顾甜甜接受不了跳河自杀,想想她就头大。

顾甜甜跟她一个班,真怕她在学校动手。

下午两点,肖卫国刚到知青院门口,就听见里面正怨声载道,不到十分钟,跟他一起来的那个知青就开始了破口大骂,紧跟着两个女人扭打在一起。

真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新老知青“见面仪式”。

一觉醒来的刘凤英发现自己的东西被人动了,少了一瓶雪花膏,她气急败坏的大喊大叫,最后和付梅梅付知青打了起来,其他女知青想去拉架,却被两人误伤多次。

看着一团乱的知青院,肖卫国不想在这里住,更不想与他们一起吃。

所以他才留在大队长家,为的就是自己住,现在过来,也只是为了来拿自己的行李。

肖卫国一声大喝“住手。”

他的声音带着震慑力,躺在地上的刘凤英得以喘息,她身娇体弱,哪能是干了两年体力活的付梅梅的对手。

“刘知青,凌知青,大队长让我们去大队部领粮食补贴。”

“哪位是郭知青。”

郭岩站了出来,“你好,郭岩。”

“你好,肖卫国。”

随着两人正式见面,其他知青纷纷自我介绍,然后去上工,不上工就没饭吃,他们都很自觉。

由郭岩领着,肖卫国、刘凤英和凌雪艳三人往大队部走去。

郭岩看着肖卫国把放在知青院的背包背在身上,他好奇的问“肖知青,你怎么把行李也带着了?难道你不住知青院?”

“嗯额!我在村尾,租了个小院。”肖卫国并没有隐瞒,就是瞒也瞒不住,不如直白的告知。

三人分别领了四十斤的红薯,二十斤的玉米面,二十斤的杂粮面。

肖卫国来到租住的小院,小院在村尾,离牛棚很近,以后照顾家人会方便很多,再往东便是后山。

小院之前住着一位孤寡老人,去年老人死了,时隔一个星期才被发现,因此房子一直空着,小院占地面积不足一百平方米。

围墙有一面倒了,正房分为里外两间,正房一侧是厕所,中间是院子,大门两边分别是厨房和杂物间。

老人的床和衣服等都烧了,只留下几件缺胳膊少腿的柜子和桌椅板凳。

扫视一遍,肖卫国想,接下来需要忙碌的事情有很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