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读书

字:
关灯 护眼
66读书 > 重生92年我在海外立国 > 第35章 前世的引路人

第35章 前世的引路人

66读书 www.66dushu.com,最快更新重生92年我在海外立国!

把肖向东吸引住的这个人叫郑先涛,西川省蓉城人,前世就是在他的帮助下肖向东才一步步走出电子厂,成为商界的一头巨鳄。

不过那是十几年后的事,现在他不过是有些想法却苦于没有资本实现的西川蓉城人而已。

后来肖向东的事业走上正轨,企业一步步壮大时候,这个当初提携他的老哥却像消失了一样,再也没了他的消息。

肖向东记得郑先涛曾跟他说过当初自己到中海来找投资的事,不过没细说具体的经过。只是说这一次中海之行,他一点收获都没有,不仅没有拿到投资还被中海的一个大老板羞辱了一顿。

这时郑先涛正垂头丧气的吃着东西,他现在连早饭都没吃,本来感觉很饿的,但东西吃到嘴里却感觉到一点滋味都没有。

肖向东走到他身边关心的问道“这位大哥你好,看你一脸的担忧,是不是有什么事过不去啊!”,他知道自己这样跟一个陌生人说话是有些唐突了,但错过了这次机会以后就很难再与这个前世的的人有所交集了。

郑先涛抬起头看着肖向东,他没说话,心想“我遇到什么事犯得着跟你说吗,我说我现在要两千万你拿得出来吗?”

肖向东无奈的笑了笑说道“不好意思,是在下唐突了。在下名叫肖向东,是西川省江城市临江县人。见您一个人坐在这里所以过来跟您说说话!”

郑先涛哦了一声,然后又吃了一口东西说道“小伙子,我遇到的麻烦跟你说了也没用,你帮不了我的!”

说完他继续吃着东西,不过对肖向东的态度稍微有点改变了,这是这半个月来对他说话态度最好的人了。

要知道这半个月以来,郑先涛遇到的人就没有一个对他有好脸色的。

不是冷嘲热讽就是根本不搭理他,甚至有些人直言不讳的说像他这样的人不可能会取得成功的。

中海人的傲娇,在这半个月内他是深深的体会到了,作为一个外地人,他来这里找投资拉资金可以说是千难万难。

还记得他遇到中海籍第一个银行领导时,那个人用斜着四十五度的眼光从上到下的打量了他一遍,中间都没眨眼睛的那种。

虽然被人这样打量,感觉很不舒服但是他当时还是忍了,毕竟他来的目的就是拉投资来的。

哪知道这个领导打量完了他之后,轻飘飘的说了一句“外地乡下小地方能有什么好项目?你的这个项目计划书我就不用看了,你拿回去吧!”

说完就把项目计划书还给了他,转身站起来就走了,并让他的助理送客顺便把郑先涛刚才用过的茶杯用开水烫一下。

郑先涛在蓉城也是有些家世的,虽然不是什么大人物,但也从来没对人这样对待过。

但自己是来求人办事的,当时也就忍了。哪知道接下来他见得的那些形形色色的人,诸如什么国企老总、商界大亨之类的更是不留情面。

不仅对他的项目说三道四,还对他的长相评头论足,毫不留情的把他贬低的一无是处,最可恨的是这些人最后一分钱都没给他融资。

他是彻底的对这次中海之行和中海人失望了,现在有个小老乡主动跟自己说话,他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吃完饭后,郑先涛看到肖向东还在他旁边,就主动问道“小兄弟,你到底找我有什么事吗?”

肖向东笑着回答道“不瞒您说,您跟我的一个老朋友长的很像。当初他见我在工厂里干的很好又跟我是老乡,就给我指了条明路,并带着我做生意。

我找了他很久,但一直都没有他的消息!看到你的样子,我就突然想起了那个我的那个恩人!”

郑先涛想原来如此哦,看来这个世界还是有好人的,只不过自己运气不好,暂时没遇到罢了。

他让肖向东坐下来,又让服务员上了两杯饮料,于是两个人聊开了。

由于肖向东了解郑先涛的为人和脾性,郑先涛说什么他都能很好的接上话,两人聊的很是愉快。

最后郑先涛把他的商业计划书拿出来让肖向东给他看看,到底哪里有问题,为什么这么多人都看不上眼呢?

肖向东接过郑先涛的商业计划书认真的看了起来,这是一份关于组装国外品牌电脑并逐步实现零部件自有化的计划书。

计划书整体来说没多大毛病,但现在华夏国内电脑使用率低。

一台普通的电脑动辄一两万块钱,一般的家庭根本就用不上,现在还住主要是一些机关单位和银行系统在用。

而且前面已经有了联想这样的品牌走在前面了,现在要进入完全就没有半点优势。

郑先涛的策略是集中采购大批量零部件,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然后利用价格优势跟联想竞争。

这里面其实还有个问题就是联想当时作为国有品牌,从中央到地方都很支持它。

而且要让一个新品牌进入到电脑市场,最先站出来阻挠的就是联想。

除非郑先涛有很强硬的背景关系,从他到中海来拉资金这一点来看,肖向东就给否定掉了。

还有就是产品的品质要明显优于联想,而且价格上还要有明显的优势。

肖向东仔细认真的看完了每一个字,然后对郑先涛说道“郑老哥,说实话你这份计划书从表面上来看没什么问题,但是要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首先是现在华夏国内进口的品牌电脑零部件,由于联想的谈判失误,价格居高不下,可以说是国外的两倍甚至三倍。

你一个新企业想要货的谈判优势,把进口价格打下来有点困难。除非注册一个港岛离岸公司,利用这个公司的特殊地缘性质去谈判,并且每次采购数量要够大才有可能把价格打下来。

第二个问题是,计划书里说的你的目标市场是华夏国内。这里面有牵扯到一个技术问题,计算机汉显问题。

目前联想有自己成熟的汉显技术,而且控制着国内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

想要突破这个技术壁垒,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汉显技术,不过从郑大哥的叙述来看显然是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储备的。”

接下来肖向东又跟郑先涛分析了自己对国内电脑市场的看法,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特想法。

他联系郑先涛,如果要搞这一块的话,不妨先去一趟燕京找找李教授,把自己要做民族品牌的事跟他聊聊,看看他的意见。

如果有了李教授的支持,那在现阶段技术上就不存在问题。

他还提出了,现阶段不要光盯着国内这片市场。诚然华夏人口多市场大,但这是针对一般商品的。

像电脑这样的产品,短时间之内在国内还没多少市场的。

不如把眼光放到国外,可以帮国外品牌代工,在代工生产过程中慢慢的积累技术经验和管理经验。

或者买国外品牌电脑零部件,组装好了再返销到国外也可以,利用现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生产成本,这样肯定会有极大的竞争力。

同时要加大投入力度,研发属于自己的技术专利,不至于以后处处被国外那些高科技企业卡脖子。

郑先涛听了肖向东的分析,顿时茅塞顿开,他感觉肖向东说的太对了太好了。

他感慨为什么之前不能早点遇到肖向东呢,否则自己就不会有这么多弯路了。

不过接下来他又蔫了,说的再好,没有启动资金也是白搭啊,肖向东说的每一项都是要钱去实现的。

郑先涛摇了摇头垂头丧气的说道“肖老弟你说的很好,但没拉到投资也是空谈啊,唉!”

肖向东笑呵呵的说道“郑老哥,如果我说我愿意投资你这个项目,你信不信!”

郑先涛愣了愣神,明显他没听清楚肖向东刚才的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